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铮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癞皮狗

第一百一十一章 癞皮狗

    玉蝽院内,冯渤跟在冯毅身后絮絮叨叨的像个碎嘴的仆妇。

    “二哥,我不管,你去扬州无论如何也要带着小弟。”

    “我说你能不能别跟个癞皮狗似的,烦不烦。”

    “癞皮狗?狗还有癞皮的?”冯渤哼哼道:“咱们兄弟以前可都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如今二哥你发达了,却要撇开小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吧,二哥要是不带小弟,小弟就去找母亲评评理。”

    冯毅啐道:“你这种轱辘话说了几百遍了,二哥我早就听腻歪了,你要去找母亲,那赶紧的,别烦我。”

    “二哥就真舍得撇下小弟?”

    冯毅脚下一顿转身看向冯渤道:“我去扬州不是去游山玩水,是去练兵,练兵有多苦,你想过没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你能吃的了,安安逸逸待在这金陵帝都,快快活活的做个太平公子难道不好,过几年娶上几房妻妾,平安喜乐难道不美?”

    冯渤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满脸正色道:“小弟虽然是个惫懒性子,但也不是分不得轻重,大哥将来是继承爵位的,二哥如今受陛下看重,也有了青云前程,来日成就恐怕不在大哥之下,咱们长房三兄弟虽说不是一母同胞,可也是至亲兄弟,我若还跟以前一样浑浑噩噩,爷爷、父亲失望也就罢了,恐怕十几二十年后还被儿孙耻笑。”

    冯毅惊奇道:“没想到你小子竟然也开窍了?”

    冯渤嘿嘿道:“二哥这话说的,就许二哥脱胎换骨还不准小弟改改性子?”

    你他么说的好有道理……

    “你既然不怕后悔,那改天便让爷爷去跟陛下求个恩典,让你在扬州卫领个副指挥好了。”

    冯渤摇头道:“副指挥还是算了,能当个千户,小弟就心满意足了,实在不行给个百户也不是不行,不过小弟觉得还是哥哥亲自去跟陛下说靠谱一点。”

    冯毅怒道:“你放屁,哥哥我如今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个幸进之臣,爷爷乃是深得帝心,追随陛下南征北战的老臣,我说话能比爷爷好使,你脑袋让驴给踢了吧。”

    “哥哥说的是,说的是。”

    冯毅哼了声道:“陛下既然将扬州卫交给了哥哥我,那我就不会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若是不能让扬州卫脱胎换骨,我宁肯不去,所以你别以为自己是我弟弟就能枉顾军法,相反,为了服众,你肯定是我重点关照对象,你要是非要往军法的枪口上去撞,那也别怪哥哥打你军棍再把你轰出营去。”

    冯渤张了张嘴道:“二哥你该不至于故意找茬,拿弟弟在全卫兵卒跟前立威好杀鸡儆猴吧。”

    “会!”冯毅斩钉截铁道:“只要你肯做那只鸡。”

    “那自然是不肯的……”

    “滚!”

    “好嘞,晚上小弟就把小翠给二哥送来暖床。”这话刚一出口,冯渤立即感受到了一股无比幽怨的目光。

    果然,只见跟在两兄弟身后亦步亦趋的小颖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看着……

    冯渤顿时落荒而逃,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二哥绝壁就是一个护食的,把颖妹子惹哭了,他十有八九没个好下场。

    “让人把炉子火生上。”

    小颖嗯了声安排去了。

    老皇帝既然让他研究兵器,那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才是。

    其实这么说也是假的,主要还是冯毅同志民族荣誉感爆棚,他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如果还让大明在原有的老路上越走越远,那他不是白来了?

    难道还让野猪皮白白捡一个大好河山,然后继续奴役华夏长达三百年?看着华夏文明不进反退,被西方远远抛在身后?

    还能眼睁睁看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华夏大门,让中华大地再饱受百年耻辱?

    难道还能看着人面兽心,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倭奴继续上演那一幕险些让华夏沦丧的大戏?

    如今,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已经开启,随之而来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大航海的殖民时代。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这个时候华夏如果还继续延续几千年走下来的老路,再不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那么毫无疑问就会落后。

    而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不想被别人揍,那就想办法发展自身去揍别人!

    所以他来了,因为上天垂怜……这是冯毅给自己穿越找到的一个完美无缺的借口。

    现在他分为两步走,一步是通过商业来促进整个大明经济风气的发展,第二就是制造先进火器,来强军备武,先把北方那头恶狼给彻底打服了再说。

    若是将来有机会,他甚至希望能彻底改变华夏王朝的统治结构,终结掉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是冯毅觉得儒家不好,相反对于儒家而言,冯毅第一观感还是不错,尤其是对古儒更是如此。

    而儒家能在封建时代屹立长达两千年,一直受到帝王的礼遇和推崇也不可能如同后世说的那样尽是糟粕。

    时代有时代的属性,存在即为合理。

    儒家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起任何一个学派都要强悍,其核心理论之一也就是君权神授思想和大一统理论更是让皇帝和华夏受益匪浅。

    但是冯毅觉得儒家还是更适合去做学问,朝堂上有一派儒家大臣为皇帝统治天下的合法性给出理论依据就足够了。

    既然是内法外儒,那又何必披着那层儒皮去干法家的事。

    让懂法的人去立法治刑狱,让懂经济的人去管财务税收,让真正知道什么是匠作的人去修桥补路搞基建,让真正的军人去治军,这样难道不好?

    写的一手漂亮的道德文章,风花雪月,引经据典比谁都强的儒家人科举出了仕就文武全才了?

    这纯粹就是扯淡……

    事实上科举出仕的官员最后依靠专业人才比如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书启师爷还有各种幕僚来治政的比比皆是。

    既如此要你官员何用,总览全局?那官员也得有总揽的能力才行!

    所以华夏需要改变,急需大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