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俱兴 > 第一章 20 府城一日

第一章 20 府城一日

    跟着卫军进了城,没怎么费功夫就去库房交了差,卸了粮,入了账,他们这趟就算是完事了。依照安排,一众民护运伕可以在官家安置的大客店休息,等到明天就会有专人过去给他们结算这趟的工钱,之后便可返程了。

    接连两天的风雨兼程,众人也都疲惫不堪,除了几个相约出去喝大酒的同乡,大部分人还是回到了客店的通铺休息。

    虽然今天没有出去找乐子,可是陈继也没打算明天领了工钱就走,他打算先在府城逛一逛,给家里的老小带点稀罕东西,反正官家的提供的大通铺也是能免费住两天,也没有其他多余的花销。陈继就这么在心底默默盘算着睡了过去。

    大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第二天大早,天蓝气清,好像就在等着陈继出门。陈继便从官家那里领过了工钱,算上驮马的口嚼钱,拢共领了两千七百钱。除此之外,他跟周游两人还额外有一贯卫军拨过来的赏钱。

    从库房领了工钱出来,陈继拒绝了周游邀请他一起去打钱的提议。所谓打钱,其实就是几个熟人一起赌钱,也叫做簸钱。轮庄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正反面的多寡决定胜负。陈继见他们玩过几次,但并没有参与,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而且陈继昨天已经打听了一下,云香坊的老店在城里挺远的地方,他还准备过去给沁娘挑几样好吃的特色带回南门县。

    暂且告别了同行的驮夫们,陈继自己一个人在真平府的府城晃荡。

    州府跟县城确实不太一样,满大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除了做工揽活的汉子,更多的是身着绫罗绸缎的商贾贵人,不但坐人的马车装潢华丽,连不少拉车骑人的马匹都是油光水滑,甚至马鬃上都挂着吊饰。

    陈继路过几家牌楼高耸的酒楼,虽然他穿着朴素,可是在门外拉客的小厮却也并没低看一眼,依旧热情的上前招呼,即便被陈继婉拒,照样说着吉祥话送陈继慢慢远走。

    经过一方石桥的时候,桥头给被长衫短褂的路人围得水泄不通,连桥上都不少人支棱着脖子往里探。人圈外围揽客的书童告诉陈继,原来是说书先生接下来就要说到“方将军据守孤城,乌卑勒连月无功”的名段。陈继在南门县也听说过这个段子,不过不曾有闲功夫细细去听。这会也停下脚步多听了两句。

    原来这段说的是前朝有个方姓的将军独自一人在岚谷城领着一城军民,在乌卑勒人四面环伺,且绝无增援的境地下,硬生生的将乌卑勒人在岚谷川拖延了两个半月,像是一根刺扎在乌卑勒人的战线扎了两个半月。既拖延了乌卑勒人的进攻情势,也让自家大后方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调度。

    待说书先生说到“高秋寒月风乍起,三千青狼葬西门”时,一浪一浪的叫好声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碎银铜钱下雨一般落到说书先生桌案前。连陈继也忍不住摸出几枚大钱,跟着人群撒过去。

    虽然陈继并不太了解方将军的前史后事,但说书先生这段据守孤城的战事却讲得跌宕起伏。“三千青狼葬西门”正是讲的乌卑勒人第二次组织大的部队,秋夜突袭预备去拔掉身上这根顽刺,却让方将军料敌先机,兵不血刃将三千敌军尸首留在城下。再加上说书先生慷慨激昂的声调,声声都能搅动众人的血脉。

    听罢一小段,陈继便绕过石桥继续走,一来他对前朝方将军确实不了解,听不出个前因后果,二来就是他也有点舍不得钱,只这小小一段,他便忍不住跟着众人撒了两三次钱,虽然也就十来文不多,可是陈继仔细一想也还是肉疼,干脆心一横,直接放弃对这段战事的结局多了解一分,扭过脖子钻出人群溜了。

    陈继东问西问,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终于找到了云香坊的老店,花了四五百文买了几色糕点,便匆匆往回走。路过成衣铺子时,他想起沁娘跟付涛身上补丁摞补丁的几间旧衣裳,又狠下心使了一贯多钱买了大半匹料子还不错的布匹。

    等到陈继再回到客店的时候,太阳已经挂在西山头了。客店的后堂空地上还有几个同来的在簸钱玩,见陈继回来,礼貌的打过招呼。又见他手里大包小包,有个相熟的李家庄子的民护忍不住问到:“陈继老弟准备明天就回去?我见你不是领的官马来的呀?”

    这人陈继在李家庄上做短工帮忙收麦时候一起撞见过两次,他还见陈继的镰刀长相怪异,专门问了几句。不过陈继一时想不起他叫什么。

    “嗯,明天准备回去了,还是李大哥细致,确实不是领的官马,是借罗老爷家的马来应的工。回头还要给罗家送马嚼钱过去。”

    “我不姓李,我是贺家堡的,如果跟着老四算过来,你还得叫我一声九叔。”

    陈继脸刷的一下红了,他只记得两次都是在李家庄子撞见的这人,还以为是李姓的庄子人,结果居然跟自己一样是别村过来帮工的。

    不过那人也没在意陈继的红脸,接着说道:“罗家的马也是马啊,难不成你空着马回去?哪有见过驼夫汉子空脚程的?”

    陈继一听这才恍然大悟,他是第一次跑长途,还不清楚其中的道道,且不说放空回去浪费了驮马的运力,返途的人吃马嚼这一笔开销也要自己担着,也不是一笔小钱。难怪这群老驼夫一听说他明天就带着这点特产回去脸上的表情就奇怪起来,原来是因为他这种新手跑法让人“涨了见识”。

    不过既然知道了,陈继赶忙询问怎么能补救一下。

    都是路上跑饭吃的,哪家哪里还缺人手多少有点消息,原本赌钱的几人也互相交流了一下,最后还是贺九叔跟他说:“他们几个明早便走,你再去打听估计够呛,我是接了金成货栈的后天启程回西柳口,你可以去问一下还有没有缺。”

    陈继一听,连忙道谢,要请众人出去喝茶,几人纷纷谢绝,只是让陈继先去金成货栈问过。

    陈继放下手里的东西,匆匆的又出了客店。没想到刚出客店就遇见周游回来。

    “陈大哥,我正到处找你呢,今天出去寻到活了没?”周游见他赶紧拦下他问到。

    陈继把自己正要去金成货栈的事一说,才知道周游刚从那边回来。

    周游心思机灵,猜到陈继第一趟跑远门,肯定没顾得上找返程的工,自己去寻活计的时候,也顺便替陈继留意了一下,眼下正是找来告诉他金成货栈还缺驮马,虽然不是回南门县,不过西柳口离南门县也就半天,不算事。

    “货栈里赶马的运伕够了,不过驮马还紧缺,你赶过去应该能应上。”虽然周游自己没找到活,不过还是第一时间回来找陈继,让他抓紧去。

    陈继高兴的拍了拍周游,又问清楚金成货栈的具体位置,就一路小跑的走了,生怕不多的几个缺被人抢了。

    等到陈继再回来,已经是满面春风,这次去不但领到了金成货栈的缺,还知道货栈这趟回西柳口负责的管事就是付家庄的货栈管事。陈继在货栈打过几次工,能吃苦能干活的性格给管事留了不错的印象,算是个熟脸。

    心情大好的陈继回来请贺老九和周游几个去客店外喝了几碗茶水,回头也没挡住几人的盛情相邀,上台子跟几个人耍了几把簸钱,不过手气不佳,输了百来文钱。

    因为周游没找到活,第二天便要跟着官家的车队回去,陈继便把买的布匹和糕点让周游帮忙先带回去。贺九叔还提醒陈继,这一趟返程要从安阳县走,路程要比来时绕远两天,最好让周游帮忙给贺毅带个话,请贺毅帮忙给衙门里续一下民护的“误应期”。

    虽然周游百般推却,陈继还是硬塞给了陈继几十文钱茶水钱,周游抵不住陈继,只好收下,并承诺一定给陈继的安排带到位。

    一早送走周游和一干其他各有安排的民护运伕,客店后堂就没剩多少人了。不过到下午便又来了一批其他地方过来的人,也是有各地官府调配来州府送东西的。陈继一打听,果然除了自己是个愣头青,绝大部分常年在外跑的运伕卸了工便去找活干了,甚至不少从出发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回去的活计,只有陈继这个第一次出门的傻愣愣的准备空着驮马往回赶。

    不过陈继这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想着等自己回头自己买了驮马,再遇到这种情况也能早有准备。

    因为官府只管了运伕们两晚的住宿,陈继晚上又续缴了四十文一晚的住店钱和马料钱,再跟贺九叔随便找了个小摊对付了点东西,便早早的回到客店休息。

    第二天一早,陈继跟着贺九叔就牵着驮马赶到了金成货栈在真平府城的店铺门口,在管事的安排下,给驮马装上了货物,又是一队车马从府城开了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