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时栋梁这次秘密出城的任务,除了探明新四军某师高层的意图之外,还有就是作为汪清海派出的全权代表,与同样得到新四军某师高层授权的第二纵队代理司令员池凌波,共同制定一项计划。

    忙活了半天,他们终于将新的计划制定出来了。

    这项计划的大概内容是:在计划撤军的前一天,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将向古昌县城发起一场规模浩大的进攻,并且要一度攻入古昌县城;在确定古昌县城内的所有日军被消灭之后,汪清海会带领部下发起反击,将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重新赶出古昌县城;第二天,“损失惨重”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面对岿然不动的古昌县城,不得不黯然离去。

    这项计划很快就获得了双方上级领导的批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古昌县城从表面上看,是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平静当中。

    古昌县的城外。

    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继续伪装成主力部队仍在的架势,每天都会向古昌县城象征性的发起一两次进攻,但稍有挫折就会停止。

    古昌县的城内。

    汪清海等人除了继续配合城外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演戏以外,还有就是在古昌县城内以雷霆般的速度处理各种隐患。

    一些不被信任的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官兵被秘密押送出城,移交给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连同秘密移交的还有一批除武器弹药以外的军用物资。

    那些不好公开处理、同样属于汪伪系统的人,则交给城内的“新四军手枪队”(其实是汪清海的警卫排)来解决。

    至于古昌县城内的那些日军,因为要留给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来解决,汪清海只能暂时派可靠之人进行暗中“保护”(监视),假如到时候出现了漏网之鱼,就由负责暗中“保护”(监视)的人动手解决。

    战场外围,汪伪“定(国)军”主力仍然磨磨蹭蹭的不肯迅速朝古昌县城靠拢,哪怕是离开了驻地,每天前进的路程得按“米”这个长度单位来进行计算。

    假如一直保持这个前进速度,恐怕等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回到根据地,汪伪“定(国)军”的主力都不一定能出现在古昌县的城外。

    没办法,汪伪“黄卫军”遭受重创(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一直不承认是全军覆没)、古阳县城一度被占领的消息还是传播开来了。

    包括汪伪“定(国)军”在内的汪伪部队高层,都害怕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再玩一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战术,明面上攻打古昌县城、暗中却偷袭其他地方。

    要知道,虽然新四军某师的主力部队(第13旅和第15旅)在古阳县城内停留了不过一个白天加两个夜晚,但古阳县官方仓库里面的物资、古阳兵工厂的机器设备,能搬走的全部给搬走了,搬不走的也都分发给了古阳县百姓(物资)或者破坏掉了(机器设备)。

    可以说古阳县的官方仓库和兵工厂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要是新四军主力部队在他们的地盘上也来这么一出,他们就亏大了。

    这样看来,汪伪“定(国)军”的高层做出如此举动也就不足为奇,至于被包围在古昌县城内的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最后结果将会如何,他们才懒得去管。

    作为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的临时参谋,罗泽谦这几天同样没有闲着。

    罗泽谦除了帮忙制定如何才能做到让新四军某师与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长期共赢的合作条款,另外就是跟着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警卫连三排的指战员们一起接受训练。

    除了这些,他还利用作为军统古星站站长已经所剩不多的威信,叫邓阳春拍发电报,让那些在管沙岭的其他军统古星站人员,在沈云浩的带领下,前来古昌县城外跟他们汇合在一起。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的话,以沈云浩为首的军统古星站行动队会被安排实施针对古昌县城门进行的爆破行动,以邓阳春为首的军统古星站情报处则负责配合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消灭古昌县城内的日军。

    眼看就快到事先约定向古昌县城发起最后一次进攻的日期了,一个突如起来的变故,让古昌县城内外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甚至是有些措手不及。

    “什么?古星城内凑集了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而且已经在来‘增援’你们的路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池凌波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担忧。

    时栋梁叹了一口气,说:“没错,他们看到你们长时间没有攻下古昌县城,以为你们损失惨重,于是想借这个机会派兵过来消灭你们。”

    时栋梁说的这些,是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放在明面上的理由。

    但实际上,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是为了想办法挽回他们的一些面子。

    现在是1942年的1月上旬,第三次长沙会战仍然在进行当中,华中地区的日军地面部队主力和全部空中力量还在用于对付华夏第九战区部队,根本就抽不出精力来对付借这个机会包围古昌县城、并且一度攻占古阳县城的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

    否则的话,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将古阳兵工厂的机器设备拆解运走。

    等到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撤离之后,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发现似乎有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出现了:此前已经被抽调了不少兵力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仍然单独滞留在古昌县的城外,周围除了一些实力不强的游击队就没有其他友军,怎么看就像是一个熟透了可以任意捏的软柿子。

    由于先前汪清海和草岛信夫分别给他们在古星城内的上级领导拍发的电报内容当中,都无一例外强调古昌县城随时可能被攻占,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对于所派出援军的情况在回复电报内容当中也没有任何隐瞒,因此时栋梁才能够还算及时的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池凌波。

    池凌波立刻回过神来,用中气十足的语气说:“看来我们很久没有发威,有人把我们当病猫了。不就是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没关系,他们顶了天也就二百五、六十个人,我们这里可是有一个满编纵队好几千人,完全可以把他们消灭掉。”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一个中队的兵力大概在190人到250人之间,一个步兵中队下辖三个步兵小队,除了步枪之外,武器配备应该是有六挺轻机枪加六个掷弹筒,或许还会配备有一门迫击炮。如果是一个加强中队的话,恐怕还会有山炮或者步兵炮之类的重型武器。

    时栋梁苦笑着说:“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这股日军名义上是一个加强中队,但实际上兵力超过了四百人,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不满编大队。另外在武器弹药方面,日军甲等部队一个不满编的大队是什么配置,这个日军加强中队也同样是什么配置,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么?”

    抗战时期的侵华日军一个大队的标准兵力配置是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标准火力配置是:仅仅是九二式重机枪就能配备十二挺,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歪把子轻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和步兵炮,而其中步兵炮在正常情况下是配置两门。所谓满编和不满编的区别,只是体现在兵员和武器的数量上面而已。

    池凌波仍然用中气十足的语气说:“我们当然明白。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我们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绝不会夹着尾巴溜走。古昌县的城外,就是接下来我们跟这股日军进行生死较量的战场,到时候还请你们拭目以待,看我们是如何将他们消灭掉的。”

    罗泽谦先是用惊讶的眼神看了一下池凌波,随后想到了什么,也做出一副豪气十足的样子,说:“你回去告诉你们师长,就说这活我们接了。只不过,我们需要贵部提供一批武器弹药,用来消灭这股日寇。”

    随后,罗泽谦想到了什么,赶紧补充:“最好是再提供一批贵部的军服,方便到时候起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池凌波和罗泽谦先后说出的这些豪言壮语,并没能打消时栋梁的顾虑。

    在离开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战时指挥部的时候,时栋梁仍然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时栋梁承认,他所接触过的新四军某师,无论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甚至是游击队,作战勇敢顽强,有敢打敢拼的精神。

    但是打仗,绝对不是只靠精神力量就能够获得胜利,武器装备、士官和兵员的素质、后勤保障,都是很关键的因素。

    根据时栋梁这段时间的近距离观察,目前呆在古昌县城外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算来算去总人数是绝对不会超过两千(实际上是不到一千五百),而且武器弹药严重缺乏(冷兵器除外)。

    如果不是在今后有一段时间需要维持强敌在侧的局面,再加上忌惮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的报复能力,恐怕汪清海早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翻脸让部下出城攻击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了。

    实际上,对于暗中跟新四军某师进行合作的这件事情,汪清海已经不止一次在他的心腹手下面前,表达过后悔的想法。

    然而,事情走到了这一步,已经很难再回头了。

    就像先前,池凌波向新四军某师高层提交的新方案里面指出的那样:只要汪清海真的派人过来进行秘密谈判,哪怕汪清海最初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但秘密交易一旦起了头,就没那么容易结束;接下来,为了圆先前撒下的谎言,汪清海就必须继续撒下更多、更大的谎言来进行弥补;最终,汪清海会发现他不得不跟新四军某师继续合作下去,除非他愿意拿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去赌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会不会发善心饶过他们。

    时栋梁离开后,罗泽谦赶紧问池凌波:“主力部队现在到了哪里?如果立刻取得联系,他们能不能及时赶到?”

    池凌波叹着气摇了摇头,说:“他们前几天就开始分批撤离古阳县城,恐怕大部分已经进入了根据地范围。而且他们是秘密行军,一时半会联系不上。更何况就算联系上了,等他们调转头赶到这里,战斗恐怕都已经结束了。”

    从古星城到古昌县的城外这段路程,如果按照正常的步兵行军速度,只需要走四、五个小时左右。

    可以说,除非新四军某师的主力部队此时就在这附近,才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赶到。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行军地图,罗泽谦陷入了沉思。

    要知道这个时候,华夏战场上的日军还没有被大量抽调到太平洋战场。

    尽管眼下第三次长沙会战还没有结束,使得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还不需要考虑如何应对日军的空中优势。

    但是,要想消灭一个装备精良、人数超过400的日军加强中队,别说属于地方武装编制并且此时人员严重不满编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哪怕将新四军某师的任何一个主力旅调过来,都不见得能够做到。

    在确定周围没有其他的人之后,罗泽谦压低声音说:“实在不行就分散突围,能逃出一个是一个,这样总好过全军覆没。”

    “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这样做。”

    池凌波犹豫了一会,摇了摇头,接着说:“如果我们四散而逃,别说眼下第二纵队的这两千多号人,就携带缴获物资艰难赶路的主力断后部队都无法安全回到根据地。甚至,这个人数超过400的日军加强中队还有可能借这个机会协同其他汪伪部队一道直扑根据地,给根据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将这股日军缠住,哪怕我们的结局是全军覆没,最起码要给根据地争取到足够的反应时间。”

    还有一点,池凌波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如果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接下来没有展现出强悍的作战实力,那么先前一直在战场外围观望的那些汪伪部队,就会像闻到食物气味的饿狼一样扑过来,跟着这个人数超过400的日军加强中队联合将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给撕碎吞食掉。

    所以,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必须跟这个从古星城内开出、人数超过400、装备精良的日军加强中队硬碰硬打一仗,而且必须做到打赢的同时不能损失太大,否则无法对战场外围的那些汪伪部队起到威慑效果。

    罗泽谦做出一副认命的样子,咬着牙说:“既然你池司令员有决心打这一仗,那么我也只能舍命陪君子,拼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