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古玩风云之帝国宝藏 > 第一卷第十六章:玻璃盘重归旧主,皋涂山迷雾重重

第一卷第十六章:玻璃盘重归旧主,皋涂山迷雾重重

    马匀听到陶三爷问及此事,他立马换上一副笑脸,恭敬的道:“三爷,素闻三爷有收藏的雅趣,这不我特意去买了件玩意儿给三爷您品鉴,还望三爷笑纳。”

    说完就把那个放着一对雍正粉彩赏瓶的盒子放在桌上,然后向陶三爷跟前退了退。

    雷均此时也笑容可掬的站起来把装着和田籽料手把件的盒子放在了那个大盒子旁边,同时一拱手:“三爷好,在下雷均,是岭南科瑞的执行总裁,久闻三爷大名,今天来跟马匀来得见三爷,三生有幸,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陶三爷满脸笑容的听完两人的介绍,点点头,说道:“看来我这好古的名声都传到外面去了呀,得嘞,东西嘛我就收了,让二位破费了。”

    马匀和雷均见陶三爷收了礼物,两人心里一松,心道有门。

    只见陶三爷疑惑的看看段亦阳和摸金张,疑惑的问:“这二位是……”

    马匀马上解释道:“哦,这二位是我刚认识的小朋友,都是识货的好手,尤其是这位段兄弟,那可是真真的高人,我今天就亲眼见他一出手就捡了两件宝贝,实在是令我佩服,这不,想到三爷也特别喜欢鉴古,于是就把段兄弟带过来,也许你们能有很多共同话题。”

    陶三爷双眉一挑,认真的看向段亦阳,微笑道:“原来这位小兄弟如此年轻就有不凡的眼力,倒是令我刮目相看了。”

    段亦阳站起来,也学着雷均一拱手,笑道:“在下段亦阳,区区不才,三爷过誉了,以后少不得向三爷讨教。”

    一边的摸金张也赶忙站起来,也拱手道:“在下张文广,圈内人称摸金张,见过三爷。”

    陶三爷见状,哈哈大笑:“看来两位都是收藏圈里的青年才俊,难得难得。”

    然后环视一圈,便招呼大家落座。

    喝了一口茶之后,陶三爷望着几人,然后把目光落在马匀身上,笑问道:“马兄刚才说段兄弟早上轻易就捡了两个大漏,我很好奇呀,愿闻其详。”

    马匀便把今天早上段亦阳如何在如意坊施巧计捡漏雍正玻璃盘,还顺带把人家的铜钱牌也给捎上,然后在阅古斋老李怎么评价的,一五一十的说得是绘声绘色,只把见过大世面的陶三爷也听得直呼过瘾。

    原本就酷爱古玩的陶三爷此时兴致盎然,哪里肯错过故事中的大漏,于是自然而然的向段亦阳提出要看看他的雍正玻璃盘。

    段亦阳也毫不犹豫的把脚边的背包取过来,打开背包把那装着玻璃盘的盒子就取了出来放在茶几上,向陶三爷推了过去:“三爷请过目,晚辈叩望赐教。”

    陶三爷也不客气,打开盒子,一眼就看到那十多公分大的广口深腹玻璃盘静静的躺在盒子里。

    看着这盘子,他双眼一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久远的记忆开始在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他还是个小毛孩的时候,他外婆就用这样的玻璃盘盛满糖果和花生,叫着他的奶名,叮嘱他慢慢吃,就坐在一边给他织毛衣。

    他吃不完,外婆就用一个布口袋装起来,让他带回去吃。

    外婆把那个玻璃盘往口袋里倒糖果花生的时候,他分明看到下面有个小方块,里面有几个字,他不认识,就问外婆写的是什么。

    外婆慈祥的摸着他的小脑袋,告诉他这四个字是“雍正年制”,这盘子是当年雍正爷赏赐给外婆家的。后来长大了他才知道原来外婆家是满清XHQ旗人,也知道了那只曾经每次都装满糖果和花生的玻璃盘,在那段特殊时期被人搜走了,再没找到过,那只玻璃盘就成了他儿时最温暖的回忆。

    此时的陶三爷愣愣的看着这只静静躺在盒子里的玻璃盘,思绪万千,那只装满糖果花生的玻璃盘在脑海的记忆深处越来越清晰起来。

    “这……多么熟悉的样式和花纹呀。”想到这,他心头一震,连忙从盒子里拿出那只盘子,翻过来一看,看到那熟悉的几个字,儿时那温馨的画面一下子就清晰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是它,是它!”陶三爷颤声道,眼角也不禁有点湿润。

    见平日里稳重老成的陶三爷竟然如此激动,众人被这一幕搞得有点不知所措,面面相觑,就连长年跟着陶三爷的劲装汉子都有点异动。

    林秘书反应过来,快步走到陶三爷面前,小心的问道:“三爷,您这是怎么了?”

    陶三爷这才从那种回忆中清醒过来,他挥挥手,缓缓的说道:“我没事。”

    突然他又扭头看向段亦阳,说道:“段小兄弟,陶某冒昧,可愿割爱,把这玻璃盘转让给我?”

    段亦阳似乎猜到了什么,于是也不含糊:“承蒙三爷抬爱,想来这盘子应该是三爷的旧物,理当完璧归赵。”

    三爷点点头,对段亦阳的眼力劲和他的洒脱表示赞赏,拱手道:“那就多谢小兄弟了。”

    摸金张一看急了,站起来对段亦阳道:“伙计,这可是我们创业的资本,你这说送人就送人,我们手里可就只剩一件金鹿了,只怕连买房子都不够……”

    突然他意识自己好像说漏嘴了,而且到这里环境不对,大家也都惊讶的齐齐盯着他,于是把下半截话生生的吞了回去,哼哼两声又坐了回去。

    陶三爷却听到了摸金张话里提到的金鹿,于是来了兴致,于是又向段亦阳问道:“段兄弟,你还有个金鹿?可否让陶谋长长见识?”

    段亦阳见话已说到这,也不隐瞒,爽快的道:“岂敢岂敢,三爷要过目,那能不从?”

    说完,段亦阳从裤子口袋里把那金鹿拿出来,让陶三爷大跌眼镜:“这,段兄弟,你这也太随意了吧,哈哈。”

    说完,他见段亦阳把一只鸡蛋大小金灿灿的金鹿放在茶几上推了过来,眼睛不由得一亮,伸手拿起金鹿,还挺沉,看来真的是纯金的,而不是鎏金或者包金。

    陶三爷拿起金鹿,便看到了那金鹿独特的一双人手造型,轻咦了一声:“咦,这不是獲如吗?”

    “獲如?”众人第一次听到这奇怪的名字,都竖起耳朵准备听下文。

    陶三爷拿起茶几上的放大镜,仔细看起这金鹿来。不一会,他放下放大镜,自言自语道:“这吴家老六要我帮他去找皋涂山、集获水,莫非是与这金鹿有关?”

    沉思半晌,他抬起头,看到一屋子的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他才反省过来,刚才自己又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了。

    他略带歉意的一笑,道:“不好意思,段兄弟今天带来的这两件东西似乎都和陶某有关,让我有点走神。看来我实在是跟这位段兄弟有缘,感谢马匀兄给我带来段老弟这位有缘人。”

    摸金张这时候忍不住了,说道:“三爷,您也给我们说说着金鹿什么来头呀,急死我了。”

    大家听到摸金张的抱怨,禁不住笑出声,连那千娇百媚的林秘书也忍不住捂嘴偷笑,只把个一直在暗中观察她的摸金张看得魂不守舍,竟然红了脸。

    陶三爷一拍脑门,笑道:“你看我,就顾着发呆了,忘了给大家说说这东西的来历。”

    “这个长一双人手的鹿叫做獲如,出自山海经的西山经中的西山一经,西山经记录了华夏西部的大部分山川河流,从长安以西到青海是西山一经的介绍范围。这其中有一座山叫皋涂山,山中有一种动物就是这獲如,形似梅花鹿,但头上有四只角,前蹄为一双人手。”

    众人听到陶三爷如此介绍,方才知道这所谓的金鹿就是陶三爷口中所说的“獲如”,同时也对陶三爷的博学暗暗叫好。

    段亦阳也觉得自己虽然看古玩的眼力还算不错,但在陶三爷面前就如萤火虫之于皓月了。

    就听陶三爷接着说道:“这件獲如塑像,为纯金打造,看金色发赤,造型古朴,为战汉时期的风格,其腹部铭文为典型的秦小篆,可以肯定这是一件秦代的东西,只是这尊塑像似是经过长期把玩过,有比较明显的包浆,整体手感也十分细腻,但缝隙处还残留有石灰痕迹,应该是又被封存过百年,所以这塑像皮壳略显干涩。”

    说完,他看向段亦阳,笑道:“段兄弟,是也不是?”

    段亦阳暗挑大拇指,略加思索,回答道:“三爷料事如神,正如您所猜测,正是我从一尊清代佛像中取出的,当时被石灰封在佛像中。”

    段亦阳深知不能说是从白玉山子中取出来的,以免引起雷均的误会,只好说是佛像。

    陶三爷点点头,心想:“看来吴老六不是无的放矢,看来这皋涂山是大有文章呀。”

    想到这,他越发对这件金獲如感兴趣起来,于是对段亦阳一拱手:“段兄弟,陶某有一不情之请,这件獲如跟我有一些过往,还请段兄弟能把这件獲如一起转让给我。”

    段亦阳一愣:“这……”

    摸金张忙不迭的站起来,朝陶三爷一拱手道:“既然三爷喜爱,没的说,三爷您开个价就是了。”

    陶三爷也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位张老弟果然是个爽快人,好,这就付钱。”

    然后他朝林秘书一招手,林秘书马上去里屋拿出了一个支票本和一支笔,送到了陶三爷面前。

    陶三爷也不墨迹,立马接过支票本和笔,坐下刷刷几下就把一张现金支票开好了。

    见到陶三爷撕下现金支票,摸金张忙不迭的上前接过,一看上面的数字,把他吓了一个机灵,结结巴巴的说到:“二,二百,百万?!”

    段亦阳一听这数字,疑惑的望向陶三爷,迟疑的说道:“三爷,这盘子和这獲如按如今的市价恐怕也就值个七八十万,这二百万太多了点。”

    陶三爷一挥手打断道:“段兄弟不用推辞了,你帮我找回我家的盘子,陶某已是感激不尽了,这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不要再说,认我这个哥哥就把钱收下。以后也别三爷三爷的叫,就叫声三哥吧。”

    听到陶三爷要他们叫他三哥,段亦阳在心里忍不住吐槽:“三哥,再过十几年你就知道三哥是骂人的了。”

    心理虽然吐槽,但嘴里也只好说声:“那我们这就谢过三哥了。”,然后和摸金张对视一眼,点点头示意摸金张收下。

    摸金张连忙取出钱包,把支票小心的收好不提。

    两人谢过,叫了声三哥之后,重新坐下,跟多年的朋友一样亲近了许多。

    倒是马匀和雷均二人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这就二百万到手了?我们得干多久才挣得了二百万?这就跟京城陶家三少称兄道弟了?这小子果然是福星高照、不同凡响呀,看来以后得跟这小子搞好关系,沾沾福气。

    待二人坐下,陶三爷问道:“张兄弟,刚才听你说要买房子,是怎么回事,有需要哥哥帮忙的,哥哥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摸金张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坐直身子,把他们家的家属院如何被开发商让人堵起来不让人进出,家属院的人们的困难情况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陶三爷听到这,顿时拍案而起,怒声道:“这长安市长怎么干的,还想不想干了,居然纵容开发商这样无法无天!”

    旋即,他向林秘书吩咐道:“小林,给长安市长打个电话,让他妥善处理处理仪器厂家属院的拆迁,每家安置好一套房子,就说那里住着我的两个兄弟。”

    林秘书应声是,就去点电话去了。

    在陶三爷那呆了三个小时,段亦阳和陶三爷相谈甚欢,只是段亦阳一直想提醒陶三爷吴少的事,但当着这么多人不太好提,于是只能作罢,想着有机会再告诉陶三爷这事。

    马匀和雷均也极为顺利的得到了陶三爷的承诺,将会和他们合作电商平台和手机生产的事,尤其是出门前一人得到了一张陶三爷亲手赠送的私人名片,让二人喜出望外。马匀和雷均深知这完全是托段亦阳的福,对段亦阳越发亲近起来。

    四人出了长安大酒店,分手道别,马匀和雷均递上自己的名片,想要段亦阳的电话时却知道这两货居然没手机,只能悻悻作罢。

    段亦阳和摸金张去了银行把支票上的二百万转存了,办成了贵宾卡。那个银行经理见到是大客户办理存款,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一直恭送到大门口,直到走了老远,还能看到那个经理笑得像菊花一样灿烂的脸。

    看差不多到下午放学,段亦阳提议先去学校接娟子放学,怕她一个人进小区被那伙人拦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两人打的刚到学校门口,就见到,一伙染着黄头发的非主流混混在围着两个女孩子怪笑着起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