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神话隋唐 > 第十一章 秦琼

第十一章 秦琼

    从龙窟离开,胡阳直接出现在了辽东城外。

    距离那日大水已过去十日,胡斐他们已经归营。

    出征时的百万大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收拢,也只归来万余。

    大军尽丧,高句丽反攻,杨广下令退军。

    百万人族血祭,不愧是称孤道寡的帝王,心若铁石最是无情。

    若是换了胡阳,无论如何也下不了这样的决定。

    即便是为了人族。

    可是理智告诉胡阳,杨广的选择是对的。

    “胡阳,你这几天怎么一直闷闷不乐的,这都升鹰扬郎将了,还不开心?”

    胡阳回望一眼身后:“来的时候一千多人,现在就剩下不到两百,让我怎么跟父老乡亲们交代。”

    胡斐拍了拍胡阳的肩膀道:“怪不得你,来的时候你还只是个火长,马革裹尸,本就是我府兵人家的宿命。

    好好干,等你当了大将军,再率领大军杀回来,为弟兄们报仇便是。”

    报仇!

    找谁?

    高句丽?

    龙族?

    还是杨广?

    若是让他们知道这次出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不知会怎么想。

    有的时候,无知还真是种福气。

    若是不知道真相,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烦恼了。

    大军出征,走的时候是大业七年春,归来以是大业八年夏。

    只是一年不见,等在村口的老人瘦了好多,头发全白了,常年笔挺的脊梁也弯了。

    “啊翁,孙儿回来了。”

    “好,好,好,回来就好。”

    刚到家没休息两天,胡阳便收到了军令,归属齐郡郡丞张须陀节制,剿灭各地反贼。

    没办法,胡阳只能到鹰扬府走马上任。

    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家底。

    邹平鹰扬府是上府,满编一千二,从高句丽活着回来的只有两百一十九人。

    府库更是空空如也。

    兵员好解决,下令征调府兵子弟补充缺额就是。

    麻烦的是物资。

    虽然府兵装备自备,不过每次征调兵府都会下发一部分钱粮。

    现在府库里一个铜板都没有,问就是反贼打破了营地抢走了。

    这就有些扯淡了,邹平确实有反贼。

    知世郎王薄就盘踞在长白山上,可是胡阳已经打听过了。

    王薄起事之后就一直窝在长白山上招兵买马,根本没下过山。

    这是有人在故意刁难。

    也是,这邹平府的鹰扬郎将,副手鹰击郎将,包括几个校尉都是邹平和齐郡的世家大族掌控。

    现在冒然换了一个泥腿子上台,那不得好好调教调教,训成一条听话的狗。

    “怎么办,郡丞那边可是下令,让郎将半月之内率军赶至长白山帐下听令,征讨反贼王薄。

    府兵之家的武器铠甲都是父子相传,这次折了那么多人在辽东,什么都没带回来。

    征调人手倒是好说,自带武器铠甲恐怕就难了。”

    胡阳倒是不差钱,炼妖壶里还有条上古龙尸呢,随便拿片龙鳞龙血出售,都能把一府府兵武装到牙齿。

    可那玩意根本就见不得光,那么大个祖宗丢了,龙族百分百在满世界的找呢。

    除了上古龙尸,血祭的百万府兵的装备也在炼妖壶里,可是也不好拿出来。

    毕竟胡阳的出身在哪里摆着,而且武器甲胄这东西向来敏感。

    就算是府兵之家,有个一两套还能说的过去。

    要是敢拿出个千八百的,一个蓄意谋反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如今虽说烽烟四起,不过大隋的统治还在,该守的规矩还得守。

    只能混在缴获里一点点往出拿。

    “先把人手征调起来,充当辅兵,上阵杀敌有两百老兄弟就够了。”

    “也只能先这样了。”

    长白山下,营帐连绵。

    “这怕不是有上万人,区区一个反贼而已,至于吗?”

    “区区反贼?长白山常年妖兽出没,大山深处搞不好还有妖,那王薄盘踞于此,怕不是寻常反贼。”

    “有道理,那妖兽可不是好相与的。”

    “胡叔,你带领大伙先在此处稍后,我去军中拜见郡丞。”

    胡阳策马赶往张须陀大营,还未行至门口,突然一箭射来,落在马前一丈之地。

    不等胡阳开口,岗楼上传来一声爆喝:“来将通名。”

    “邹平县鹰扬府,鹰扬郎将胡阳,奉命前来。”

    “请胡郎将稍候,待末将派人通禀。”

    “有劳。”

    营门外,胡阳观察着张须陀的大营,营垒险固、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不愧是网传的大隋最后的名将,确实有两把刷子。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营门打开,有一个持锏的将军迎了出来。

    “在下秦琼秦叔宝见过胡郎将,郡丞有请。”

    秦琼!

    他怎么在这儿?

    演义和正史串烧了!

    虽说胡阳连杨广都见过,秦琼当面还是有点小激动。

    都穿越了,谁还没点收集名将的癖好。

    不过现在还不是套近乎的时候,得先把正事办了。

    “秦将军请。”

    “当不得将军之称,在下只不过是历城县捕快,得蒙郡丞赏识,调至帐下听用。”

    “以叔宝之能,封侯拜将早晚的事。”

    “借郎将吉言。”

    “什么郎将不郎将的,叔宝若是瞧得起我胡阳,你我便以兄弟相称,日后唤我胡阳便是。”

    “直呼其名多有不妥,胡兄可有表字?”

    “没有,泥腿子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哪来的表字。叔宝可是瞧不上某家的出身?”

    “不敢。”

    说话间,两人以行至帐前,大帐里走出一人,出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老夫可是听闻就连靠山王都想收你做那螟蛉义子,能得靠山王看重,必有过人之处。”

    来人一身儒袍,温文尔雅,像读书人多过将军,又从大帐中出来,想来就是那齐郡郡丞张须陀了。

    “见过郡丞。”

    果然。

    秦叔宝开口,胡阳连忙跟上行礼。

    “末将邹平府鹰扬郎将胡阳,奉命前来。”

    张须陀打量着胡阳道:“不错,确实是一员虎将。你如今贵为一府郎将,今非昔比,当有表字,不是不嫌弃,老夫帮你娶一个。”

    “郡丞厚爱,末将求之不得。”

    “胡阳,阳者天之德也,便以天德为字可好?”

    胡天德,倒是不难听。

    “天德谢郡丞赐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