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春暮里 > 番外 逍遥(3)

番外 逍遥(3)

    一行四人,游山玩水,兜兜转转踏过了整个东秦版图,最终决定在江南的一座小村定居下来。

    这个小村叫做清柳村,依山傍水,民心纯朴。

    在这里定居,是陈宛音的决定。

    她一直都喜欢这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只是从来没有机会到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看一看。

    她还记得年幼时,祖母总是搂着她,同她讲江南胜景。

    祖母就是在钱塘长大的,一直说江南山水最是养人。

    终于有机会,陈宛音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江南。

    顾雨对陈宛音一直是百依百顺,于是二话不说就点了头。

    四个人买下了一处两进的的小宅院,门前还有一片小鱼塘。

    平日里,陈宛音就和顾雨在小村子里走,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起先,这里的村民总是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们。

    这里地方偏远,几乎没有外人来往。

    “这位嫂子,请问你们是哪里人啊?到这里做什么?”

    陈宛音笑笑,“我们是京郊来的,就在这里定居了。”

    那个妇女一听两人是外来客,又要在这里定居,连忙做起了导游,带着陈宛音和顾雨满村的逛。

    “我们这里啊,小山小水,但是什么都有,你看着山上,种的可全是茶叶,等到明年清明前,这茶叶收了,连那坐在京城里的皇帝都要喝我们这里的茶呢。”

    陈宛音和顾雨相视一笑,看来明年开春,可以给京里寄些茶叶。

    “这座山是我们这里最高的山了,过些日子,枫叶就应该红了,到时候啊,一定得来看呢。”

    “这是我们这里的学堂,孩子们都在这里念书,我带你们进去看看。”

    走进学堂,书声琅琅,十几个孩童捧着书,摇头晃脑。

    顾雨听了一会,突然低头对陈宛音说,“宛音,其实我们也可以教这里的孩子们读书或是习武。”

    陈宛音听到顾雨的提议,笑着点了点头,“你教他们什么?”

    “我好歹以前也是念过宫学的人。”

    陈宛音斜着瞟了他一眼,“谁不是啊。”

    倒是前面带路的妇女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却又没完全听懂,就对顾雨说:“我们这里学堂一直缺个教书先生,你是读书人的话,也好来教一教孩子们。”

    陈宛音笑了起来,“你如果去做教书先生,我就教孩子们习武。”

    于是,声名赫赫的顾大将军,就成为了清柳村的顾夫子。

    陈宛音也没有食言,真的开始教孩子们习武。

    起先,村里的人看到陈宛音一个弱女子却会一手绝世武功,都有些看不惯。

    甚至还有人在私下窃窃私语,说是会这样武功的女子,年轻时大多不是良家。

    陈宛音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也不气恼。

    她早就过了年少冲动的年纪,不会二话不说就生气了。

    面对村里妇人的打听,陈宛音笑着,“我出生的时候,世道不安稳,北面总是打仗,我就去学了武功。”

    “哪有什么良不良家的,我是良家,但我算不上个好人。”

    “我不在乎什么良贱,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些误入风月的人,心地也是善良的。”

    陈宛音一辈子杀了太多人,手上沾了太多鲜血,所以才会厌倦战场,厌倦京城,才会来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寻求半生静谧。

    前半辈子太过喧嚣,被利欲熏过心,被繁华迷过眼,所以现在的他们,只想为过去的自己赎罪。

    现在的时代,自有年轻气盛的少年人去守护。

    就像当年的他们一样,凭一腔热血,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不会退缩,不会后退。

    他们的梦,在前方。

    陈宛音在学堂里教了几个月,往日暗地里的流言不攻自破,如今,村里的人说起陈宛音,都要说一句厉害。

    今天是中秋,陈宛音站在学堂门口,等顾雨出来。

    下课了,十几个小朋友冲了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陈宛音,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打招呼。

    顾雨走在最后一个,笑着看着陈宛音和孩子们。

    穿过岁月,他还记得十六岁那年,陈宛音的模样。

    她站在光里,等着他,陪着他。

    夜幕织上天边,皎洁的明月在天边浮现。

    月光之下,陈宛音和顾雨并肩站在院子里。

    就像当年一样。

    “宛音,四十多年了,我们还在一起。”

    “说好了,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腕上的红绳,已经有些褪色。

    他们都相信,年少情深,地久天长,永远不会褪色。

    明月下,一生一世一双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