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修仙又被套路了 > 第457章 不允退婚

第457章 不允退婚

    老太爷对着外头大呼一声,“来人,请大老爷与大郎君前来书房议事。”

    卫晴不相信老太爷这么狠心,要她在二八之龄剃去头发做一个比丘尼。

    她在赌,赌老太爷不是当真的。

    都城之中,但凡名声有碍的女郎,会被送往道观、庵堂,可多是住上半年一载,待得风头过了,又回到家中待嫁。虽不能嫁得高门,但远嫁、低嫁的还是不少。

    她不求嫁人,只求能跟着那位女道长学习书法。

    老太爷冷声道“继续跪着,待你父兄到了,将你的话再与他们一遍。”

    卫晴应了一声“喏”。

    不多时,卫明父子到了。

    卫明连连追问道“三妹,你当真要退婚,你真想好了?父亲那日与你的,你都忘了吗?孔敬是德行有亏,可正因如此,他定会对你心中有亏……”

    卫晴朗声答道“对于一段心中有亏的婚姻,我不需要。”

    大老爷连连苦笑,“好!好一个不需要!这是要枉顾孔、卫两家的联姻?你忘了自己的是卫氏之女,你若退婚,世人定会你气度狭隘,毫无容人之量……”

    卫晴道“父亲可知,昨日我去道观,崔行首以相求为名,实为要胁。我尚未过门,她就咄咄逼人,若非孔敬真心爱慕于她,她何来的胆子如此?未曾成亲,便已失丈夫之心,难道要我学那乐坊女子一般去百般讨好他?不,我做不来!如果退婚、解除婚姻的后果,便是我必须得出家为女道做丘姑,晴娘认了!”

    卫明惊呼道“那女子追到道观逼你了?”

    “世间饶要胁、逼迫,并非是拿着刀剑相逼。人世寒冷是逼,人世无情是迫,她都那样了,还要如何才算?父亲、大哥,替我解除婚约罢,我卫晴就算为尼,也绝不嫁入那等徒有其貌,徒有其名之人。”

    大老爷唤了声“父亲”。

    卫羲摆了摆手,“既然她拿定主意,你父子前往孔府,解除婚约罢……”

    卫晴俯下身,重磕三个响头,“晴娘多谢祖父成全。”

    大老爷怒火丛生,“你当真想好了?我们卫家,可不是那等伪君子,了要送你去庵堂出家,这可是真的,是真的?”

    “是真的?”卫晴似笑非笑,“自家女郎受了委屈,卫氏满门男丁,却无一个保护自己的女儿吗?”

    “混账!”大老爷扬手就是一巴掌,“你以为我们只是,我再一次,一旦退婚,你必入庵堂,绝非儿戏。现在改口还来得及,你可要退婚?”

    “退!且非退不可,孔敬再好,在我心中,不过就是德行不合的伪君子!”

    “好!好!既是如此,你可莫要懊悔!”

    大老爷打她一巴掌,也是希望她改口,可卫晴却拿定了主意,执意非要如此。

    老太爷道“她想了一宿,一直未曾改过主意,且由她罢。”

    卫明道不出的心痛。

    大老爷冷声道“从今往后,我就当从未生过你这不孝女。”

    卫晴的心里一片冰寒。

    所谓的大儒名门,不过是一群书呆子,伪道学,不顾亲情,还谈什么德行高尚,真真是可笑至极。

    大老爷大喝一声“来人!将三女郎送往祠堂反省思过。”

    思过……

    她有何错,只是不想嫁一个伪君子。

    老太爷摆了一下手,示意赞同大老爷的决定。

    卫晴被两个仆妇夹着,任曾经如疵宠,在她失去联姻的意义那刻,她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枚弃子。

    姐姐卫元娘可曾想到,在卫家,一旦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便是这等地步。

    错的不是她,为什么要关她,为什么要罚她?

    祠堂。

    孔氏带着一名心腹仆妇,手提着篮子进来。

    卫晴的风寒更重了,还伴着一阵阵的咳嗽。

    孔氏漠然地扫了一眼,“我那堂兄是何人?他是孔敬,没有了你,自有公主、郡主、县主想嫁他,他不过是喝醉失态一回,你就要闹着解除婚约……好了,我是替孔家来问话的。孔敬问你,可有悔意,若有悔意,下月十六,他会如期迎你过门。只是这次,你提出退婚,令他颜面尽失,嫡妻是做不得了,只能许你贵妾……”

    卫晴听到这话,难抑悲愤地哈哈大笑起来。

    嫂嫂……

    这是她一直敬重的嫂嫂,居然是她来落井下石。

    她连嫡妻都放弃了,还要她为妾。

    孔氏不解地道“你这是笑什么?你笑什么?我可告诉你,你病了两日,咳疾犯了,这府里可有人管过你?你想等着元娘来帮你?别妄想了,她因挑驳你悔婚,已被谢家软禁房中,她帮不了你。”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明日一早,卫家就会将你送往宁国寺。整个晋国,谁不知道宁国寺规矩森严,就算是皇家贵妇一进去,亦再无出来的可能,那寺里全是老少尼姑……”

    卫晴还是不相信祖父、父兄会真的送她去尼姑庵。

    错的不是她,不过是解除了一段婚约。

    都城那么多解除婚约的女郎,最后不是远嫁便低嫁,还不至非得为尼姑。

    她只当是父兄家人做样子的,一定是这样。

    祖父一代大儒,怎会留下话柄于人。

    他的门生数百,出名的弟子十二,更有十二贤士之称,总得给人看看他的态度。

    然,孔氏在连番追问后,得到卫晴肯定的答案离去了。

    这一宿,卫晴病得昏昏沉沉,没有郎中,没有人,就连她的侍女都不曾出现,她一定是要病死了,应昏迷中,她看到了亮光,却是两个仆妇将她扶上了马车。

    车轮轧轧,只听仆妇连连轻叹。

    “三女郎这是何苦呢,生生将一段良缘给闹成这样,反将自己闹入宁国寺。”

    卫明看着仆妇将生病的卫晴扶上马车,而父亲却下令他,亲自将卫晴护送入宁国寺,要他将人交给宁国寺的主持师太。

    卫晴一直睡得迷迷糊糊,但凡进入宁国寺的人,都是被放弃的女子,无论是否年少或青春貌美,她们都会在这高墙内度过余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