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凶兽

    赢权正手痒,发现与他争执的都是差不多修为的,当即笑道“本王要挑战你们,一个一个的来,现在就下战书。”

    “赢权,你别张狂惯了欺负我们,今日非打败你不可。”

    圣庙附近便有几处擂台,这是赵国特意建立,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擂台方向移去,有瞧热闹的,也有好生是非的。

    而此刻,鲁国使臣正追着孔云的儿子话。

    “你父亲得了童生至文圣的全套功法,大儒、大贤、文圣的功法你知道?”

    孔云之子一脸通红。

    鲁国使臣觉得他们藏私,心下轻哼一声。

    陆原道“真人传授功法,便是让你们教导儒门修士,藏着掖着可不成。”

    又有官员跟着附和。

    孔云之子左右为难,抱拳揖手道“大人,并非我父藏私,而是他得了功法后,便闭关修练,只给我们写邻一章、第二章的功法。这些年总是反复思量,可怎么也忆不起大儒及其之后的功法……”

    “真人传他功法,他给忘了?”

    有人信,却有人不信。

    若是得了全套功法,第一时间就是记下来,居然忘了。

    谁知道这是真忘还是假忘?

    孔云之子信誓旦旦地道“不瞒诸位,家父确实忘了后面的功法。若是我家有全套功法,下臣如何会来赵国求取功法。”

    有人寻觅了一眼,“你们孔家此次可只来了三人,谁知道是不是了搪塞做样子。”

    孔云还真是将后面的功法忘了,能记得一半,可另一半怎么也忆不起,你是大贤、文圣的忘了还好,偏连大儒也只记得一半,但这功法是万不能出差错的,一旦错了就能入魔。

    孔云闭关,还真是因为早前结出了邪丹,不得不碎丹重修。

    赵国书院陶山长就果决地碎丹重修,一时在下传为佳话。

    可是他碎丹容易,重结却难,三年前闭关之后就一直没出来。每日自有家中奴仆一日三餐地往圣庙送饭菜。

    外头人声鼎沸,有人大叫“快去看啊!鲁、晋两国的修士挑战秦国赢权,已上擂台对决。”

    空中,又是几声尖锐刺耳的报警钟声。

    “晋国西北阿兰草原空中出现禽类妖兽,毁百姓帐篷,抓伤无数牛羊,阿兰草原的官员请求圣庙派出弟子,诛杀妖兽。”

    “鲁国青州水域,出现黑蟒,已造水患,青州太守上禀圣庙,请派弟子前往诛魔。”

    在擂台上正打得难分难解的二人,听到这声音,都有了一抹意外,赢权心下一沉,能造成水患的黑蟒,必然等级不低,猎杀之后,取其皮骨炼制法宝,肯定等级亦不低。

    他很快就决定了,不回秦国诛魔,定要去鲁国青州。

    不待他们二人反应,早有晋、鲁两国的修士浩浩荡荡地与自己的国家赶去。

    “赵国瓜州石碑县境内出现凶兽,已毁良田千亩,石碑县令请求赵国圣庙遣弟子前往猎杀凶兽。”

    四国的修士面面相窥。

    以前都是“妖兽、魔兽”到了赵国自己的地界上,就变成了“凶兽”,还是“请求赵国圣庙”,呵呵,虽未明言,意思是其他各国的修士就别去蹭热闹,与你们没关系。

    而此刻,华卿正坐在儒道宫正殿。

    左首坐了吴国使臣一行,右首乃是晋国使臣一校

    金算盘立在华卿身后,听到外头时不时传来的诛杀妖兽、魔兽的话,急得心头跟猫儿抓挠一般。

    华卿唤了声“算盘!”

    “真人……”

    “你随他们去猎杀凶兽罢!”

    “多谢真人。”

    金算盘当即告退而去。

    华卿扫过大殿内外,“想去的皆可去,不必人在曹营心在汉。”

    晋国使臣与明心道长交换眼神,静云、静雪与杨青霞皆是蠢蠢欲动。

    杨青霞连呼几声“师父。”

    明心道长轻斥道“你二师姐、三师姐已是学士修为,你去作甚?谁晓得凶兽实力如何,她们去,你留在我身边。”

    二女满是欢喜,抱拳一揖,结伴离去。

    吴国使团这边蚊丝未动,亦无人提出诛凶兽的事。

    吴帝礼敬地道“真人传道辛苦,朕携吴国儒门弟子献上药材、布帛若干。”他一抬手,立有副使奉上一份清单。

    萧巧儿接过,捧给了华卿。

    华卿用神识一扫,里头的好东西确实不少,便是儒修袍服就高达一百二十套,无论是针脚还是绣图都巧夺工,就连头冠、笔墨等物也是若干,全是挑了最好的奉上。

    她默了片刻,“送往偏殿罢。”

    真人收了!

    真人也会收礼。

    华卿则想,我传了你们功法,收你们一点孝敬,这不算什么。

    “本座早有去吴国一行的打算,只是几年前便有炼制悟道墙、悟道碑的决定,后来因整理书籍一搁便是三年。这样罢,待我为赵国炼制悟道墙、悟道碑后定去吴国一走。”

    她一抬手,取出一只盒子,“此乃我修订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就赠予吴国珍藏。”

    此这两本仙阶书籍,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华卿心下也是思量过的,每国的圣庙都得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将赵国一处建得最好,吴国乃是鱼米之地,自来富庶,吴人风景如画,文人多是儒雅,喜好诗词。

    吴帝起身,恭敬地跪在华卿座前,“弟子多谢真人赐下仙书。”

    书页是手绘风景的江山图,上头的“唐诗三百首”也是手写的行书,气势磅薄,有高山止仰之气,想到这可能是真饶手迹,吴帝的心跳加速。

    华卿道“可令吴国学子手抄几套,赠予诸国。”

    “弟子遵命!”

    吴帝捧过书籍,只觉这书乃是下奇书,得到这两套书籍,便不枉赵国朝圣之校

    华卿又取了一只卷轴出来,“这是吴国炼制悟道碑、悟道墙所需的材料,吴帝陛下回去后,令人收集。待我抵达吴国,定为吴国炼制道碑,以助吴国修士感悟道韵。”

    吴帝一并接下卷轴。

    华卿神色平静,“吴帝一行数千里,近来亦累了,早些回驿馆歇下。”

    “弟子告退!”

    在圣庙,三圣为尊,而华卿是三圣之下至尊的存在。

    吴帝一走,杨青霞便在明心示意娇唤了一声“华大先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