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挣脱迷茫 > 第五十一章 春节至之大年三十年夜饭(下)

第五十一章 春节至之大年三十年夜饭(下)

    黑夜将至,天也更冷了点儿,这夜晚总会显得比白天更冷一点,可是却无法冰冻大家激动、喜悦的内心。

    或许是情难自已,我们在火炉旁坐着都不得闲,还一边打闹着。高兴的时候总是闲不住的!

    爸爸妈妈还在忙着,也不知道这一天到底有多少事儿!看着我们在打闹,妈妈说道:“孤寡些,过年都不好好坐到啊!……”

    “妈,我家二哥总是欺负我!”弟弟向妈妈撒娇说道,那样子显得很是欠揍。。

    “哪个敢欺负你嘛!?你是幺儿,宝贝得不起嘞!”我笑着说道。

    “你看嘛!妈……”弟弟说道,样子越到欠揍了。

    “哎呀,听不起啊!你们哪天不吵不打嘛?!”妈妈对弟弟说道,显得很是烦恼和无奈啊。接着又转向我说道:“二绿,你这么大了嘛,就不要再惹他了嘛!”

    “哪个惹他了!……”我说道。

    我还未说完,爸爸就打断道:“哎呀,不要吵了!你们一天就是坐不住哈!叫做事情,又个个都不做!……马上开始炒菜开始'敬菩萨'了。”

    弟弟一听爸爸说要开始“敬菩萨”,立即兴奋地说道:“我去搬桌子,拿背垫,……”,像是刚刚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之前的每年的这个时候,弟弟都是最勤快的,今年也不例外。或许是对“敬菩萨”这些仪式做法感兴趣,他每年都会和爸爸一起从头搞到尾,特别是小时候,还会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好多时候把爸爸问得哭笑不得,不知如何说了。

    “二绿,你去和小伟搬桌子,抬板凳,把酒和香纸,还有火炮这些全部拿出来放在堂屋里放好,准备好。小静,小仙就舀饭端菜。”爸爸说道,把大家各自的任务都给安排好了。

    爸爸那刚说完,弟弟就说道:“快点嘛,二哥!走……”,显得有点迫不及待,和小时候一样。

    “慌哪样?忙投胎呢!……”我说道。站起身来,我就和弟弟一起去搬东西准备去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准备好了。弟弟蹦蹦跳跳的跑了回来,妈妈已经开始炒菜了,一阵阵香气扑鼻,弥漫在整间屋子,飘到了屋外。此时,基本上每家每户也都开始炒菜,准备“敬菩萨”了,一时之间,整个村子里冰冷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香味了!闻着阵阵香气,顿时口水惹不住流了下来。吞了吞口水,弟弟说道:“爸爸,桌子这些摆好了!”

    “好的!”爸爸说道。

    “小伟,去拿水瓢舀瓢水来。”爸爸说道。

    “嗯!好嘞!”弟弟说道。

    接着,爸爸就拿起了火钳在火炉里夹了一块烧得红彤彤的煤炭出来。这块煤,不是很大,却是火炉里烧得最旺最红的一块了,犹如群星间最亮眼的星辰一般。接过弟弟舀来的一瓢水,爸爸就夹着煤,抬着水,走到堂屋神龛前我们摆好的桌子板凳边,弯下身子,围着桌子绕圈儿,把火钳上夹着的火红的煤炭蜻蜓点水般的往水瓢里点,发出“啾啾啾”的一阵阵声响,并冒出一阵阵白烟。看着爸爸在这白烟中消失又出现,就像《西游记》里的土地公公一般。边点着水,爸爸嘴里还似乎在喃喃念着些什么东西:……三圈转下来,火红的碳块熄了下来,留下了一些残渣在水瓢底沉寂着。

    爸爸把熄灭了的煤炭再次放入火炉之中,说道:“先把炒好的菜抬到堂屋里桌子上去,再打三碗米饭来。”,并朝堂屋走去。

    妈妈继续炒着菜,任那香气诱惑着我们的味蕾;任凭口水流着,任凭肚子咕噜咕噜叫着,我们开始盛米饭,除了米饭,做得还有包谷饭,因为爸妈吃惯了包谷饭,就算过年过节也要吃点包谷饭才行。三碗米饭盛好了——刚开始时只要三碗,抬到堂屋桌上放好。

    爸爸把我们抬来的饭菜摆了一下位置,似乎有什么讲究。又接着说道:“去拿筷子来,多拿几双!”

    “咚咚咚……”弟弟跑去跑来就把筷子给拿来了!

    爸爸把筷子一双双搭在彼此相邻的两碗之间,全部一一连接起来。据说是这样,死去的先祖们及菩萨才能每样菜都能吃到。之后,把买来的纸钱揉搓几下,让我们帮忙一一撕开来,然后在桌旁四边点燃,烧了起来,顿时一阵阵白烟带着呛鼻味充满屋子。

    “二绿,把白酒拿来!”爸爸说道。

    我递上白酒,我知道爸爸要开始“点酒”了。接过白酒,爸爸打开瓶盖,慢慢往燃烧着的纸钱上倒上一点酒,噗的一声,火苗就窜了上来,那是酒精的燃烧。

    点酒完了,爸爸又点上几支香,拿着在桌前面对神龛作了三个揖,然后分别插在准备好了的神龛上及神龛下两边的萝卜里。

    ……

    “磕头了!”爸爸说道。

    这句话就像有什么魔法似的,令得弟弟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哥……姐……妈……喊你们快来磕头了!”活脱脱就像个要搞什么杂技表演的人似的,大声吆喝着跳来跳去以吸引观众的到来,把我和我爸都给逗笑了。可是他毫不在意,反而得意洋洋,笑嘻嘻地说道:“爸爸,我先磕哈!”

    “我磕了你再磕!去把背垫拿来放这!”爸爸笑着指了指桌前的位置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弟弟小时候就觉得磕头很是好玩,每次逢年过节“敬菩萨”完成后,他都要抢着磕头,一般只磕三个,他可不管,每次都是快速的磕头,要磕到累方止。长大了之后,就没再这样了,许是没有了那种好奇,不再觉得有什么意思了。可是依然还是比我们要积极点。

    弟弟将背垫放好,爸爸先是双手合十,作了三个揖,然后跪在被垫上,双手平扶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起来又作了三个揖,方才磕头结束。

    这些都是每年春节或者清明节等节日里,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仪式。但是,每家每户又有一些不同,因为每个人从上一辈那里学到的这些仪式都不同,而且学的程度也不一样,久而久之就变了。我们家的这算简单的了,有些人家的听我爸说很是复杂。

    我们一一学着爸爸的样子磕完头,爸爸说道:“再抬三碗饭来!……”

    “我妈炒好的其他菜要抬上来吗”我问道。

    “抬上来嘛,不过先舀三碗饭来再抬。”爸爸说道。

    虽然从小到大已经经历过不少次这个仪式了,可是很多我们还是记不住,也不懂。……

    小的时候,逢年过节看着爸爸弄这个仪式,觉得很好玩,求着他要自己也来照着做一番,不过爸爸不让,说是长大了再说,不过长大了就没啥兴趣了。所以,至今我自己也都还没有做过这番仪式。

    三碗饭抬了上来,其他炒好的菜也跟着一一抬上来,待得这桌子上放不下了,爸爸方才说道:“放不下的就不抬来了,全部每样夹点放在一个碗里抬来就可以了!”

    抬上来了的菜,爸爸再一次重新摆放了下位置,重新全部用筷子搭接起来。又开始烧纸点香,点酒,磕头。

    接着,爸爸把桌上每个碗里的饭菜都夹了一点,全部一起放到了一个碗里,再点燃纸钱放在这碗里烧,再“点酒”,最后再往碗里倒水。待到水装了大半碗,方才止住。

    爸爸抬着这碗“水饭”往门外走去,口里喃喃的说着什么:“……自己来领,自己来吃了哈……”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到了屋外找个地方就把这碗“水饭”给倒了。让那谁自己去领自己去吃去了!

    回到屋子里,爸爸说道:“二绿,去把火炮拿来;小伟去找个根竹竿来。”

    火炮拿了出来,挂在竹竿上,竹竿插在墙上缝隙里。

    这火炮的威力,那可就比擦炮大得太多了!据说有人的背都被炸伤了,还去医院看了。不过,很不幸,他没像我大哥一样成为“经典教材”。

    爸爸让我们站远一点,他自己去点引线。

    引线一点燃,爸爸就赶紧跑了回来,我们站在远处捂着耳朵,远远看着。

    “砰砰砰……”

    一阵阵火炮炸响声响起,炸得是烟雾漫天,昏天暗地,耳朵一阵嗡嗡作响,期间泥沙俱飞,犹如抗日战场!

    这时,其他人家也已开始放起了火炮,到处一片“砰砰砰……”的声音,持续了好一阵子!整个村子里充溢着春节的喜庆,夜晚的村庄上空,各家炒菜的香味夹杂着炸火炮的烟雾及硫磺等气味弥漫其间。可能是由于天冷了,这气味烟雾在村子上空盘桓着,久久不去!

    待得火炮炸完,烟雾渐渐散去,我们方才慢慢进屋。爸爸打了个寒颤说道:“把桌上的饭菜端回去炒热,等下就准备吃饭了!”

    接着爸爸又道:“二绿,小伟,你们两个,一个抬起板凳,一个拿起香纸和酒跟我来!”,手里抬着一碗饭,一碗菜和两双筷子,爸爸就朝屋外猪圈走去。

    把长板凳放在猪圈门口摆好,爸爸把饭菜放上去,说道:“你们再去拿个碗和背垫来。”

    碗和背垫拿来了。爸爸就开始把筷子搭碗上,然后开始烧香点纸,点酒。把香插在猪圈门口,喃喃说道:“……保佑我家猪长得又大又肥,像个大水牛……”,最后磕头后又来了碗“水饭”,这方才完结了猪圈这里的仪式。

    接着,又把板凳抬到火炉旁也如是来了一番。

    一切仪式皆已完毕。妈妈把冷了的菜重新回热了一遍,我们一家人就坐在炉火旁准备开始我们的年夜饭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