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计划Plans > 第二章 第四层(3)

第二章 第四层(3)

    我看我们还是先出去吧!这鬼地方我一秒都不想待下去了。”胖子说着就准备去开楼道的门,没想到的是。门似乎被反锁了。

    “我去。”胖子还不死心,用尽全力去拉,还踹了几次,门却是纹丝不动。

    “真是服了,这鬼地方闷死了,走,晓伟我俩下去。”

    “春,春哥,我们下去干啥呀!”

    “我说你丫要脑子干嘛的,我们直接走下一层的门就是了。”说着胖子大摇大摆的走了下去,一旁的张晓伟连忙跟上。

    严杰刚准备上前去拉住他俩,突然,上面的楼层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的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上。脚步声越来越近,但频率也渐渐慢了下来。严杰已经拉开架势准备先扑上去,来个先发制人。

    过了半分钟左右脚步声越来越近,眼看一道黑影从楼梯拐角处走了出来,严杰二话不说一个飞踢直接上去把那家伙踹翻在地,一伙人都上前死死按住那人。

    可等到看清楚后,大家都傻眼了。这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下楼的胖子,紧随其后的张晓伟站在楼梯上,冷汗直冒。胖子从地上爬起来就准备跟严杰拼个你死我活,众人连忙把两人拉开。

    “你丫下手也要看清楚人啊!直接往我肚子上踢。”

    “我不知道是你啊!再说了,你刚刚不是下楼了吗?怎么会从六楼下来?”

    “你在讲什么啊!我跟晓伟往下走的时候,听到有人嘀咕,我俩就慢慢往下走,谁知道是你们...对啊!怎么会是你们呢?这不是...”

    “这是第五层。”张颖缓缓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看来,我们是遇到传说中的“悬魂梯”了。”小智的话打断了沉没。

    “悬...悬魂梯?”

    “准确的来说是叫做“潘洛斯阶梯”。潘洛斯阶梯(PenroseStairs),又名潘罗斯阶梯,由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名誉教授罗杰·潘洛斯(RogerPenrose)提出。潘洛斯阶梯是一个无尽的回廊,一个迷宫。四条楼梯,四角相连,但可每条楼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无限延伸发展。”

    “这...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吗?”严杰问道。

    “以前YouTube上有一个有关的视频,是在某个大学里有人建设出来了这样的楼梯,当时也是轰动一时。不过后来被证实其实是假的,导演通过视觉的错位和一定的特效进行了加工处理,至于找来的志愿者也不过是群众演员罢了。所以它是三维世界里不可能出现的悖论阶梯。”

    “那...刚刚。”

    “我也不知道,不过似乎越来越来越有意思了。”陈小智看向陆之成。

    陆之成嘴角微微上扬,现在有一道难题摆在他面前,而他最喜欢的就是解题过程中的刺激感和神秘感。他回头向张颖要了她头上的皮筋,然后放在扶手上。

    “你要皮筋干什么?”不知为何,张颖的声音出奇得大,像是在质问陆之成一样。

    陆之成没有理她,转身跟大家说

    “走,这次我们一起下去看看。”一行人开始往下走,20几秒后,休息平台上刚刚的皮筋再次进入眼球。

    “见鬼了,见鬼了,现在怎么办啊?一旁的任重抱着胖子的胳膊,眼看就要哭出来了。陆之成让大家原地坐下歇歇,把小智叫到了一旁。

    “现在我有两个想法,你帮我我分析分析。”

    “为什么找我?”

    “因为我也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你说。”

    “其实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对劲。就好比,我们几个人的测算,真的会出现那么大的差距吗?所以抛开一切,就像物理上所说的控制变量法一样,从头到尾有一个问题贯彻始终,就是——时间的感知。因为如果大家给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话,那么就是在时间上出了问题。

    我们假设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纯理论推测。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问题就不在于我们每个人本身,而在于时间。确切的说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感知被莫名奇妙地改变了,大家都处在不同的空间维度。就像刚刚,一个是胖子和张晓伟下楼后,严杰顺势做了拦截。而在另一个时间点,是胖子下楼后张小伟下去追他,严杰却并没有拦截。由于某种不知明的原因,两个时间点在某处发生了偏差和混乱,也就是说,现在的胖子,张晓伟乃至在场的每个人都不一定是刚开始的我们。

    第二种是较为现实一点的,如果深入的话,结果可能更可怕。那就是我们中有人在撒谎,或者说是在故意做局,而且至少有两个人以上。毕竟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的所见和所听都只是每个人的一面之辞,固定的思维让我们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但如果严谨一点。其实很多都是漏洞百出。就拿我们测量的数据来说,楼梯的测量,台阶数,每个阶梯所用时间的测试是每个人分配共同完成的,撒谎的人可以故意说错,从而扰乱整个的的秩序。但只有一个人是办不到的,人数上的优势在某一程度上才会隐蔽真相。

    “你的推理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但仍然还有不少问题。这个楼梯的循环是怎么做到的?撒谎的人是谁?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利益。一定是某种关联他们的利益。你听过一个有关分蛋糕的故事吗?”

    “分蛋糕?”

    “小时候的我就觉得这个方法十分巧妙,因为分蛋糕的那个人会想:如果我分的不一样大,那么对方先挑就会拿走那块大的,所以我只有尽量使两块差不多大,这样他拿哪块我都不会吃亏。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自动达到了“公平”的效果。

    你是否想过,如果三个人分蛋糕的话,有没有类似方法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呢?为此,我们首先要确定衡量一个方法好不好的标准。对这个分蛋糕问题,我们有一个基本标准叫作“公平”: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分到了至少平均数以上的那份蛋糕。如果只是要达到这个标准的话,那么有一个相当简单的方法:

    第一个人先把蛋糕切出一块他认为的1/3,然后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如果觉得这块蛋糕比他心目中的1/3要大一点,那么他就再切掉一点,以达到他心目中的1/3;如果他觉得这块蛋糕已经比他心目中的1/3小了,那么他就直接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做了同样的抉择之后,我们就把这块蛋糕给最后一个切过蛋糕的人。如果第二、第三个人都没有切过蛋糕,那么这块蛋糕就给第一个人。

    之后的问题就是让两个人分剩下的那份蛋糕,这个方法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分蛋糕的方法确实十分简单,其本质上就是要比较每个人心目中的“1/3”,找出谁心中的“1/3”是最小的。这个人就可以拿走最小的“1/3”,剩下的两个人肯定会觉得从剩下的2/3再取一半,总是比他们心中的“1/3”多的。这个方法也很容易推广到许多人的情况,只要重复这个切蛋糕—传蛋糕的过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分蛋糕问题还没有解决。在前面三人分蛋糕的过程中,虽然我们达到了“公平”标准,却不能避免人们产生“嫉妒”心理,也就是英文当中的“Envy”这个词。此处“Envy”的意思是:如果某个人感觉自己拿到的蛋糕比别人的少(虽然大于等于他心中的1/3),那么他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比如,当一个人先拿到自己心目中的1/3之后,他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剩下的两个人来分了。等剩下两个人分完,他观察自己手里的这块和另外某一个人拿到的那块,发现自己的那块比另一个人的小很多。他想:早知道你接下来能分到这么大一块,那我之前就不拿我这手里的这“1/3”了。这就是人性之中的黑暗面,但又是天性使然,难以避免的一面。”

    “好吧!先不说这个,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换句话问,你现在是信任我?”

    “谈不上信任吧!但直觉告诉我,捣鬼的人并不是你,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另外,刚开始准备过来的时候,你就告诉我要小心。而且刚刚的手势的意思说明你也怀疑是人为因素,毕竟第一种猜想实在是太脱离实际了。”

    “确实,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第二种推论更加可信些。不过还是不能解释楼梯的问题。”

    “关键就在这。我不相信那个什么“潘洛斯阶梯”存在于现实中,肯定有某种...”

    “咦?他们人呢?”

    两个人刚刚聊得太过投入,以至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围的人都不见了。

    楼道里的门已经打开。

    “看样子他们进去了。”

    “为什么没有叫上我们?”

    两人对视了一眼。决定先进去看看。

    没多久,一个人影也悄悄地跟了进来,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