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混三国 > 第三十章美玉良材

第三十章美玉良材

    门外一声喊,里面两人顿时一惊。

    就见房门被人推开,刘备进门躬身施礼:“子初料事如神,孔明已然回到夏口,请子初随我回府详谈!”

    “主公......你,你们不是在商议军情麽?怎么......”

    糜竺跟着进来,眼睛都笑成了缝:“子初,主公特地来请你一起共商大事。”

    “请我?”

    李源连连摇头,“我行军打战一窍不通,可不敢在主公面前班门弄斧。”

    “欸......子初先生切勿自谦,我等身为谋士,自当竭尽全力为主公书谋划策,怎能独善藏拙呢。”

    一个身穿鹤氅,头戴进贤冠的高个帅哥迈步进来,手捋短须微笑着朗声说道。

    “来,子初,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军师孔明先生。”

    刘备对诸葛亮跟过来并没有觉得意外,一把拉着李源来到诸葛亮面前介绍道。

    喝,终于见到偶像了。

    李源心中一阵激动,赶紧低头行礼:“李源见过诸葛军师。”

    诸葛亮回施一礼:“子初如此年轻便深谙天下大势,广宗李氏果然名不虚传。”

    “哪里哪里,李源惭愧。”

    “哈哈哈哈!两位皆是当世俊彦,可莫要互相谦让了。这工坊简陋,我们还是回府再叙不迟。”

    刘备左手拉着诸葛亮,右手拉着李源,不由分说便往外走。

    他手劲极大,李源一时挣脱不开,只好跟着前往左将军府。

    众人说说笑笑,很快便来到城中左将军府。

    李源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怎么突然之间刘备要向自己问计了。

    不过走了一路他回想起这段时间的遭遇,也渐渐想明白了。

    他知道历史进程,所以当他发现处于赤壁之战时,便很快决定投靠刘备,而不是投奔孙权或者渡江抱曹操大腿。

    毕竟刘备在大战以后像开了挂一样一飞冲天,接下来短短十年时间打下三分天下的疆域,成了蜀汉之主。

    跟着刘备好吃肉啊。

    为了顺利抱上刘备大腿,他救下遇伏受伤的关平,并且跑到夏口来报信。并且把自己身世编造成广宗李氏后人。

    他这是做了两手准备,能力不行跟不上老刘需求,那咱就做一块吸引人才的广告牌呗。

    后来刘备请他吃了顿饭,虽说迟迟没给他落实政策,安排什么官职。

    他也感到挺满足的。

    吃喝不愁,奴仆房子都有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广告牌也不错。

    要是以后人家不需要自己了,大不了在蜀中找块地方养老咯。

    万万没想到和关平他们几个一顿胡吹乱侃,居然当上了左将军掾,八百石哎,相当于后世副厅级了吧。

    你说他一个刚毕业半年的穷小子,三流大学本科生,能不高兴的发狂吗?

    虽说他在仓库里花了一年多时间读书练字,凭着四年大学功底,勉强粗通五经学问。

    可基础总没有这时代文人扎实,他还是有点心虚的,不敢往真正谋士那边靠。

    能找到自己可以上手的工作,那还有啥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呗。

    为啥?就为了老刘看得起他。

    甭管人家出于什么原因,给了那么多好处还能说啥。

    必须对得起老刘厚待,帮他多占点地盘。

    曹操战败之后荆州空虚,孙刘两家相当于一起跑马圈地,谁能多跑谁就能多占地盘。

    李源别的不行,但他很有信心做出来的新式军粮就能让将士们多跑几天路。

    不就等于他在物质上保证老刘跑的更快,跑的更远嘛。

    他确信只要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战后老刘必定会看到自己的作用,论功行赏不会忘了自己。

    那以后他在老刘阵营里地位就稳了,不用担心只起到广告牌作用了。

    但这样的机会还是要争取的。

    他感觉到顶头上司糜竺不太重视他的工作,便绞尽脑汁说服糜竺。

    不惜透露未来历史走向,坚定表示周瑜必定有打胜仗的把握。

    这才说服糜竺支持他自己。

    他觉得挺好,说就说呗,反正历史进程就这样,他现在说出来的话就是给刘备君臣坚定信心,放手开干。

    相信老刘应该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实他不知道,糜竺支持他也是阴错阳差,最早心态和刘备一样。

    商人嘛,四处下注投资都是基操。

    既然李源信誓旦旦这么坚持,投入也不高,不妨顺手帮一把。

    万一压中了呢?

    搏一搏会所嫩模,失败了回家吃饭干活。

    呃......说岔了。

    后来在刘备面前说出李源的判断,也是在和殷观争论时话赶话脱口而出。

    先前他根本就没跟刘备提过半句。

    为啥?

    他也不相信李源判断呗。

    哪知道李源前脚刚说过,没过几天诸葛亮真的回来了。

    第一句话就跟李源说的一模一样。

    糜竺第一感觉就是自己鸿运当天,压中宝了。

    李源在刘备眼里分量越重,那他的地位就越巩固。

    没看见李源是谁推荐的,就是特么的老子。

    当然,最开心的是刘备。

    苍天有眼啊!

    当初自己手下大猫小猫两三只,武将还行,谋士那是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半吊子。

    发小简雍说是谋士,完全是因为他不会打仗。

    吹牛打屁耍嘴皮子溜得很,出谋划策两眼一抹黑,全靠自己苦思出路。

    混迹江湖十几年,好不容易来到徐州,手底下总算有了几个有点名气的谋士。

    可惜曹操一来,陈群、陈珪陈登父子等等,全特么跑了,舔人家曹操臭脚去了。

    也就老实人孙乾和糜竺糜芳这两个大舅子跟着自己走的。

    又过了好些年,他跑到荆州新野小城落脚。

    那是低声下气经营了七年多,三顾茅庐才请来了又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又陆陆续续招募到了徐庶、伊籍、殷观、马良等人,还有一些如赵累、廖化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士族、地方豪强。

    就这,还是只有徐庶、诸葛亮算是真正的自己人,其余的都是看在大公子刘琦的份上才投奔他的。

    可惜诸葛亮之前名声最大的颍川徐庶,被曹操一封家书威胁下不得不北上成了曹操手下。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招募到来自颍川的名士。

    老刘心里的苦水倒出来整个鄱阳湖都装不下。

    这就是为啥他听说李源这个广宗李氏后人来到夏口,便大开筵席隆重招待他的原因。

    尽管他觉得这个小年轻只是个讲究吃喝的无能之辈,但还是考虑很久,同意给他一个左将军掾这样显赫职位。

    他太需要有能力、有名气的人才了。

    千金买马骨,广宗李氏后人李源就是最好的那块马骨。

    同样原因,他派李源制作新式军粮,并没有认为这是有多重要的一件事。

    关键李源若是觉得在自己手下受到重用,做的开心,以后肯定会帮着自己招募广宗李氏的门生故吏,这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至于军粮做好做坏,只要能吃,又有什么关系。

    万万没想到,李源竟然不是一根草,一块马骨。

    而是一块美玉,一匹真正的千里马。

    刘备简直要兴奋的仰天长啸,感谢上苍给他降下良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