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五十六章 联合军曹营遇伏 汉生箭指两夏侯

第五十六章 联合军曹营遇伏 汉生箭指两夏侯

    话说诸葛亮为了长远考虑,将生擒的徐晃安然送回到曹军营寨之后,此举算是刺激到了曹操,他虽然面上欣喜,但心里却十分愤怒,就此放弃了撤军的打算,同时经过信息的收集,知道了诸葛亮、胡班等人与刘备的关系,不得不重新做了些部署,而吴晨为了更刘备争取更多的时间,决定联合关羽袭击夏侯兄弟率领的曹军,双方点起兵马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准备就绪,战斗一触即发。

    诸葛亮的做法的确让吴晨很是不解,但因为两人分处汝南、新野两地,吴晨第一时间也没有办法了解到诸葛亮的真实想法。原本按照吴晨的想法,刘备军在诸葛亮的精彩部署之下,在与曹操的前期交手中已经占据了先机,曹操虽然恨刘备,但绝不会在做出任何贸然的举动,而退兵无疑是曹操很好的选择,毕竟汉献帝早就下诏命各路诸侯前来勤王,而各路诸侯还未动身很可能是观望居多,而刘备与曹操交兵连胜几场的消息只要传到各路诸侯的耳中,那出兵前来也是早晚的事,毕竟谁也不愿意错过这种“献殷勤”的机会。

    可是将徐晃送回曹营的举动,无疑是激怒曹操的一种做法,吴晨知道曹操这个人很是记仇,对于这种羞辱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因此现在退兵已然是不太可能了。面对着实力依旧占据优势的曹军,就必须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而这也是吴晨计划偷袭曹军的根本原因。

    对于吴晨的计划诸葛亮认可也是因为他希望把这场战斗拖住,因为只有拖住了曹操,才有可能让各路诸侯前来勤王,而刘璋、孙权等人想要来到前线就必然要经过荆州,而以刘琦的威势的确不足以镇住各路诸侯,如此一来才能实行他自己的计划,他并不希望曹操就此退兵,不然他也将失去进军荆州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吴晨偷袭曹军的行动并未得到荆州牧刘琦的准允,而这样的安排很有可能在荆州内部引起一些反对的声音,而这也能进一步增加荆州的内乱,对于诸葛亮而言,自然是他愿意看到的。

    再说回黄忠、关羽两路部队,黄忠虽然还属于荆襄刘琦管束,但之前和吴晨的深谈,早已让他心中有了弃荆襄而投刘备的想法,尤其是在刘备营救了汉献帝之后,黄忠更是早有投靠的心思,但吴晨却一直劝说着黄忠,为的就是让黄忠继续控制新野的力量,成为日后刘备军的助力,毕竟刘备刚入荆州时驻守的正是新野,而这里的军民对于刘备还是非常认可的。只不过这一次的偷袭行动,不仅未得到刘琦的允许,甚至都没有告知刘琦,因此这一次的行动也承担了不小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吴晨、黄忠等人在荆州的地位。

    吴晨的想法的确不错,也符合诸葛亮的计划,但吴晨却并未完全得到曹军的消息,曹军在接连失败之后,曹操虽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但却并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是扩大的消息的收集范围,不仅得知了刘备军中有诸葛亮这样的军师存在,更是打探到了关于吴晨相助刘备的消息,而吴晨此时正在新野,曹操自然要将这些消息传递到夏侯兄弟处,而夏侯兄弟虽然并没有十分在意,但对于驻守新野的荆州军也有所防备。

    这一天傍晚时分,夏侯惇正在军营里面例行巡视情况,原本一切都很正常,但突然一阵邪风刮倒了营内的旗杆,让夏侯惇觉得很是惊讶,视察营内并无异常之后,夏侯惇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再联想之前曹操传递给自己的消息,夏侯惇便有了自己的猜测,而后与夏侯渊商议之后,提前做了一番准备。

    吴晨并不知道自己的情报早已呈送到了曹操的书案前,因此在策划偷袭曹军的计划时,还是有所疏忽。尽管对于宛城曹军的调查相当充分,但他事前也没有想到,曹军的夏侯兄弟二人会因为一次折旗的意外,联想到自己的偷袭机会。当黄忠、关羽分别带着自己的兵马来到约定的地点时,发现曹军的防备力量一如往常一样,的确是一个奇袭的好机会。三更时分,两路兵马一齐行动,杀入曹军大营,一路上都颇为顺利,曹兵根本无法抵挡两路兵马,只不过当关羽、黄忠二人领军杀到曹军大帐之中,却发现此处空无一人,脸上不禁有些失色。

    “曹军似有所防备,我等速速撤离,黄将军先行,某来断后。”关羽看情势不妙,赶紧说道,此时的关羽也很清楚,现在不是讨论原因的时候。

    黄忠也知道此时情况危急,也不多言,喝令手下兵士速速撤离曹军营寨。可是早就已经埋伏等候的夏侯兄弟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让关羽、黄忠离开呢,。

    “大胆狂徒,你们已入我军包围圈,还不速速就擒,更待何时!”夏侯惇、夏侯亮两兄弟各带兵马将自己的营寨围住。

    “放箭!”夏侯渊一声令下,等待多时的外围曹军将事先准备好的弓箭像是不要钱一般射了出去,而这些箭中多数都带火光,而营内更是堆积不少引火之物,一时间曹军营内火光漫天,喊叫声不绝于耳。

    夏侯惇看到人群中的关羽,心中的怒意直往上撞,早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夏侯惇就和关羽交过手,若不是张辽带着曹操的命令,两人战果如何还不好说,而这一次曹军先后损失徐晃、张辽两员大将,虽然徐晃安然回到曹营,但张辽生死未卜,夏侯惇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拍马上前来战关羽。

    关羽知道夏侯惇不好惹,但对方来势汹汹,他自然不会有所避让,同时也是为了给其他人争取一些脱身的时间。两位大将战在一起,而黄忠自然也不得闲,因为还有一位夏侯渊等着他呢。要说这夏侯渊不仅武力出众,还有一手精湛的弓箭射术,早在夏侯惇赶到关羽面前时,他的弓箭就已经出手了,只不过他的目标并非旁人,正是有着“百步穿杨”之称的黄忠。夏侯渊早就听说在荆襄之地有一擅长弓箭的老将军黄忠,早有较量之意,这一次战场相遇,自然不肯错过。

    黄忠本就是擅使弓箭之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大营之中,确实有些不好施展,正待他带领手下兵马冲杀之际,突然感到一股寒意从后方袭来,就在沙场的他,凭借着生存的本能让他迅速的做出反应,之间黄忠俯身贴在马背上,堪堪躲过了这一记刁钻的弓箭。此时黄忠不禁冷汗浃背,若是反应慢一些,真的就此命丧当场。而黄忠从这一箭的方向,也判断出了自己对手的位置。起身定睛瞧看,发现了那一愣凌厉的眼神。心想,此人就是夏侯妙才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将军黄忠躲过夏侯渊的致命一击,趁着自己躲避的功夫已经抽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弓箭,张弓搭弦,朝着夏侯渊就是一箭,也算是“还礼”了。

    夏侯渊一直都盯着黄忠,看到自己射出的弓箭被对方躲过,心中也是暗暗给黄忠竖了一个大拇指,这一次自己算是遇到对手了。而黄忠接下来的动作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夏侯渊知道对方的厉害,自然不敢存有侥幸心理,于是策马躲闪避过黄忠这一箭。

    要说这弓箭,也算是古时候的一种杀人利器,尤其是是避人耳目的情况下射出,极难躲闪,像太史慈、黄忠、夏侯渊这等弓箭高手,的确是能够在百步之内取人性命。黄忠能够躲开夏侯渊的弓箭,除了自身对于弓箭的熟悉之外,还有一些运气成分,而夏侯渊看到黄忠射箭,若是还不能躲开,那就真的算不上什么名将了。

    黄忠见夏侯渊躲过自己的弓箭,并未停下手上的动作,再次取箭,又是一发,而这一发正是瞄准夏侯渊行进的路线上。而夏侯渊看到对方再次放箭,自己也不甘示弱,搭弦就绪,也射了出去。两支弓箭在带着破空的响声,在空中对撞,掉落下来。

    黄忠心中也是对夏侯渊十分肯定,但战场之上,根本容不得半点迟疑,于是一边策马,一边再次撘弓,只不过这一次他手中拿的可不是一支箭,而是两支。黄忠手中两支箭同时射出,依然是朝着夏侯渊的方向射去。射完这两支箭之后,黄忠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再次取出一支箭,搭在弦上,“嗖”的一声又射了出去。

    夏侯渊看到黄忠取出两支箭的时候,心中不禁兴起傲气:难道这是要和我比较技巧吗?夏侯渊自认弓箭技术不输于对方,自然也从箭袋中取出两支箭,只不过他的弓箭并非同时射出,而是一前一后,并非夏侯渊不能同时射出两支箭,而是因为两支箭一起射出的话,无法对方黄忠同时射出的两支箭。

    两箭射出之后,夏侯渊自知能够应付黄忠的攻势,但没有想到黄忠又接连射出了第三支箭。夏侯渊这一次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将军的臂力。要知道他们两人都是铆足了劲在比试,此时黄忠已经连续射出了第四箭,夏侯渊自知自己也有这也的能力,但是对方可是一年年过不惑的老将啊!夏侯渊心中虽然感叹,但手中并不迟疑,取出弓箭准备应付黄忠的第四支箭,可是他却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正是这最初判断的迟疑和失误,让夏侯渊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因为黄忠这第四箭的目标并非是夏侯渊,而是夏侯惇。他利用自己同时射出两箭的优势,争取到了一些时间,而正是利用这点时间,黄忠将自己的第四箭瞄准了与关羽交战的夏侯惇,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帮助关羽。而事实上的确也如他所愿。

    “兄长小心!”夏侯渊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此时他再想射箭搭救夏侯惇已经是来不及了,无奈之下只能出言提醒夏侯惇。可是夏侯惇早已和关羽战在一起,不知道是否能够有机会躲开黄忠的一箭。

    欲知黄忠射向夏侯惇的箭结果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