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五十八章 情义感天又动地 三方混战乱如麻

第五十八章 情义感天又动地 三方混战乱如麻

    话说关羽与黄忠联合军共计六千余人,趁夜偷袭夏侯兄弟率领的曹军,却遭遇到了埋伏,黄忠与夏侯渊比较弓箭射术的时候,却突施冷箭直指正在与关羽交手的夏侯惇,夏侯惇根本来不及躲闪,却幸得关羽相救保住了性命,夏侯兄弟感念关羽的仗义,就此放关羽、黄忠等人离去,这场偷袭战就算结束了,尽管联合军损失惨重,但关羽和黄忠都安全的回到了各自营地。

    黄忠将关羽送回驻地之后,便回到了新野,而焦急等待的吴晨从黄忠口中得知这一战的情况之后也是心惊胆战,若不是关公的仗义,这一战关羽和黄忠是否能够回来犹未可知。对于如此的结果,吴晨不禁感到庆幸,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准备,才会计划偷袭的事情,尽管损失了不少兵马,但关羽和黄忠安然回来,还是让吴晨心安了一些,若是两人因为此事而发生任何意外,吴晨必将遗憾终生。

    吴晨听完黄忠的说明才知道,黄忠射向夏侯惇的那一箭的的确确是关羽出手挡住的,而黄忠也在路上询问了关羽,知道这是关羽有意这么做的,尽管他与夏侯惇分属于两个阵营,但是关羽对于夏侯惇还是非常认可的,而关羽性情忠义,若是他与夏侯惇在两军阵前交手,生死由天,各凭本事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当晚那种情况下,关羽不忍也不愿意看到夏侯惇以如此状况结束生命,因此才会在危机时刻出手。

    关羽当时与夏侯惇交手,双方势均力敌并未呈现优劣,但夏侯惇是背对黄忠,而关羽是可以看到黄忠的,因此黄忠出手的时候关羽就已经知道了,他本就有意提醒对方,奈何黄忠的羽箭实在太快,关羽都来不及提醒,只能手武青龙刀迫使夏侯惇侧身,然后单手翻转青龙刀,以青龙偃月刀的刀面挡在了夏侯的后背位置,而这个位置正是黄忠羽箭瞄准的位置。

    关羽及时作出的应对,以保护夏侯惇的生命,可夏侯惇当时并未想到,他在侧身避开关公的攻击之后,知道自己已经来不及躲避身后的冷箭,以他对于黄忠的了解,知道这一箭命中的话,自己不死也要脱层皮,于是便有了与关羽硬拼一记的想法。正巧关公的攻击落空,而夏侯惇找到了出手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的挥刀砍向关羽。而关羽因为出手保护夏侯惇的缘故,已然没有了自保的手段,但他也清楚对方的攻击自己不能硬接,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将身体向后挪动了几分,让关羽在鬼门关面前走了一圈,可即便如此,夏侯惇的攻击还是让关羽吃了大亏,若不是身上有铠甲保护,就这一刀就足以要了关羽的性命。而夏侯惇也算是反应灵敏之人,没有感受到后背传来的疼痛,让他很快猜到发生了什么。而作为对手,夏侯惇不得不佩服关羽,能够在如此局面下,弃自己的生命不顾,而去保全他人。

    夏侯惇恨关羽,但那时的他的确迷茫了,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视为仇敌的关羽居然会选择出手相助,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安危。那时夏侯惇心中对于关羽的恨意烟消云散,反而关羽的形象在他心中高大的很多,他在那一刻似乎也理解了曹操为何对于关羽如此重视,即便被关羽背叛都不忍心杀害他。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即便对方是刘备军中的主将,即便对方是自己最为憎恨的敌人,即便未来还会和对方相遇在沙场之上,那又如何,最起码此时的夏侯惇不会再出手了,于是就有了后面四人在战场中寂静的对视。

    对于关羽、黄忠、夏侯兄弟的为人,吴晨更是十分佩服。要知道这可是两军交战的情况下,主将的存在与否对于一支队伍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若是关羽没有选择帮助夏侯惇,而是任由黄忠的冷箭射中对方的话,那曹军很可能就此大乱,而关羽、黄忠的联合军别说是脱身,就是继续追击攻破对方的营寨也并非不可能。因为夏侯惇和夏侯渊本就是兄弟,夏侯惇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夏侯渊当场是否能够冷静处置可不好说,再以关羽、黄忠二人联手,对抗心乱如麻的夏侯渊,那战斗的结果很可能发生巨大的转变。

    当然关羽选择帮助夏侯惇解围,而夏侯惇若是不领情,或者将曹军的利益看的比自己的仁义更为重要,趁着关羽受伤的机会,继续下狠手的话,那关羽可能就回不来了,而关羽若是有个意外,即便是黄忠再勇猛,也无法独自对抗夏侯兄弟二人,那联合军必然全军覆没,而刘备就此损失关羽这名主将,同时失去黄忠这一助力,那与曹操之间的天平也将倾斜,而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的情义来看,其余二人并将倾尽全力为关羽报仇,如此一来诸葛亮努力为刘备赢取的机会就不复存在了,局势也将变得混乱起来。想到这里,吴晨的心真的是砰砰直跳。

    对于几位名将佩服之外,吴晨还是绝对这些人实在太过顽固了,这四个人中,尤其是关羽和夏侯惇,不论是哪一方出现意外,对于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斗都影响巨大,若是从全局考虑的话,关羽这种行为真的很愚蠢,可以说关羽保护的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一个甚至可能会打败自己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养虎为患。而夏侯惇也是一样,正是他的“仁慈”,让这场伏击没有达到最大的效果。难道他们只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却不知道:兵者,诡道吗?对对手的仁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这些为将之人都不懂吗?对于吴晨来说,他的确很难用故人的思想去考虑这些事情,当然若是将关羽换做其他人,不说百分之百,但能够像关羽一样作为的人绝对是万中无一。怪不得世人对于关羽如此推崇,吴晨算是再一次认识到了。

    这一次联合行动的失利,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关羽还为此受了伤,想来短时间内要选择修养了,而如此以来,汝南西面的防卫工作就变得更加艰难了。而黄忠作为荆襄将领,在未得许可的情况下,轻易出兵,还未取胜,可以想象黄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甚至连吴晨自己都必须要承担责任,而吴晨不得不为之后的事情提前考虑。

    而这一战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不论是曹操、刘备还是荆襄的刘琦,都知道了这场不久之前发生的战斗,因为三方都是战斗的直接参与者,尽管刘琦并未授权,但黄忠的的确确出现在了战场之中。对于这场胜利,曹操自然是高兴的,可是听说关羽重伤之后,他的心情又变得复杂了起来,对于关羽,曹操真的是又爱又恨,听闻关羽不仅打了败仗,还受了不轻的伤,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不过对于他来说也并非没有好消息,因为黄忠自新野出兵协助关羽袭击曹营,进一步证明了吴晨与刘备之间的关系,而这也符合曹操之前收集的到情报,

    刘备听闻关羽受伤的消息,自然是心急如焚,虽然知道伤势已经处理好了,但还是命人前去探视,同时和诸葛亮商议之后,让前线的关羽部队后撤,也算是给关羽一个养伤的缓冲时间。而这一战的失利,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颇为意外,再加上关羽又受了伤,汝南西面的防线不得不后撤,如此一来汝南的压力陡增,毕竟诸葛亮手头可以领兵的主将实在不多。

    要说这其中最为纠结的莫过于刘琦了,此刻的他真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为了稳住荆襄的局面,众人在堂上提及此事时,他并未多做言语,只是回到自己殿内才爆发了出来。原本刘琦是站在刘备这一边的,但是他并不想要直接参与到曹操和刘备的战斗中,他派兵也只不过是去剿灭蔡瑁,说起来蔡瑁也仅仅是荆襄的叛贼而已,这种清理门户的事情,不论到哪里都说得过去,而他一直都未直接出兵相助刘备,也是有着自己更多的考虑,而吴晨和黄忠居然背着自己主动领兵偷袭曹军,如此一来等同于荆州军加入战团,而这绝不是刘琦愿意看到的,可刘琦也非常无奈,毕竟汉献帝的诏命在前,如果自己以此来责罚两人,倒有可能引起不少麻烦,因此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对于刘琦来说还真是左右为难。

    荆襄之地历来都是各路诸侯眼中的必争之地,在刘表死后,蔡瑁又带着手下叛变,让荆襄原本不错的实力大打折扣,此时刘琦上位虽然得到了汉献帝的认可,但荆襄内部局势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稳定,因此刘琦更多的想要将力量集中于内部的整顿,而非外部的争斗中。至于孙权、刘璋等人,早就遣使入荆州,都说是为了勤王借路而过,可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刘琦为了以防不测,势必要做一些准备。至于自己的“近邻”刘备、曹操,刘琦更是万分忌惮,尽管刘琦是在刘备的帮助之下成为了新一任的荆州牧,但荆襄内部早有传言,说刘备早有意进入荆襄,这也让刘琦不得不防,而曹操那更是虎狼野心,蔡瑁就是最好的证据,如此内忧外患之下,黄忠居然做出这种事情,让刘琦如何不怒呢,只是碍于自己和汉献帝、刘备等人的关系,刘琦也不敢当众发作,毕竟他现在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可是这件事情却埋在了他的内心深处,因为从这件事情上刘琦还是看出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会成为他未来统治荆州的隐患,因此不得不有所防备。

    欲知荆襄局势如何变化,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