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六十四章 凉亭相遇说文远 和平解决金鸡岭

第六十四章 凉亭相遇说文远 和平解决金鸡岭

    吴晨的亲信宇文极在蔡瑁帐前献计,欲利用荆襄、东吴拿下雁翎关后大肆庆祝的机会偷袭,重新夺回雁翎关的控制权,而蔡瑁欣然应允,于是带着手下兵马去而复返,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吴晨早就计划好的,而雁翎关的疏忽完全都是为蔡瑁设置的陷阱,危急时刻蔡瑁本想寻求宇文极的帮助,但太史慈精准的羽箭命中蔡瑁,就这样蔡瑁在雁翎关陨落。

    吴晨对蔡瑁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尤其是自己来到荆州之后,和蔡氏渐渐有了冲突,蔡瑁也曾设计陷害吴晨,只不过吴晨运气比较好,脱身离开,而这一次在金鸡岭再次与蔡瑁相对,吴晨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仇敌,一方面蔡瑁是吴晨的敌人,也是挡在荆襄、东吴大军面前的绊脚石,只有处理了蔡瑁这个敌人,荆襄、东吴的部队才会前往汝南相助刘备,因此吴晨在前往金鸡岭的路上就已经策划好了一切。

    一直隐藏在蔡瑁身边的宇文极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任务,因为蔡瑁一死,宇文极也算是大功告成了。至此,吴晨在荆襄最大的敌人也算是彻底完蛋了。蔡瑁兵败身亡的消息很快传回到金鸡岭大营,而张辽站在大营的空地上,呆滞了很久的时间,他很清楚大势已去,金鸡岭被攻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如今蔡瑁身亡,而自己又该前往何处呢?曹刘两家交恶,自己从前线被迫来到这里,本想在蔡瑁的帮助下,在汝南的后方牵制住荆襄、东吴的军队,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蔡瑁一死,这些手下的兵马必然溃散,自己虽然来到这里的时间不短,但这些人都是荆襄本地士兵,有又多少愿意服从自己的调遣呢?

    张辽也是悲从心来,感慨良多。想当初自己年少风华,先后跟随丁原起兵攻打何进,之后又跟着吕布一起投入董卓帐下,董卓兵败后,张辽便一直跟随在吕布身边,奈何温侯吕布又被斩于白门楼上,感念曹操大恩,进而加入到曹操阵营,跟随曹操征南闯北,一路劈荆斩棘,不曾想被关羽算计,被迫无奈之下只能远走荆襄之地,幸得蔡瑁搭救,就此上了这金鸡岭,可好景不长,如今有落得如此光景,让张辽如何能不感叹时运不济呢。此刻他宁愿前往雁翎关偷袭的人是自己,而不是蔡瑁,那样的话自己也好了结自己这坎坷的一生,年近不惑的张辽此时颇感无力。

    就在此时,营外探马回来,说是有一封信是给张辽的。张辽本以为是对方送来的劝降信,可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这封信并非来自于雁翎关。张辽十分意外,他也很好奇是什么人在这个时间给自己送信,于是将信件接了过来。

    回到营帐之内,张辽才将信打开,信中文字并不算多,但笔体十分娟秀,看起来并非男子所写,详细看来张辽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个人给自己送来的信。其实信的内容十分简单,不过是说明写信之人是谁,然后约张辽在金鸡岭相见。张辽在知道送信之人的真实身份之后,也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意思,只不过因为对方身份特殊,自然是无法拒绝的,于是简单收拾一番,单枪匹马离开了金鸡岭大营,前往约定的地点。

    张辽远远看到山上一处凉亭,凉亭内坐着两个人,张辽心中稍有一些犹疑,只不过已经到了此处,且相约之人也算是自己的故人了,张辽如今的处境已经如此,在坏也就这样了,于是便撇开心中疑虑,径直走了上来。凉亭中的两人看到张辽到来,都起身相迎。接着三人就坐于凉亭之内。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张辽起身告辞,而两人也起身相送,张辽纵身上马,朝着金鸡岭大营的方向走去。

    “他会相信我们吗?”那名女子问道。

    “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男子说道,“但刚刚张辽所说也算真情实意,等等看吧。”说完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已经尽力了,至于张辽那边是否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他也没有办法决定,尽管他已经设身处地的为张辽着想,但毕竟事关重大,想做决定也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张辽也要全面的衡量一下得失,不过他相信张辽并非那些庸人,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相信张辽可以明白自己的善意。

    “回去吧。”这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只需要等待张辽那边的决定即可。于是男子便提议回去。

    “不远千里将我唤来,就这么草草打发了?”女子似有怒意地责怪道。

    “其实......”男子似乎是被女子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对方并非真正的埋怨自己,但说的话也的确是事实,而自己若是真的就这样将女子送回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男子挠了挠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而女子也并不着急,心中多少有些期待,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男子,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男子考虑了一段时间,终于下定了决心,然后将自己身上的披风拿下,披在女子的身上,牵起女子的手慢慢的离开了凉亭,而女子并未言语,也没有拒绝男子的亲近,就这么静静地跟在男子的身后,眼神中的情感十分复杂,不过从她的美眸中,还是可以看出高兴的情绪占据了大部分。

    雁翎关战役彻底结束,虽然金鸡岭上依然还驻守着不少的叛军,但是荆襄、东吴的联军似乎并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军中士兵对此很是不解,但这毕竟是主将们所考虑的事情,不需要打仗他们自然是乐意的。就这样平静的日子一天又一天,自张辽与人相见与凉亭那日起,十天的时间,金鸡岭大营内先是经历了一番骚乱,而后渐渐归于了平静,而每天金鸡岭上都有人离开,前两天的时候,离开的人屈指可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最终到第十天的时候,仍旧留在大营中的人,也仅剩下之前的一半而已。

    这一日,雁翎关上守卫的士兵再次示警,因为他们发现自金鸡岭上下来很多兵马,不过人数虽然众多,但这些士兵的队列十分松散。尽管如此,雁翎关还是紧张了起来,不过当这些金鸡岭上来的士兵表达了来意之后,一切就都释然了。原来金鸡岭上下来的这些士兵都是前来投降的。

    原来十天之前,张辽回到金鸡岭的大寨之后,思考一夜之后便下了决定,于是第二天通知全营的士兵,若是有人想要离开随时可以,十天之后金鸡岭内未离开的士兵都会最终投降。命令下达之后,金鸡岭上便彻底骚乱了,大家相互议论纷纷,而想要离开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没有人敢冒这样的风险,毕竟现在这样的时候,一切的事情都还是未知数,万一张辽安排这件事是为了杀鸡儆猴该如何是好,因此在命令下达的前两天根本没有人敢离开。可是这个命令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金鸡岭上很多人都是荆襄本地人,他们有家有业,是因为形势所迫才跟随蔡瑁躲在这金鸡岭上,如今蔡瑁已经身亡,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躲下去了。于是到了第三天,开始有第一个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匆匆离开。而第一天离开的人再也没有音讯,于是第二个离开的人开始出现,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毕竟在这乱世中,军营的日子虽然艰苦而且风险很大,但最起码在这里还能吃上饭,而离开军营之后很多人没有生计的手段,甚至可能会饿死,所以还是有大批的士兵选择留下,而这些人也就在十天之后来到了雁翎关。面对如此之多的降兵,雁翎关的守将们也是好好安排了一番。就这样金鸡岭算是不攻自破了,只是众人在这大批投降的人中并未找到张辽的踪影,不过能够妥善处理好金鸡岭的事情已经让双方十分满意了,至于张辽的去向,他们也不是那么在意。

    荆襄叛军就此算是彻底解决,而刘磐、太史慈两人商议了一番之后,便约定好前往汝南的时间,只不过刘磐还是要会荆州复命,之后才能前往汝南相助。而吴晨早在之前就已经离开了金鸡岭,毕竟这边的事情已经有了安排,他继续待在这里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蔡瑁身亡,金鸡岭叛军妥善解决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不论是荆州刘琦还是汝南的刘备都知道这一好消息,只不过在这其中有一个人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是十分满意,而这个人正是刘备帐下的军师诸葛亮,而他之所以会有些不高兴,并非因为蔡瑁身亡,而是荆襄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在吴晨的帮助下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这并不是诸葛亮希望看到的结果。

    欲知诸葛亮将会如何决定,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