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六十九章 阵前解惑欲破城 宛城不保众心离

第六十九章 阵前解惑欲破城 宛城不保众心离

    话说吴晨说服了荆襄和东吴,双方联合出兵在半路伏击了退往宛城的曹军,溃败之下夏侯兄弟只能带着曹军回到宛城,而联军在抵达宛城之后四面围住,等待攻城器械的到来,而随着攻城器械一起到场的还有西川的严颜,万事俱备后宛城攻城战开始打响,不过因为宛城十分坚固,且军民上下一心,顽强抵抗,一时间联军在攻城战中损失不小,却收获甚微。不过这一切从始至终都在吴晨的计划之中,而第一阶段的戏码已经足够,那么真正的宛城攻防战从这一刻开始,就要进入收官阶段了。

    连日的攻城未果,让联军的士气大受打击,而与之相反,宛城内的军民则是欢欣鼓舞,作为曹军的领袖,夏侯兄弟自然是乐见其成,只要不破,那许昌自然不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因此他们每拖住联军一天,就是帮助许昌多争取一天的时间。只要许昌安全,那么前来援助宛城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夏侯兄弟心中十分清楚,这宛城与许昌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于是夏侯兄弟在宛城内不断和士兵、百姓们灌输城在人在的理念,让宛城内所有人的凝聚力提升倒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此这般,该如何是好!”回到营寨的太史慈很是气愤,他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宛城,居然此刻难以攻克,到今天已经是包围宛城的第十天了,联军在宛城的四面都做过尝试,可是无一成功,反倒是攻城器械损失不少,这让太史慈如何能不恼火。而与东吴营寨差不多,荆襄大营和西川大营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尤其是西川的主将严颜,原本看到联军追击曹军,想要就势分一杯羹,没有想到如今,“羊肉没吃到,还惹了一身骚”。经过多日的观察,严颜发觉这宛城的确坚固,短时间并没有太好的破城之法,于是便有了离开的想法,若是这宛城无法拿下,他们西川军可真是白忙活一场。

    西川,的确是一个好地方,这川府之内的确物丰民足,险峻的地势形成了天然的外围屏障,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虽然能力并不出众,但偏安一隅的他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野心,但奈何西川的地理位置对于他野心的限制实在不小。西川往北有汉中张鲁堵在出川的路上,而往东又有荆襄刘琦挡在他们面前,南面又有蛮族虎视眈眈。然而西川人杰地灵,在众人励精图治之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西川内的有志之士便向刘璋提出了建议,希望刘璋能够迈出西川之地,前往中原一展抱负。久在熏陶之下的刘璋也渐渐有了进兵中原的想法,于是在汉献帝发布勤王诏令后,刘璋自然是第一时间响应诏命,只不过这一次刘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出兵勤王而已,他更是希望借此机会在赢取功劳的同时,能够获得进军中原的机会,当作作为“客人”,熟悉地形也是一个西川军重要的任务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严颜率领的西川军才会在没有得到邀请之下,前来宛城前与联军聚集,为的就是“抢夺”功劳。奈何事与愿违,西川军损失不小,却未曾有半点收获。

    严颜想要离开的想法也并未和任何人提起,仅仅是他个人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而已。而就在联军休整的时间,吴晨突然将众人集结在一个,要部署之后的战斗。对于吴晨这个人,严颜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仅仅是来到荆襄之后从市井百姓的口中得知了一些关于吴晨的消息,而此时来到荆襄大营中看到如此黄口小儿坐在主位,心中自然是轻蔑居多。不过其他人的表情与严颜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座众人除了严颜之外,都与吴晨打不过不少次的交道,尤其是太史慈、黄忠、刘磐等人,更是和吴晨有过多次接触,因此吴晨的谋略这些人自然是相信的,今天听闻吴晨又有新的部署,自然是十分期待。

    早已有过多次战略部署经验的吴晨这一次自然是轻车熟路,在安排兵力的排布时游刃有余,至于为何这么做,吴晨并没有太多解释,因为他知道在场众人对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再加上重任在肩,令旗在手,吴晨不相信这些人会有其他的想法。可偏偏西川的将领们并非真心愿意服从吴晨的号令,尤其是在不知道吴晨如此安排的意图时,也免不了会质疑一番,因为这一次的作战计划中,西川军所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而这样的安排对于一心想要“抢夺功劳”的西川军而言无疑算得上是一种蔑视。西川军此行算是客居荆襄,而且是不请自来,若是在态度上选择客随主便,倒也无伤大雅,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言语间更是有意冒犯。

    吴晨一听对方的口音明显是来自西川的将领,看向严颜的时候发觉对方并没有要阻止的意思,吴晨的心中便也知道了其中缘由。于是不愠不怒地回应了对方的质疑。吴晨可以淡然对待,并不代表其他人也愿意甘心受辱,毕竟此时的吴晨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整个荆襄。一场战前的作战会议,差点因为这一时的争论而大动干戈,毕竟对于西川军的到来,其他两路诸侯都心存不满。鉴于如此局面,严颜不得不开口,而荆襄的刘磐自然也要站出来说话,最终情况才得以稳住,而东吴的太史慈倒是从始至终都没有标明自己的态度,看似有些事不关己的样子。

    吴晨冷眼看着在场众人的态度,终于深刻体会到了诸葛亮之前劝解自己放弃追击曹军时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才仅仅是荆襄、东吴和西川三方的主将聚集在一起,若是更多的诸侯势力混杂在一起的话,那场面实在难以控制。不过事已至此,吴晨不可能就此停下脚步,接着他尽可能详细地将计划告诉在场的众人,而在座众人听完之后,不一不再暗中竖起大拇指,就连之前还趾高气昂的西川将领,在听完之后也收起了自己那张桀骜不驯的表情,只不过计划归计划,是否能够成为现实还得走着瞧。

    不得不说,吴晨的计划很是详尽,将之后攻打宛城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而此时众人也明白为何之前围攻宛城的时候,吴晨一直都不允许他们倾尽全力的原因所在。之前的一切安排不过是为了今日的计谋而准备的。计谋、部署都已经安排下去,在座各位将领也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于是这场战前的作战会议在一片祥和中结束了。

    好不容易得到喘息机会的宛城曹军,发现对方又有了动静,不得不再次把神经紧张起来,因为这意味着新一轮的攻城战即将打响。原本战意熊熊的宛城内,突然冒出了新的留言,而这些留言让宛城内的军民不再如铁板一块。

    当夏侯兄弟听闻了这些传闻之后,再想控制局面已经有些来不及了,因为流言的传递速度实在太快了。而夏侯兄弟正在为此苦恼的时候,联军的攻击已经到了,无奈之下夏侯兄弟二人只能暂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应对外围的攻击上。

    这一次联军分别从东面、西面和南面发动攻击,偏偏将宛城的北面空了出来。而这样的情况正和传闻中的一样,宛城的军民虽然依然还在城墙上抵抗联军的攻击,但是心中早已有了其他的想法。因为在此之前流入宛城的传言,正是说夏侯兄弟和联军将领已经偷偷打成了协议,联军三面围攻宛城,将北面空出来,让夏侯兄弟带着曹军从宛城北面突围,而夏侯兄弟在宛城会略作抵抗,之后按照计划从宛城脱身。

    流言动摇了宛城军民的决心,再加上这一次联军在东、西、南三面发动的攻势十分强烈,远比之前的攻势要强劲的多,宛城的军民并不知道之前联军在攻城时有所保留,看到如此激烈的战斗,早就心胆俱裂,再加上之前的时候联军是四面包围,断绝了宛城军民逃离的所有路线,因此宛城内的所有人才会视死如归,奋力抵抗联军的攻击,而如今在宛城北面有了这一条逃生路线,再加上城内冒出夏侯兄弟将弃城逃走的传闻,守城的士兵、百姓心中多有疑虑,战斗起来自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拼命,此消彼长之下,联军的攻势很快占据了上风。

    夏侯惇和夏侯渊不断在宛城东西南三面督战,却发现战斗的进展越来越不利,而联军如此凶猛的攻势,破城就在旦夕之间。于是两人便开始商议从宛城脱身的可能性,尽管二人心中都有猜测,觉得联军给他们留出的宛城北面是一个陷阱,但是如今形势所迫,他们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于是在联军和曹军还在激烈对抗的时候,夏侯兄弟就已经开始为之后的事情做准备了。如此一来,更是加速瓦解了宛城军民内心堡垒。

    宛城中的百姓在得知前线的消息之后,大批量地涌向了宛城北面城门,形势十分混乱,而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百姓集聚于此,当夏侯兄弟二人到达宛城北门的时候,这里几乎已经水泄不通了。夏侯兄弟看大势已去,便下令大开宛城本面的城门,放众人离去,也算是给自己一条生路,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夏侯兄弟希望这些百姓能够帮助他们试探一下宛城北面是不是有联军的埋伏。

    欲知宛城之战后续将如何发展,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