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庞偲谋功入军中 神秘骑兵临宛城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庞偲谋功入军中 神秘骑兵临宛城

    话说吴晨立下夺取宛城的军令状之后,在荆州大举整军,筹备物资,可以说是弄的沸沸扬扬,满城皆知,虽然声势浩大,却迟迟都没有出兵。反倒是得到消息的曹操,暗中派出夏侯惇领兵五万逼近宛城。因为宛城的东吴军和西川军的注意力都被吴晨吸引到了荆州方向,因此并没有察觉到曹军的动向,而夏侯惇率领的曹军更是长驱直入。

    吴晨在荆州的雷声大雨点小渐渐让众人失去了耐心,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吴晨是否真的有勇气前往宛城,在坊间甚至出现了一些流言,称吴晨的军令状并没有时间期限,因此这是刘琦暗中帮助吴晨解决困难,流言的出现让荆州百姓更是愤怒。荆州的官员们万分着急,就连宛城的东吴军和西川军都有些着急了,可偏偏吴晨并不着急。其实也并非是吴晨不着急,而是吴晨还在等,等着曹军的动向,等着约定的时间。尽管曹军行动十分隐秘,但是有夏侯惇在阵中,吴晨就对曹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当然吴晨除了关注曹军的动向之外,也并没有闲着,只不过他忙的事情与宛城之事没有直接关系。

    吴晨这段时间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清闲,因为他好不容易从刘琦手中要来了这么大的权利,若是不充分的利用一下,岂不是浪费嘛。于是吴晨借着职务之便,以攻取宛城为理由,在这段时间内为自己争取了不少的利益,同时早先萌生组建“暗杀组织”的想法此时也进入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对于这个“暗杀组织”吴晨十分慎重,知道此事的人仅有五个,除了吴晨之外,其余的四人都是吴晨的绝对心腹,而这四个人一直以来都是藏在暗处,露面的机会也并不是很多,因此即便是吴晨的消息网络中对于四人的情况也没有什么记载,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知道这四个人和吴晨关系的,几乎没有。当然这四个人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甚至是近乎表态的考验之后才脱颖而出,至于其他参选的人在筛选的过程中就已经失去了生命,毕竟想要训练死士,需要付出的东西远比想象的要多。

    经历了猎宫事件和汝南的暗杀之后,吴晨对身边的人产生了信任危机,因此这一次组建隐秘的“暗杀组织”吴晨几乎是亲力亲为,当然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十分慎重,想要组建“暗杀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快的,而另外一种则是比较慢的,但两种方案都有各自的优劣,快速组建的方式耗时短,成型快,花费少,短时间内就可以起到作用,但人员大多以雇佣的方式获取,因此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双方是利益关系,所以组织成员的忠诚度无法保证。而长期组建的方式,虽然耗时较长,成型速度慢,需要投入的资源更多,但是可以对组织内的成员进行专项的训练,保证成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忠诚度,毕竟未来“暗杀组织”所要执行的任务都是极为艰巨的,而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若是没有绝对的忠诚,很可能导致任务直接失败,因此吴晨在综合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成型慢,但绝对可靠的方式。

    吴晨秘密地集中了近千名六到八岁的孩子,有男有女,然后将他们作为“暗杀组织”的第一批成员,然后交给四名心腹去训练,而之后的事情就交给了这四人全权负责,因为在训练方面,吴晨实在帮不上太多的忙。当然为了培养这些孩子,需要投入的金额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还好吴晨有足够的产业支撑,不然运营消息网络、筹建“暗杀组织”和建立神秘军队,就足以让吴晨倾家荡产,更何况吴晨还有一个暗器作坊。

    相对于消息网络来说,不论是新晋成立的“暗杀组织”,还是吴晨早就部署的神秘部队,规模都要小了很多,但是在花费上,却是惊人的。随着消息网络的逐渐扩大,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复杂,而且三教九流之辈甚多,吴晨已经不能完成掌控了。因此在构建神秘军队和“暗杀组织”的时候,吴晨都没有强调规模,而是更注重效果,只是神秘军队至今未有登场的机会,而“暗杀组织”也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反倒是暗器作坊制作出来的暗器已经被吴晨灵活使用了。

    就在荆州城内关于吴晨不敢攻打宛城的流言兴起的时候,准备了多日的荆襄军终于在吴晨的带领下出发了。吴晨被任命为荆襄军的主将,而先锋分别是黄忠、甘宁二人,这两人也算是吴晨的老熟人的。不过让吴晨十分不满的是,庞季的长子,庞偲此时也跟在军中,而且还是吴晨帐下的督粮将。对于这样的安排,吴晨自然能够理解,一个并不算危险的官职,却可能获得极大的功劳,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军队想要打胜仗必然离不开粮草的支援,督粮将若是从中捣鬼的话,结果不堪设想。同时,庞季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在军中,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吴晨获得一些军功,为未来庞氏的发展做好铺垫,这个职位还是庞季拉下老脸在吴晨手中求得的,不然以吴晨的性格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自己的仇敌。

    好还这一次吴晨的计划周密,即便庞偲有心坑害自己,发挥的空间也不大。荆襄大军七万,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荆州城,而荆州的百官更是出城相送,至于是真的替吴晨鼓劲还是想看吴晨的笑话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看到荆州军出征,还是让不少人高兴的。

    荆襄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而一路上也并没有刻意隐藏行踪,因此宛城的东吴军和西川军早早就得到了荆襄军前来的消息,在得知荆襄军共计七万的时候,双方都有些害怕,因为东吴军和西川军在宛城已经对峙了很长时间,双方虽然并没有大规模的交手,但是小摩擦还是时有发生,因此最初的人马到现在也仅剩下六成左右,双方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四万兵马,面对荆襄军的七万人,在人数上就已经落了下风。可尽管荆襄军规模庞大,但是东吴、西川两军的任务就是守在宛城,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他们也无法擅自离开,因此只能等吴晨到了前线之后再做商议,不过整军备战的事情自然不必多言。

    比荆州军出征更早一些的时候,夏侯惇就率领的曹军已经提前抵达了约定地点,因为一路上都是秘密行军,所以曹军的先锋部队在距离宛城百里之外就停了下来。因为害怕暴露行踪,因此没有擅自行动,而是等待后续部队集合之后,一起出发。

    即将参与宛城之战的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知道,除了荆襄、东吴、西川和曹军之外,还有一个部队已经来到了宛城附近,只不过他们的人数并不多,而且此时距离宛城尚有几百里,不过这几百里对于这支部队来说,并不算很远。因为这支部队是清一水的杂兵,没有旗号没有主将,甚至连马匹都没有,即便是被路人发现,也只当做他们是一伙数量庞大的流民。而比这伙流民提前出线的却是几队马贩子和规模较大的商队,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依旧存在着利益至上的商人,因此马贩子和商队的出现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这看似毫无关系的几队人马,却都同属于一个组织,而这个组织就是吴晨曾让张辽组建的神秘部队,马贩子手中的马正是这支队伍的战马,而商队运送的货物正是这支队伍的补给和装备,如果这支队伍全装配备起来,必然会引起极大关注,不仅因为这支队伍的特殊性,还因为他们的装备实在太过精良。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甚至不足千人。尽管队伍的组建的时间尚短,但在马匹挑选、装备打造、人员选拔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极为严苛,因此直到现在,这支神秘队伍也并未真正形成规模。而这一次也是这支神秘骑兵队伍首次在大陆上亮相,而他们的目标正是宛城。

    这正是吴晨的另外组建的一支队伍,而组建这支队伍的人正是在金鸡岭投降的张辽和随之一起消失的宇文极,当然宇文极是作为张辽身边的护卫,绝大部分的决策都是有张辽完成的。这支部队从开始组建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组建一支近千人规模的精装骑兵队,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当然吴晨为了组建这支队伍所投入的钱也是不计其数,而吴晨之所以对于夺取宛城如此信心十足,曹营的夏侯兄弟的确是主要原因,而这支神秘的骑兵也是吴晨重要的依赖之一。

    这场宛城争夺战,也是精装骑兵队首次亮相,也算是吴晨对于张辽工作的一种检验,因为吴晨并不知道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到底有多么强悍,而他之所以愿意组织这支队伍,不过是当初的一种构想而已,而张辽又是一名文武兼备的良将,正好可以统领这支队伍,因此吴晨才会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张辽,甚至吴晨都没有指望这支队伍能够成型,不过张辽并没有辜负吴晨对他的期待。

    再说吴晨率领的荆襄军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因为他并不着急。吴晨甚至在半路转向新野,又在新野驻扎了一些时间,当他知道时间已经差不多的时候,才再次从新野启程,只不过这一次吴晨手下的兵马已经锐减到了四万而已,剩余的兵马都留守在新野城中。这个消息一出,更是让众人哗然,难道吴晨就这么有自信吗?原本的人数优势不存在了,吴晨又将以何种方式攻取宛城呢?

    欲知宛城之事将如何发展,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