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急促交接管辖权 江夏终入东吴手

第一百五十八章 急促交接管辖权 江夏终入东吴手

    话说东吴军和荆州军都退回到了巴东,因为粮草补给短缺,联军无法继续攻打巴郡,而周瑜虽有退兵的心思,但巴东、涪陵的问题却无法妥善解决,碰巧吴晨来到,两人便一起喝酒聊天,随着酒意渐浓,周瑜也借此机会抒发心意,而吴晨感慨周瑜的心境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之后吴晨便将自己“以地易地”的想法说了出来,只不过周瑜的反应让吴晨有些意外。

    “以地易地”的计划其实也只是吴晨被迫想出来的,甚至当初进攻宛城的时候,吴晨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可夺取了宛城之后,吴晨接到了吴美人的新任务,迫不得已,吴晨不得不想尽办法说服刘琦,得到刘琦的许可之后又一次领兵加入到西川的战场,也正是说服刘琦的过程中,吴晨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计划。对于吴晨来说,的确是有些无奈,但吴晨这么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不论是西川巴东、涪陵,还是荆州的宛城,对于东吴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这些地方不足以支撑东吴扩张的野心,尽管这些地区也是实实在在的领土,但交通不便的问题却很现实。

    江夏之地不论是对于荆州还是东吴来说都很重要,而双方在江夏也争夺了很多年,正是因为吴晨知道江夏的重要,他才敢以江夏一地换取宛城、巴东、涪陵三地,当然宛城其实也并不属于东吴,即便是荆州军动手之前,西川和东吴也没有在宛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荆州在夺取宛城的时候,宛城的所属权其实是属于曹操的,若是就此论之的话,东吴根本无权参与宛城的争夺,而东吴之所以一直抓着此事不放,就是因为荆州在计划攻取宛城的时候,东吴和西川军还在宛城,尽管东吴知道他的理论站不住脚,但是却想通过此事争取到一些利益。

    至于巴东、涪陵,眼下都是东吴的属地,毕竟这两个郡都是东吴打下来的,尽管涪陵是双方合力拿下的,但吴晨早就表态不会抢占涪陵,因此吴晨实际上是用江夏郡换取了东吴的巴东和涪陵两郡,而宛城不过是这件事情上的一个添头而已。吴晨这么做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荆州争取利益,巴东、涪陵两地对于东吴来说很是鸡肋,但是对于荆州来说可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两地与刘琦控制的区域接壤,因此刘琦接手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再加上宛城划入荆州的大范围之内,可以说刘琦能够控制的领地一下子扩张了很多,而更广阔的土地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而更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更多的粮食、金钱等等,尽管损失了一个重要的江夏郡,但是得到宛城、巴东、涪陵三地,对于荆州来说也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同时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此举为荆州打开了进入西川的门户,同时让东吴与汝南之间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

    吴晨和刘备的关系的确不错,即使是现在,吴晨依然在很多方面都愿意支持刘备,但不代表吴晨一切的利益都会以刘备为先,尤其是经历了之前那次的汝南之危后,吴晨更是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善良”了,或者说吴晨把刘备、诸葛亮想的太简单了。吴晨在汝南为胡驳准备婚礼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的事情,同时还收到了一封信,而信中的内容起初并没有引起吴晨的注意,可是随着吴晨在汝南的经历,他越发觉得这封信中所说内容的可怕,尽管还有一些事情并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经历了如此之后的事情之后,吴晨还是多了一个心眼,正是因为对于汝南局势的位置,他才会果断的离开汝南,一方面是吴晨不希望和吴宣再有任何冲突,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那封信中所说的话。

    当吴晨对于汝南开始怀疑的时候,在处理东吴的问题上,想法自然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以江夏为交换条件,其实也是吴晨为了试探一下汝南方面的反应,以此来证实自己心中的猜测,只不过在吴晨的内心之中还是不愿意相信那封信中所写的内容。

    正是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吴晨才设计出这样的计划,并且提前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刘琦,而刘琦统领荆州的这些年也得到了不少的锻炼,眼界也是大有长进,对于吴晨的安排最开始虽然是反对的,但经过吴晨的解释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吴晨,就此吴晨才敢于来到西川战场,并在合适的机会下,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周瑜,原本吴晨是希望借周瑜之口,将“以地易地”的计划告诉东吴孙权,然后自己等待对方的答复,可是吴晨没有想到周瑜居然当下就同意了,甚至主动将巴东、涪陵的管辖权交给吴晨,这是吴晨完全没有想到的。尽管吴晨很想促成双方这次的交易,但周瑜的过分主动,反而让吴晨觉得有些不对劲,因此才借口称“以地易地”的计划是自己临时想出的,需要上表刘琦之后才能决定,吴晨就是希望给自己争取一些缓冲的时间,周瑜是何等聪明,吴晨可不想对方把自己卖了还蒙在鼓里。

    反观周瑜这边,他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说吴晨“以地易地”的想法,让东吴在土地面积上吃了大亏,同时会让东吴和汝南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而这很有可能就是荆州的最终的意图,甚至让周瑜都绝对对方十分恶毒。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江夏对于东吴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久在沙场的周瑜自然清楚,一旦拥有了江夏,那东吴就可以将此地变成他们东征西讨的前哨,更为东吴争取到了一定的战略纵深,不论是对抗荆州还是未来对抗潜在的敌人汝南,东吴都有了更多的资本。同时周瑜也明白,即便是刘琦是汉室宗亲,与汉献帝、刘备的关系都很密切,但在这乱世之中,亲情根本就不值得信任,唯有利益才是关键,荆州想要借汉献帝之手压制东吴,而东吴为何不能效仿荆州的做法呢,汉献帝最大的敌人依然是许昌的曹氏集团,同时汉献帝也绝不会坐视荆州不断扩张,东吴若是能够利用好这样的机会,也并非不能再进一步。

    当然,周瑜虽然嘴上答应了吴晨的计划,甚至有一些迫切,但实际上他还是需要将此事上报给孙权,当然周瑜有绝对的自信可以说服孙权同意此事,因此周瑜才敢当着吴晨的面答应下来,只不过吴晨当时的“犹豫”让周瑜觉得自己错失了最佳良机,而周瑜自然希望将此事快速变成现实。于是隔了几天之后,吴晨再次收到了周瑜的邀请,两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再次谈论起此事,而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吴晨并没有觉得其中有何不妥,只不过还是以需要刘琦点头为借口,推脱此事。

    周瑜见吴晨依旧是躲躲闪闪,索性做出了决定,和吴晨直接交接了巴东、涪陵的管辖权,美其名曰“代管”,之后在吴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带领着剩余的东吴军直接离开了巴东。吴晨当时一下就懵了,他没想到周瑜居然如此果断,还给自己留下了一堆的烂摊子,荆州军一下子需要接手巴东、涪陵两地的管理,让吴晨有些忙不过来,尽管各地都有相应的人员在位,但这件事情如此突然,还是让吴晨有些措手不及。对于周瑜如此举动,吴晨也是有些无奈,虽然名为“代管”,但吴晨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很清楚周瑜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先下手为强,“强迫”着荆州接受这样的结果,而此时荆州若是反悔的话,其结果就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于是吴晨又在巴东耽搁了不少的时间,同时也利用这段时间整顿了一下自己在西川安插的势力,在稳定了这里的情况之后,才离开了巴东回到荆州。而回到荆州的第一时间,吴晨就来到了刘琦的面前,将自己在西川的遭遇都告诉了刘琦,甚至连自己和严颜暗中密谋的事情都没有隐瞒,当然吴晨和严颜在李家庄相遇的事情,吴晨并没有告诉刘琦,毕竟这件事情可是极为隐秘的。而刘琦知道东吴军的做法之后,也是猜不透对方的意思,而此时的主动权已经不再他们的手中的,反倒是掌握在了东吴的手中。此时暂时没有定论,而不久之后,东吴的使者就再次来到了荆州面见刘琦,而所请之事自然是关于交接江夏管辖权的问题,东吴的迫切实在让刘琦有些为难,而东吴的使者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因此也并不着急,而是隔三差五的就来询问,大有不给我江夏,我就不离开的架势。

    时间一拖再拖,而东吴那边的使者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刘琦终于同意了这次“以地易地”的交易,而东吴使者带着刘琦签署的公文高兴的回去复命,而宛城、巴东、涪陵也算是正式划入了荆州的范围。对于这样的结果,荆州的官员也是褒贬不一,毕竟能够当官的人,都是有一定的阅历,而且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人认可吴晨为荆州开疆扩土,自然就有人觉得吴晨在出卖荆州的利益,因此吴晨再一次成为了荆州最热的话题。

    只不过作为当事人,吴晨这段时间可没有心思去理会其他人的议论,因为现在的他可是在忙着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

    欲知吴晨期待的事情是什么,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