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联军直指西北重镇 函谷潼关接连失守

第一百七十三章 联军直指西北重镇 函谷潼关接连失守

    话说荆州军和西川军的内斗,让魏军的将官们看到了偷袭荆州军的机会,尽管夏侯渊并不支持手下人这么做,但是立功心切的魏军将官还是带领着大量的魏军士兵前往荆州的营寨偷袭,只不过这些人还是落入了吴晨提前布置好的陷阱之中,而夏侯渊闻讯前来“救援”,却让洛阳的防卫出现了问题,就此荆州军不仅击败了前来袭击的魏军,还拿下了魏国重镇洛阳。

    洛阳的丢失让魏帝曹操大为震怒,他很清楚洛阳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洛阳的重要,他才派出夏侯渊前往驻守,而曹操交给夏侯渊的任务也仅仅是守住洛阳而已。之前曹操就听闻西川军和荆州军之间出现了矛盾,甚至已经开始内耗起来,对于魏军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主动出击的好机会,不过曹操依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他没有更多的兵力前往洛阳支援,因为此时他的注意力全在许昌这边,因为汉军的攻势很猛,许昌的夏侯惇已经多次来信请求支援。考虑再三之后,曹操还是决定支援许昌,因此他没有多余的力量去解决洛阳城外的汉朝联军,他只需要洛阳能够稳住局面。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洛阳的魏军只要死守不出,静静地看着荆州军和西川军内乱,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可是曹操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到达许昌,就听闻洛阳失守的消息,这一下就让曹操整个的战略部署又落入了被动的局面。他如何能不生气,盛怒之下的曹操下旨让罪臣夏侯渊速速回到邺城,此刻夏侯渊正带着魏军的残兵撤退,听闻圣旨之后,只能速速前往邺城领罪。曹操在了解了洛阳发生的事情之后,内心是十分懊恼的,他也知道责任不完全在夏侯渊,但是身为统帅的夏侯渊依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下令将那些主张偷袭荆州军的魏国军官斩首之后,也将刚刚回到邺城的夏侯渊关入了牢狱之中。此时的曹操因为担心许昌的战事,暂时就没有处理夏侯渊的事情。

    再说此时进攻许昌的刘备军,在诸葛亮的安排谋划之下,许昌的魏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夏侯惇带领魏军与刘备军几次交手,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迫于眼前的形势,夏侯惇不得不向邺城的曹操求援。曹操在得知消息之后,正在领兵前往许昌的时候,却得知洛阳失守的事情,因此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诸葛亮也同样得知荆州军拿下洛阳的消息,原本荆州军拿下洛阳,对于联军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诸葛亮虽然面上十分高兴,但内心中却忧虑重重。因为荆州军不仅没有在之前的内乱中受到影响,反而还借机拿下了魏军的西部重镇洛阳,不仅是魏军的曹操,就连诸葛亮都被吴晨的计策骗过了,一直都在针对吴晨的诸葛亮,在得知洛阳被荆州军攻陷之后,这个想法就更加强烈了,而眼下也的确到了必须实施计划的时候。

    荆州军拿下洛阳的消息先后传到了各路诸侯的耳中,各路诸侯对荆州军如此强势的表现也是惊叹不已,而不久之前荆州军刚刚和西川军爆发矛盾损失惨重。荆州军正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之下拿下了洛阳,更是让各路诸侯为之震惊。当然除了对荆州军的感叹之外,还有不少人对此心生嫉妒,毕竟拿下洛阳也算得上是大汉联军与魏国交战之后的第一个大功了。

    拿下洛阳的荆州军免不了要大肆庆祝一番,但吴晨并没有因为拿下洛阳而停滞不前,因为仅仅拿下一个洛阳城,并不能确保切断魏国东西之间的联系,而他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拿下洛阳城而已。吴晨趁着拿下洛阳的契机,调兵遣将、兵马齐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扫平了洛阳境内的魏军残余力量。之后又率军进攻虎牢关、汜水关,拿下两座重要关卡之后立即部署了荆州兵马,确保洛阳一带的稳定。截止到这个时候,荆州军的初步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了,随着洛阳及其周围彻底被荆州军扫清干净,现在的吴晨,只需要等待长安那边的好消息即可。

    其实吴晨的计划可不仅仅是为了拿下一个洛阳而已,他的目标是将魏国西部全盘接手,想要完成自己的长远计划,洛阳和长安就是吴晨率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今洛阳已在手中,那长安就成为了吴晨眼前最后的障碍。对于长安,吴晨也早有安排,在荆州和西川的内乱之中,“被迫”离开的严颜以及奉命追击西川军的黄忠,其实真正的目的地正是长安。他们的离开,都是按照吴晨之前制定的计划行事,如今他们已经到达了函谷关附近。在这秘密行军的过程中,严颜和黄忠两位老将军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解决了两军之间的矛盾。一路的辛苦努力也是有收获的,因为现在的西川军和荆州军算是真正的联合在一起。为了拿下长安,吴晨在开始策划进攻洛阳的计划,就已经把西凉和汉中考虑了进来,吴晨甚至在西川和荆州矛盾爆发的时候,吴晨便派人把书信送到了西凉马超和汉中张鲁的手中,因为之后攻打长安的行动需要他们一起配合进行。

    不论是西凉的马超还是汉中的张鲁,在得到联军的书信时,都大吃一惊。他们也都是刚刚得知荆州和西川军爆发了内战,甚至还在为讨贼联盟的未来担忧。得知“势同水火”的两路兵马,会再次联合在一起来进攻长安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愿意相信。可是,当他们得知荆州的黄忠和西川的严颜正在攻打函谷关的时候,两人才恍然大悟,进而相信了书信中的内容。马超和张鲁此时已经顾不得许多,因为黄忠、严颜率领的联军此刻正在攻打函谷关,只要他们配合行动,那么长安的魏军就变得腹背受敌了。

    魏国派遣曹仁、张郃驻守长安城,兵力虽然不及西凉和汉中联军,但依靠长安城的防御,稳住局面还是可以的,原本魏军对抗的只是西凉和汉中联军的话,他们完全还可以拖住对方的进攻势头。但是随着洛阳被荆州军拿下,长安的位置就显得十分尴尬,尽管短时间内粮草不会出现问题,但缺少了大后方的支援,但若是对战的时间拉长的话,对于长安的魏军来说,绝对是巨大的隐患。就在曹仁和张郃为了运输粮草的问题而发愁的时候,他们却接到了另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因为荆州、西川联军正扣关而来。

    原本长安的魏军需要面对的是来自西凉和汉中的军队,而这些战事基本发生在长安的西面,因此魏军并事前没有在函谷关和潼关派驻太多的兵马,毕竟原本长安的东面是魏国的领地。可是洛阳丢失和联军攻打函谷关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让曹仁和张郃根本来不及做出应对。尽管长安距离函谷关并不算远,但是凭借函谷关区区三千魏军,根本不可能抵挡住荆州、西川联军的进攻,曹仁即便是想救援也来不及了,因此魏军只能后撤,想尽办法死守潼关。只是魏军的兵力本就比对手要少,若是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去潼关驻守,长安的防御力量也将大受影响。

    尽管知道这场战斗将面对极其严峻的考验,但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曹仁还是让张郃带领一万魏军前往潼关驻守。潼关地势险要,只要张郃能够确保潼关不丢,那长安还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于此同时,曹仁也派人向曹操求援,寄希望于魏帝能够伸出援手。

    魏军的临时对策若是能够实施,或许能够阻挡住联军的脚步,可是曹仁和张郃都没有预料到,自己得到的消息还是有些滞后,而黄忠和严颜率领的联军更是展示出了十足的战斗力,甚至张郃带领魏军前往潼关的路上时,潼关就已经失守了。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战绩,除了荆州军和西川军配合默契之外,更是得益于一个“速战”的方针,而这个“速”不仅仅体现在荆州军和西川军的战斗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行军上。

    其实早在严颜和黄忠离开洛阳的时候,吴晨就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而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函谷关和潼关,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对长安的魏军形成包围之势,之后甚至不需要采取强攻的方式,只要围住长安即可顺利拿下。而黄忠、严颜也的确是奉行了速战速决的方针,两人虽然是合兵一处,但是为了尽快实现攻取函谷关和潼关的目标,他们还是选择分兵出击,同时在手下兵将之中尽选精壮之士,甩开大部队加速前进,才为联军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原本函谷关和潼关的魏军数量就不多,随着洛阳失守的消息在关内传来,这些魏军早就慌了,而看到如神兵天降的荆州军和西川军,更是彻底放弃了抵抗,因此长安仰赖的两座重要关卡就这么被黄忠和严颜夺取下来,甚至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走在半路的张郃听闻潼关被破的消息之后,也只能转头回到长安城中,而曹仁和张郃也只能固守长安城,等待魏军的救援,只不过这样的形势之下,魏军的援兵是否能够前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当马超、张鲁见到黄忠和严颜的时候,除了开心之外,自然要询问一下之前在洛阳发生的事情,而黄忠、严颜对于这件事情也没有隐瞒,尽管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其中,但是整体的计划他们还是清楚的,既然此时洛阳已经被荆州军拿下,那就说明吴晨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而马超、张鲁虽然并未与吴晨打过交道,但是这个名字却是早有耳闻,而今日在此听闻此人的计划,更是对吴晨十分佩服,尤其是马超听闻吴晨甚至比自己还要年轻一些,对于吴晨就更加好奇了。

    欲知长安魏军将如何应对联军的包围,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