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地球的毁灭与拯救 > 反(暗)物质末日

反(暗)物质末日

    欧洲粒子对撞机得到了第一束反物质,全球人民为其疯狂,但是更重要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试验反物质的威力?虽然有种种理论来佐证反物质的威力大小?理论其实都只是想象,并没有任何佐证,科学家们倒是不为其担心。不认为这根本无法测量重量的反物质会对地球造成很大的伤害,至少不会造成核污染般大的伤害。

    第一次反物质正反物质相撞泯灭试验诞生了。

    想象中理论中的大爆炸并没有发生,人们只能感受到一种冲击波。但这种冲击波并不作用于物质,就是你感觉到有东西冲击到了你。但冲击到了却不产生反作用力,只是人们的感觉,后果也随之而来。

    科学家约翰逊虽然对这次反物质泯灭充满了失望,但他还是很高兴,他们成功了,虽然没有试验出任何能量。但至少证明了一点,它确实泯灭了。约翰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当他放下茶杯的时候,钢制的热水杯像脆弱的玻璃应声而碎。很快,他发现他所处的科研大楼发生了地震,房子好像塌了。实验楼里工作的所有人员竟毫发无伤?大楼它成了一堆粉末。

    约翰逊这群科学家正在感受大地的柔软,并没有注意到整个地面泥土也在分解,成为微粒,很快他们将沉入泥土里面。而这些泥土毫无粘合力,就像水一样。

    在不到一个小时,在慌乱和尖叫声中,科学家们走到了一起。但他们全部不着一缕,身上的衣服都化成了粉末。他们担心自己也会化成粉末?但这就是物质泯灭的后果。

    一天后约翰逊成了唯一一位幸存的人类,但知他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久了,他的身体已经开始透明化,他甚至可以看见自己的心脏跳动。他们是离这次反物质泯灭最近的一批人,约翰逊临终前非常的担心这次物质粉碎会蔓延。

    中国科学家刘良飞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反物质泯灭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研究,很快他们就得出结论。反物质粉尘会造成物质的粘合作用消失,甚至物质作用于分子之间的振动都已消失。风刮多远,反物质的后果就会走多远。而以反物质爆炸为中心位置辐射也在缓慢的向全球移动,他相信,只需10到20年。整个地球就会化成粉末。

    一年后,研究陷入停滞,任何一切都无法测量反物质泯灭所带来的射线,虽然科学家们相信,所有人都相信有一种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东西在蔓延。但就是检测不到,刘良飞陷入了绝望,人类要想生存,必须放弃地球。

    刘良飞最后的报告指出,人类若想存续,除了飞向宇宙,不会存在第二个办法,而且人类还需要加快速度。物质无粘性化虽然蔓延的速度在降低,但只要有一颗粉尘落到了飞船上,飞船就不会有救赎的办法。

    刘良会选择留在欧洲不再回来,因为他不能确定自己身上是否粘有粉尘,他无助的望着天空说:“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我们应该要明白所有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只存在于理论中的物质,不存在,是有不存在的道理的,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实验搬离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实验有好的结果也会有坏的结果,一旦坏的结果出现,地球只能给我们一次机会。

    刘良飞给了世界一个沉重的答案。但没有人再在乎了,人类已经不再拥有希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