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10)殷国志巧遇尤梅

(10)殷国志巧遇尤梅

    (10)

    韩飞三人从营盘山下来,见路上有几个学生围成一圈,不断地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于是加快脚步赶过去。原来,极度疲惫的韩贤珍昏倒了。

    韩飞急切问道:“她怎么啦?”

    易孔华答道:“晕了,不知怎么就晕了。”

    韩飞从吴辉玲手中接过韩贤珍的头,摸摸额头,又看看脸色和眼睛,说道:“是饿的。附近有医院没有?”

    “有诊所。”

    “走,快走!”韩飞抱着韩贤珍和吴辉玲并排跑着,其他人跟在他们后面。

    到了桥头时,殷国志正带着队伍过来。士兵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几句,也跟着跑了起来。胖子劲大,从韩飞手中接过了韩贤珍。

    众人很快来到新街街口的诊所,吴辉玲和萧红雨到处喊医生。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先是慢慢腾腾地边伸懒腰边应付,看见有当兵的,立刻精神起来,连忙四处招呼。胖子把韩贤珍放到一张空床上,韩飞对医生说道:“是饿的,快输葡萄糖。”医生连连点头,叫来一位没穿白大褂的胖女人催她开门取药。

    一根擀面杖大小的针管慢慢地把满满的一针管液体通过针头送入韩贤珍肘前区的静脉血管。好一会,在大伙的注视下,韩贤珍睁开了眼睛,对吴辉玲说:“我饿。”

    向志富听到这话,连忙朝屋外挤,被门口的陈劲一把拿住,没法挣脱,引来屋里屋外一片讥笑和嘲讽声。韩飞让王小波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军用罐头递给了吴辉玲。

    人群渐渐散开。当屋里没几个人时,吴辉玲没有指向性地问道:“你们不是走了吗?”

    韩飞回应道:“暂时不走了。”说完这话,韩飞盘算起下午的安排来,于是询问医生,看自己还能帮什么忙。随后侧身过来搂了一下吴辉玲的肩膀,接着转身出门,找殷国志去了。

    殷国志没凑这个热闹,一个人站在大厅阅读墙上挂着的《外伤应急处理》宣传画,一位女士急匆匆跑进来问他是不是有同学昏倒了,他漫不经心的回答道:“嗯,右边。”

    女士快步走进了右边走廊。不一会儿,她又走了回来,说道:“不是我们学校的。谢谢你!”

    “没什么,”殷国志转过身来,一眼看到了女老师胸前挂着的省立第十一中学的校徽,接着说道,“她是高小的。”

    女老师没有走,仰头看着殷国志,满脸笑容地问道:“你是殷国志吧?”

    “嗯,你怎么——,尤梅!是你呀,尤梅!”殷国志恍然大悟地说道,“对!你是十一中的老师,十一中迁到这里来了呀?”

    尤梅是殷国志妹妹春桃在长沙周南师范的同学。第二次长沙会战,殷国志将随部队出击,于是提前过河来看妹妹。妹妹去了蓝田,留守的尤梅接待了他。两人在一家小吃店吃东西,不巧遇到了日食。天慢慢暗了,好些人开始惊慌。殷国志不断地给人解释:这是自然现象,不会有什么灾难的。可等天真的黑下来,殷国志自己也不免心慌起来。再加上前线战况很不好,传言第十军和第七十四军相继被日军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出征的殷国志,虽身经百战,仍然有些悲观,如同以前参加过的湘江会战一样,有一种赴死的感觉。于是喝下几口酒,把这几年的苦恼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一直说到天重新大亮。这本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情,而恰恰是这反常举动打动了少女的心,尤梅因此产生的对殷国志的倾慕至今不减。

    尤梅没有殷国志那样重的心思,看着眼前倾慕多年的男人,十分愉快,说起话来轻盈、快捷;两人轻松交谈起来。

    “嗯,宝庆沦陷前,搬过来的。你呢,怎么会在这里?”

    “我们从这里去新化。”

    “我只知道你们那个军在南州镇(现在的南县),现在调新化了呀?”

    “嗯。”殷国志深情看着尤梅说道,“你比以前瘦了。”

    尤梅看了一眼殷国志,回应道:“你的意思是比以前更丑了。”

    “不是。”

    “我自己晓得。”尤梅停了停,问道:“不会马上就走吧?”

    “等命令,我们的长官是本地人。”

    这时,士兵们陆续走了出来。尤梅回头看了一眼,嘱咐殷国志抽空去十一中找她后,简单话别,匆匆离开。

    “谁呀?”没等尤梅走远,韩飞向殷国志问道,“你一个外乡人还遇到熟人了。”

    “熟人?熟人!”殷国志嘀咕着和大家离开了诊所。

    接下来,士兵们分成了两拨,韩飞带着伍建明、王小波往百货店走,其他人跟着殷国志去了王家旅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