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12)韩飞拜访大婶

(12)韩飞拜访大婶

    (12)

    看到前头那幢一明两暗的陈年木房子,韩飞说道:“我们先去一趟你大公公家里吧。”

    “好的。”

    韩宗富转身对萧红雨说道:“妹娃!快去告诉太太,五公回来了。”

    小孩们欢快地向前走去,大人们左拐走向溪边。

    韩宗富边走边问:“大公公家的情况,你晓得不?”

    “怎么啦?”

    “大公公早就过了。”

    “这我晓得。”

    “大爷爷的腿脚一直不方便。”

    “这我也晓得。”

    “那大爷爷也过了。您晓得吗?”

    “不晓得。大哥的年纪不大呀,怎么回事呀?”

    “你走了不久,大爷爷娶了亲,大孃孃(孃孃,对婶婶的称呼)的身体也有残疾,是个哑巴。人长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又年轻,可惜是个哑巴,结婚两年没有娃。后来,我们家要派一个工去修飞机坪,太公和家里人商量。按理说是不应该要大爷爷去的,其他几家都有小孩要养,只有大爷爷没有。大爷爷说,还是他去吧,这样也不太耽误家里劳力。大爷爷去后就没回来。有回来的人说,他在工地上敲石子,没好久,就生病了,咳个不停。一天夜里睡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人运回来没有?”

    “哪能呀,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人家也不会同意运,死的人太多了。”

    “那大嫂,你大孃孃呢?”

    “去的时候不知道大孃孃已经怀了秀英。快要生的时候,得到了大爷爷的死信,病了。病得不轻,好歹把秀英生了下来。生下来,没两个时辰就过去了。”

    说话,两人到了后山,穿过竹林来到了房前。

    韩宗富走在前面,上阶基前连喊了两声:“大婆婆(婆婆,对奶奶的称呼)!五爷来看您来了。”

    不一会,左卧房一个孱弱的声音询问道:“哪个?”听到应答,韩飞跟着韩宗富走进了左卧房。

    火箱上坐着一个瘦弱、佝偻、灰头土脸的老妇人。韩飞端详了很久才从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找到了记忆中大伯母的影子,赶紧走过去喊道:“大孃孃!我是辉娃仔。”

    老妇人看了一看韩飞说:“辉娃仔,哪个辉娃仔?不认得。是韩家人吗?”

    韩飞回想起当年从吴家教习回家,每每被大伯母叫进屋里来,塞这塞那的情景来。这会,大伯母怎么说不认识自己呢。于是,扭头看着韩宗富。

    宗富解释道:“大婆婆这两年,忘事多了些,好些事转背就忘。”

    韩飞凑得更近,拉着老妇人的手,再次解释道:“我是辉娃仔,是韩家的辉娃仔,五房的。”

    老妇人收回手,说道:“你不是韩家的,我八岁进韩家,韩家的人我还不认得!你不是,你是虎形山的。”

    韩飞一下子明白,大孃孃把自己戴的平顶帽当成虎形山花瑶人戴的头巾了。于是,摘下帽子,又一次解释道:“我是韩图光的娃,我叫韩荐辉。大孃孃!您还记得吗?”

    “图光的娃?图光和张婆娘的娃?”老妇人嘀咕着,端详着留短发的韩飞,又说道:“像图光,有点像图光。不,更像张婆娘。”

    韩飞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姓甚名谁,听到“张婆娘”三字,只当是大伯母老糊涂了。于是顺着话,答道:“我就是图光的娃。”

    “我们韩家人丁不旺呀!”老妇人神情凝重地说道,“图字辈五个剩下了两个,荐字辈原先有五个,没几年,只剩下三个了;宗字辈原先有四个,这才多大的娃,又只有三个了;祖字辈一个也没有。”

    一旁的韩宗富说道:“你这是怎么算的。祖字辈有娃了!”

    “没有!哪里有?”

    “孔华不是吗?都十几岁了。”

    老妇人冲韩宗富笑着说道:“你自己说说,是不是!”

    韩宗富说道:“那也有了,宗长媳妇生了,早上生的,是男娃。”

    “长娃仔是老三家的吧?老三这都当上公公了呀!我八岁进的韩家门,那个时候,老大还抱在手里呢,没有老三。这才多大会呀,都当上公公了。”

    “不是公公,是太公,宗长是三爷爷的孙崽,这个是重孙了。”韩飞替老妇人推算着。

    “你叫什么来着?”老妇人看着韩飞又迷糊了,停了好一会才又说道,“你是老五家的。老五是我带大的,我操心最多了。”

    韩宗富有些不耐烦了,说了声“我去找秀英”,就出门了。

    老妇人没理韩宗富,继续和韩飞说话。

    “老四死的时候,婆婆被山上的怪物吓着了,天天躲在屋里念经,什么都不管,是我带着他们兄弟几个。我是细媳妇进的韩家门,我还想老爷会要我作小的,可他不要我,嫌我的脚大。老爷要了我就好了,那样的话,韩家的人丁肯定旺些,不晓得要旺好多哟——”

    听了这些话,韩飞的脸涨得通红。尽管伍建明、王小波没有进屋,韩飞仍然感到十分尴尬。

    正为难呢,韩宗富拖拉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进了屋。

    “这是秀英吧?”

    韩飞试着去拉小姑娘,小姑娘飞快脱开。

    老妇人见到小姑娘,才显现出一些灵光来。对小姑娘说道:“秀英!这是你五公家的,叫——”

    韩宗富解释道:“该叫五爷。”

    “叫五爷,快叫。”

    小姑娘使劲往老妇人身后藏,不敢说话。老妇人呵呵笑了,说道:“别人家的都见了,自己的,不怕,不怕。”

    “五爷!是五爷回来了吗?”叫喊声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走进一个人来,一进来就给韩飞鞠躬。

    这是个十八九的小伙子:青花印染布裁成的衣裤之间抖露着精神和新潮;绽放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花儿,给人愉悦;恭维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情分。

    韩宗富感叹道:“这么快!”

    韩宗长回应道:“五爷!二公公说在司里看见了你,还以为是骗人的呢。刚才雨妹娃说了,才晓得是真的。婆婆叫我来接您。”

    既然三婶派人来接自己,韩飞也就没有耽误的理由。他把伍建明喊过来,留下了两包饼干、一打洋火、五尺洋布,还给秀英抓了一把糖。然后,带着随从离开了大伯家。

    韩宗长在出门前对宗富说道:“宗富哥,一起过去吧。二公公、二爷爷也要过去的,晚饭就都在我家吃了。”

    “你们先去,我帮秀英劈好柴,再过去。”韩宗富说着进了厨房。

    老妇人下了火箱,牵着秀英,趿拉着鞋,目送着一行人过了两根圆木搭成的木桥。

    “刚才大孃孃提到张婆娘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我的妈妈姓张!”韩飞边走边思考着,他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着张姓妇女,猛然想到了面馆里的吴张氏,只觉得心里一惊: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且很快有了答案。当一切尘埃落定,韩飞感觉到了一阵令人窒息的激动,他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

    “五爷!快点走,太公还在等着你呢!”

    在韩宗长的催促下,韩飞很快回到了现实中,跟着韩宗长,沿溪流向上走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