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71)吴仁奎的牺牲

(71)吴仁奎的牺牲

    (71)

    天不亮,大黄沙保长吴德明、武装干事吴德坤带着十来个自卫队员从大黄沙撤出来。在松阳坪,他们看到从鹰形山上下来一个衣装不整的人,等那人靠近,仔细一看是木敖洞的雇农王克斌。王克斌猛然看见从暗处跳出来的民兵,吓得不行,差点跪下。

    吴德明连忙说道:“王叔!莫怪,是自己人。”

    王克斌也没有说话,默默的跟着民兵来到猪脑形的四支队阵地上。王克斌瞥见不远处和别人说话的吴仁奎,按奈不住,大哭起来。旁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一句我一句问开了。当时,很多队员正在争着领新发的武器,听到王克斌的哭声也都围了过来,场面很混乱。

    吴仁景扶着王克斌在路边坐下,问道:“王叔!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王克斌越哭越厉害,根本回答不了吴仁景的提问。大伙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说什么的都有。吴仁奎担心自己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便不再和别人争执自己该不该发冲锋枪的事,跑过来站在王克斌后面,等他冷静下来。谌玉正拿来一个饭团给王克斌,他拿在手上,没有吃。过了好久,他停止了哭泣,断断续续地说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昨晚,天黑的时候,鬼子来了,捉了两头猪,不会杀就用刀乱捅,满屋子是血。猪死了,他们既不刮毛、也不剔皮,叫我和仁奎的爷在溪里荡了荡,就拿回来乱剁一气,丢到开水里炆,还把盐罐里的盐都倒了下去。炆了不一会,用火把照了照就起锅,放到水桶里。

    “两个鬼子押着我和仁奎的爷挑着肉汤和碗筷往山上走。路过仁奎家门口时,前面一堆鬼子把我们拦住。我俩被推呀、拖呀,到了仁奎家堂屋前,才知道是仁奎的娘,全身冇穿衣服,没有了进气。鬼子的意思是让我们把人扔到粪坑里去。仁奎的爷哪干得了!看见他们在仁奎娘身上乱踩,我没办法,只得背了起来,把人放到了柴堆边。”

    说到这里,吴仁奎摆脱围着他的人,冲过来要打王克斌。王克斌也不躲,让他打了几下,鼻子流了好多血,幸亏当时人多劝开了。王克斌用手抹了抹鼻子,看着吴仁景轻声说道:“他爷更惨……”

    吴仁景听完王克斌的简单讲述,连忙带着吴德明等人把吴仁奎劝开,拉进了临时搭的油布帐篷里。不久,吴德坤从农家拿来香和白烛,让吴仁奎朝着木敖洞的方向磕头,这才使吴仁奎的情绪稍稍平静了些。接着,吴仁景带着在场吴家人也都行了大礼,焚了香。

    不久,由于小谌王氏四处传言,吴仁奎家的事情很快在猪脑形传开了:吴仁奎的父亲,好老实巴交的人,平常在家也好,在外也好,重话都不说一句,没跟谁吵过架、没跟谁红过脸。今儿,亲眼看见自己的婆娘欺负得丢了性命,他也忍了,还是把肉汤送到了山上。鬼子见肉中有猪毛,还见生不熟,就把气撒在他身上。他不过是抬了一下胳膊,没注意把鬼子手上的碗打掉了,就被捆了起来,从额头上划开,拉下肉皮蒙着眼睛,直到身上的血流尽……

    昨夜的南风默默地刮了一夜,大意的人们看着满天星斗和挂在西山上的弯月,根本没有察觉丝毫异样来。他们只是少穿了一两件衣服,多睡了一会觉。然而,当那和煦的南风在熹微的晨光中停下来的时候,当东方的天空布满血色云霞,当血色云霞倒映在流动的涓溪里的时候,恐怖,迅速在山峦间、松树梢头,乃至在浥露的杜鹃花花瓣上,弥漫、伸张、凝结,凝结成一块块沉重的铁幕,窒息着所有的生灵。

    吴仁奎感受到了,其他人呢?不也感受到了吗!

    天大亮时,从龙潭司送的饭菜到了,赵智礼帮吴仁奎打了饭送进低矮的帐篷。坐在没有垫絮的用门板搭成的床边,吴仁奎好几次端起饭放下,端起饭又放下,突然,他猛地站起来,拿起赵智礼刚放下的汤米冲锋枪,冲出了帐篷。

    丘少尉看到有人抄近路向圭洞方向冲锋,连忙大喊:“停下!停下!有命令不准进攻!不准进攻!”见不奏效,立即用旗号命令赛龙桥头的刘排长带人跟上去。

    吴仁奎朝着大黄沙狂奔。刚出圭洞村口,看见一队鬼子兵开过来,于是端枪扫射,直到打空弹匣。两个鬼子兵回跑不及被打倒在路中间,其他鬼子兵躲进溪边的杂草中向吴仁奎射击。吴仁奎不顾右腿中弹,还要往前冲,最后胸部中弹倒了下来。

    跟着跑上来的赵智礼、谌运铎等人当即火力压制,沿路的两边缓慢向前,意图抢回吴仁奎。然而,远远地从松阳坪冲过来几十个鬼子,明显力量薄弱的赵智礼等人进退失据,情况十分紧急。突然右侧,涓溪对面响起了枪声,小黄沙自卫队及时运动到位,开始还击,十几条枪以溪口下方的丛林做掩护向鬼子射击。接着刘排长带人赶到,从左侧的山坡上向下压制,与小黄沙形成交叉火力,使前边的鬼子不等松阳坪那边的人赶到,就开始退却。冲在最前面的谌运铎在赵智礼的帮助下,背起吴仁奎,撒腿往回跑。之后,枪声渐次稀疏,两边脱离接触。

    吴仁奎背回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不久,向承先、张魁安也过来了。大伙一合计,还是决定:埋了,和谌元璋埋在一起,只是不再作排场,先简单处理,日后再做打算。于是张魁安带着几个人,买了棺材,把吴仁奎埋在弓形山。张魁安见其他两座新坟都立着牌子,也找来木板写了字立在吴仁奎墓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