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118)向志富的战斗

(118)向志富的战斗

    (118)

    在弓形山路口,黄雨燕用手电照了照,人群立即闪出道来。原来是韩贤珍和江娟守着一副新做成的棺材。黄雨燕走过去问情况,跟在后面不远的张香秀没敢立即上前,她想看看大家的表情。她担心是韩飞出了意外。谌玉清过来告诉她,是韩飞手下的一个娃娃兵,张香秀才敢走过去。不知道为什么,张香秀想到了那天来店里吃面的向志富。是的,正是他。

    原来,韩贤珍吃过晚饭,刚完成两天来的统计表,就听到孙田安装电话的人回来说,舅舅李冬生的灵位的摆放出了问题,闹出了矛盾。起先,张木然父母同意把李冬生的灵位临时放在家里,可族人们不同意,担心会败坏张家风水,伤及张家保护神,惹怒张家列祖列宗。张家人过河来找韩祖贵商量,那韩祖贵根本就不理人家,还出粗口伤人。生气的张木然父母,只得让张木然捧着李冬生的灵位跪在韩祖贵家门前,逼韩祖贵就范。

    韩贤珍问:“张木然现在呢?”

    “还跪着呢,我们回来之前还看见他跪在你家门前。”

    听到这些,韩贤珍赶紧去找韩李氏。一到落日巷才知道别动队全体出任务了,所以只好自己回孙田一趟。

    韩贤珍一路小跑到孙田,天还没有黑透。有人告诉他,张木然已经回去了,她舅舅的灵牌暂时由一个当兵的留着。于是她先到了大伯家,想打听具体情况,问一问是哪个当兵的把舅舅的灵位捧走了。

    韩祖福家还有人在忙,有些房间还点上了松明子。韩贤珍走到堂屋门口,看见向志富站在中堂里面,靠右的墙边。

    韩贤珍走进去,问道:“你站在这里干什么?”

    “报告!站岗。”

    “站岗?这里也需要站岗?”

    “报告!需要。”然后低声说道,“江长官在洗澡。”

    “江中尉?”

    向志富点了点头。

    韩贤珍又问:“你看到我大爷爷没有?”

    江娟在房内说话了。

    “韩贤珍吧?你大伯有事出去了。你有什么事吗?”

    “我想知道我舅舅的灵牌在谁的手里。”

    “胖子。”

    “胖子是谁?”

    “特四排的,是韩飞的手下,和你表姐认识,问你表姐就知道了。”

    韩贤珍这才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韩贤珍想舅舅灵牌这事只能这样了,准备回龙潭司,突然觉得有件事还没有办。想了想,想不起来。

    向志富站在旁边笑着说:“你是不是丢东西了,要不要我给你算一卦?”

    “你说什么?”

    “我说要不要我给你算一卦?”

    “对!”韩贤珍猛然想起李神仙化水之事,打算去问一问父亲要不要去一趟龙潭司,李神仙说好的化水期限早过了。

    韩贤珍朝右卧房说道:“姐!我走了。”

    “你去哪?”

    “回趟家。”

    “慢点!让向志富跟着你,这里是前线。”江娟继续说道,“向志富,我快洗好了,你跟着贤珍吧!”

    韩贤珍的家在通向松山的路边,过了井塘就是陡峭的上坡路,左拐进院门前先要通过十多级从山体中凿出来的台阶。由于台阶并不平整,向志富并没有跟着上去。

    韩贤珍走到中堂门口,闻到一股煳香。

    “难道有人在厨房里烧火煮饭!”

    韩贤珍有些纳闷,因为他父亲韩祖贵从来不自己做饭。正要跨门进去看个究竟,忽然想到可能是鬼子,连忙转过身悄悄退了出来。刚出院门,还没来得及下台阶,韩贤珍觉得后面有人跟了出来,她边回头看边跑了起来。

    “鬼子!鬼子在屋里。”快步下台阶的韩贤珍朝下面的向志富大声喊道。

    向志富快速端起枪,子弹上膛向韩贤珍身后的人影打去,人影退了回去。韩贤珍一路疯奔,向志富边跑边回头看,发现房子后面的林子里也有动静。向志富想:不能这样跑,鬼子跟着进村就麻烦了。他找到一处掩体停了下来。见向志富没有跟上来,韩贤珍在两三丈处,停下脚步等着。

    向志富连忙朝韩贤珍喊道:“你快去喊人!江长官那里,快去!”

    说完蹲了下去。

    等向志富打过一梭子子弹,稍作停顿的十几个鬼子两人一组有秩序的摸索着过来。向志富所在的地方有山影遮蔽,鬼子看不清向志富的位置,只是零星地朝这边开枪。等鬼子近了一些,向志富换了弹匣连发了五六枪后躲了一会,见后面还有掩体,便撤到了后面。如此重复,到第三次后撤的时候,只觉得身子一沉,左脚没有了力气,好不容易爬到掩体后面,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往后撤了,他必须在这掩体下坚持到最后。他从子弹带取下一个长弹匣换上,连续朝快要进入山影的鬼子射击。30颗子弹不一会就差不多了,正想再去拿最后那个长弹匣,眼前一亮,一颗子弹打着他了。

    “打着哪里了?”

    向志富什么也感觉不到。

    “是不是没打着自己,怎么就感觉不到呢?”

    向志富不自觉地又打了几枪。……

    江娟带着孙连留在孙田的人上来时,鬼子还在月光照着的路上凭借小树影子的掩护在慢慢前进。江娟他们快速找到掩体,向鬼子密集开火。

    这时有人说道:“那人在这,好像受伤了。”

    江娟喊道:“背下去。”

    到了安全处,江娟过来打开手电一看,根本用不着拆急救包,子弹打着了颈动脉和喉管,几个地方鼓着血红的泡泡。看到这些,韩贤珍跪了下去,浑身发抖,江娟怎么推搡都不能缓解。

    不久大批孙连的人从鬼子后面杀出来,鬼子无法支撑,丢下两具尸体,跑进了松山的老林子。孙连又追了一段,当敌人消失到树影中,追击不能继续时,他们撤了回来。

    百姓们很快涌了过来,韩贤珍的父亲带着大烟的气味从村那头慢腾腾过来,听到有人对他说:“你还不急,鬼子是从你家里出来的。”这才恢复了神智,急急忙忙跑过来挤入人群询问,被瞪大着眼睛的韩贤珍重重地打了一记耳光。老乡们看了,没人责备韩贤珍。

    大约十点钟,韩飞带着人从山上下来,确认了情况后,安排陈劲等人抬着向志富到了弓形山。

    张香秀问陈劲向志富是哪里人。

    陈劲回答道:“韩长官说他是洪江人,是新兵。打仗最容易死的是新兵,一些要命的技术动作掌握不了。从一个掩体向另一个掩体移动的时候,一定要突然、快速,还要利用好钢盔。”

    “他都死了……”

    “不是针对他说什么,教训应该总结。这样做了,后面就会少死人。老兵都喜欢钻牛角尖,喜欢弄清楚到底是怎么死的。不能说‘子弹不长眼睛’了事,这里面有很多门道。有些人很迷信,我不迷信。要说迷信也有,那就是迷信自己的眼睛、耳朵。只有自己的眼睛、耳朵才值得信任,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保护神。”

    没多久,蓝三妹把红岩山下来的老人们送到地方后,抱着毛毛回来了。陈劲说她带着孩子,还要参加别动队的活动,很累的,要她早点回去休息。见蓝三妹没有走的意思,陈劲让张香秀照看现场,自己把蓝三妹送回了十一中。

    等陈劲回来,张香秀领着韩贤珍买来了一些纸、香、白烛。

    陈劲说:“我亲手埋过的人不下二十个,还没有一个用过这些的。向毛几能用上,也算是他的福气了。”

    张香秀问:“你们什么时候通知他的家人?”

    “打完仗,有专门的人做这些事。”

    “那不是要拖很久。”

    “没办法,以往都是这样做的。很多时候,部队打散了,名单弄丢了,根本就没法通知。”

    “他叫什么?洪江离这里不远,说不定能碰上洪江人,早点搭个信告诉他家里人。”

    “叫向志富。”

    “姓向。”张香秀叹息道,“可怜了!这么小的年纪。我还为他吃了荐辉的荷包蛋生过气呢。”

    陈劲笑着说道:“想起来还挺有趣的,也算是有一段不错的人生。”

    “对!不错的人生。”

    需要交代的是:向志富的遗物暂时放在韩祖福家里,遗物中有一本他只认识两个字的手翻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