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174)吴德友的心思

(174)吴德友的心思

    (174)

    吴德友这一睡,整整一个晚上和半个白天没有翻边。他先听到四面八方轰隆隆的炮响,然后是女儿和谁吵架的声音。

    “这娃呀!什么时候能和和气气说句话就好了。她确实不像吴家子孙,这都是她娘带给她的,她太随她娘了,不随我。我吴家人可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不像他们张家人。

    “不知从哪一辈起,我家就欠下了还不清的阎王债。打记事起就知道父亲在给人家扛活做长工,还以为家家都是这样,家家的父亲就应当给别人家做长工。后来才知道不是这样的。父亲每天回来都要到后山挖两三个时辰的土,为的是开辟一方屋场坪。最后,东家知道了这事,说什么‘不能吃了东家的饭,只顾自家,不给东家干活’。从此父亲就很少回家,路过家门都不进来,放下几样东西,喊一声妈妈的名字就走了。那年,父亲提着几服药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出去干活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那个冬季下冻雨的天数比出太阳的天数还要多。在这样的天气下,父亲支撑着日渐消瘦的身体每天都要背着镐头到后山去。终于在开春的时候,他用竹片糊泥巴做墙,用杉木皮做屋顶建成了有厨房、卧房、堂屋的房子。当一家三口搬进这自家的宽敞的房子时,他彻底病倒了。他再也没有自己走出这座房子,是别人抬他出去的。抬他出去的人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将他抬到山上埋了。之后的数年,我和妈妈,母子俩人靠着别人家施舍的碎米谷糠度日,直到我能翻挖土地,把别人家不愿耕种的缺水的旱地借来种上包谷、小米和苕,这才渐渐吃上了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的粮食。

    “我并不是寡情薄意的人,可总是不能和他人搞好关系,对邻里是这样,对家人还是这样。婆娘看不起我,总说我没有能耐,一年只会烧几担炭;女儿也不尊重我,老是顶嘴,不把我当父亲看;儿子也不太愿意搭理我:我纯粹是一个多余的人。可是,大黄沙那么多并不多余的人都死了,而我这多余的人为什么没有死呢?

    “多亏当年父亲把房子建在村子的边缘,才比别人更容易逃生;多亏那天吃了那块生糍粑,吃坏了肚子,才出了洞子,免遭屠杀;多亏遇到了屋茅洞的人,才避免了一个人在丛林中求生;多亏韩荐辉杀死日本伤员和看护,才得以逃脱日本人的魔爪。这么多的多亏说明我以后的人生是捡来的便宜,那好!我就换一个活法。我将认真体会家人的感受,好好对待他们,对乡亲也应该是这样。大黄沙剩下的人不多了,那剩下的人应当替那些死了的人活出精彩来。对!应当活出精彩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