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213)韩飞饭后散步

(213)韩飞饭后散步

    夜间多云

    (213)

    蓝寨佬大院没有像汉人的房子那样坐北朝南。它依地势而建,大致方向是坐南朝北。两边都有保坎:西边的保坎在下方,保护大院的基础,为安全起见,在没建房的地方修了齐腰的矮墙,东边的保坎在上方,防止山上的泥土垮下来。两边的保坎加上南边的大门,也就把院子与外界分割开来,形成独立的院落。这个院落历来就有,数不清有多少代了,一直都叫做大院,或者院子。前些年来,蓝德兴重新归置一番,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格调。

    大院除了蓝德兴家居住,也有召开会议和集会的功能,所以前院很大。中堂建在一米多高的高台上,中堂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偏厦,偏厦上面还有阁楼,靠中间的阁楼较高,可以住人。前院东西两边有二十几米长的回廊,西边的回廊做得很宽,上边还建有房间以存放杂物。这里的人称回廊的二楼为“廊楼”。

    后院是蓝德兴一家居住的地方,吸收了附近汉人的建房风格,有祖宗堂,厨房设在祖宗堂后面,祖宗堂旁边有多间卧房,为主人住处。祖宗堂与中堂之间有纵向走廊,走廊两边,靠保坎有厢房,为客房和下人住处。在走廊和厢房之间,放着两列六个用石头做成的长方形的太平缸。太平缸里的水在起火时,用来救火。

    韩飞、殷国志以及他们的随从,安排在前院中堂左边靠中间的偏厦,且叫左内偏厦,江娟和报务组住在左内偏厦外边的左外偏厦。别动队住在廊楼。

    因为报务组人手不够,尹世新留在大屋,没有跟刘明霞回马颈骨。

    韩飞吃过晚饭叫上尹世新去散步。韩飞想爬上一座山看看地形,就问尹世新上哪个山头。

    尹世新朝四周看了看,指着西边说道:“这儿,天黑得快,上这座山吧!”

    韩飞看了看,说道:“太矮。”

    韩飞把脸转向北方,说道:“上前面那座山!”

    “太远了,一个时辰下不来。要是有人找你找不着,会误事的。”

    “那就依你。”

    “这边路不好走,从亭子上那边爬山。”

    韩飞等人刚走出蓝家大院,就碰上谌娟带着支前民工牵着两匹骡马回岭脚,一同走到亭子上,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就各自走开了。

    尽管对于韩飞来说,这里是陌生的,但他并没有对什么东西称奇,他没有发现这里和北边的龙潭地区有什么不同。只有一点,这里到处都有粗大的古树,它们枝叶茂盛,圆盘形的冠盖下留下一片好大的空地。

    在龙潭司这样的树不常见。街上只有一棵,那就是记载着时令的大枫树。在西桥头,于玉秀他们画的,一只大手的那幅宣传画就在大枫树下面。大枫树对于龙潭司人来说太平常不过了,没几个人在意它的存在,除了太阳很毒的时候。有些村落也有一些大树,但没有这里的古老、高大。

    爬上山梁的韩飞看着太阳躲过云层慢慢的靠拢对面的山峦,即将躲进山峦的后面。这是他们上午到过的山峦,在山峦的那一面就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现在,一切都恢复到了原始状态,好像战斗不曾在这里发生过。是呀,从现在开始,这里进入了遗忘时刻,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遗忘那场曾经的战斗,直到不剩下一丝痕迹、一丁点儿记忆。只有那太阳,依旧是那颗太阳每天从这山峦落下,不管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有人看着还是没人在意。

    因为寒流带来的一点寒意已被刚才的爬山运动赶走,再也没有了春风料峭的感觉,所以韩飞没有在山顶停留的意思想继续向北走。

    后面的尹世新叫住了他,问他:“你还要到哪里去?”

    “你这小伙子,才这几步路就走不动了!”

    “不是,该回去了。”

    “是呀!回去,不能走回头路。”

    “那边没下山的路,尽是悬崖。”

    “那走哪里?”

    “走西坡,我们走西坡下去。”

    “好,走!”

    刚转向,还没走几步,远处有瑶民喊出了带颤抖拖音的“嚄呵”,这表明有危险,以往这么叫说明有野兽出没,现在这么叫应该是告诉大家,他发现了鬼子。

    尹世新说道:“有鬼子。”

    伍建明和柯修洲立即冲上来站在韩飞前面。

    韩飞说道:“紧张什么,远着呢,应该是打散的鬼子还没有清剿干净。”

    伍建明说道:“我们回去。”

    “回去?哪有见到野猪不追的,何况我们手里有家伙。”

    尹世新指着左边的山坳喊道:“长官!你看。”

    韩飞朝尹世新指的方向望去,看见谌娟带着刚才的几个民工正在山路上狂奔。

    韩飞意识到谌娟他们发现鬼子了,喊道:“你们两个走上面,我们走下面。冲!”

    韩飞带着柯修洲择路下山,到了路边,面临一丈多高的崖壁,韩飞一跃而下,柯修洲紧随跳下。听到前方枪声响起,韩飞一路狂奔。在一拐弯处,这才看见谌娟躲在一棵老桑树后面。

    韩飞靠着谌娟旁边的另一棵树,问道:“你怎么样?”

    “没事。”

    “有几个鬼子?”

    “看见两个,打死一个,另外一个躲到林子里去了。”

    韩飞走出树荫,说道:“没事了!走远了。”

    接着,他朝山上大声喊道:“伍建明!就在这一带搜索,还有一个鬼子上山了。”

    这时有瑶民过来说日本人是从溪边的一座房屋出来的。韩飞随瑶民进屋,看见一家三口都死了。小孩和妇女死在灶屋,一位老者死在卧房。

    没过多久,一群瑶民进屋,帮忙处理尸体。韩飞回到大路上,让柯修洲护送谌娟继续赶路,自己就地等着伍建明。

    谌娟刚走出几步,山上响枪了,一样东西从上面滚了下来。屋子前边的瑶民不停地喊,谌娟他们才停了下来。那东西刚好落在谌娟他们的前边,要不是大家喊,还真有可能砸着人。人们凑上去一瞧,是日本人:他鼻子上戳进一段树枝,胸口的血还在流。韩飞叫人把他的装具都拔下来,接着,又喊应了伍建明,要他们设法找到枪支。

    回到大屋场,韩飞让江娟和徐胜男清点鬼子运输小队的单兵装备,登记编号,看能不能找出规律。果然从士兵衣服编号和一段刺刀编号中,可以得出至少还有两名鬼子士兵没有抓到,或者根本就没有随队来大屋的判断;又由于缺号是连着的,说明前一情况,鬼子没被抓到的可能性较大。殷国志认为:这两样东西比较新,所以它们的编号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待蓝德兴过来,韩飞告诉他可能还有两个鬼子没有抓到,建议蓝德兴通知各寨将散居的人集中居住,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