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261)殷国志、尤梅的婚礼

(261)殷国志、尤梅的婚礼

    夜间阴

    (261)

    饭前,几个管事的集中到左内偏厦说起了庆功宴和婚礼的事。蓝寨佬说,开席前要来一个接亲仪式,尤梅算是蓝家大姑娘,是大屋场的主人,殷国志算是上门的女婿。按照瑶家人的习俗,女方去接新郎,等男方的人到了,就可以开席了。殷国志不同意,也不是不愿意做上门女婿,据说这瑶山男到女家的情况还很普遍,而是担心太费事,耽误大家的时间。韩飞赞成蓝德兴的话,理由是:别动队派人去花屋场接殷国志,特四排为男方的家里人过来吃酒席,一切顺理成章。韩飞最后说的话是这样的:“快点!快点吧!大家都饿了。伍建光!把殷国志拉走!”

    待殷国志被簇拥着出了门,韩飞又把伍建光叫回来,就今晚喝酒的事吩咐道:“今晚喝酒,蓝寨佬、殷国志、尤梅不限制,其他人最多喝两碗,一碗敬蓝寨佬,另一碗自己人相互敬酒,自己人敬酒只准抿一口。特四排你负责交代。”

    胡敏忙于挑选队员去“接亲”,这时王大连、萧红雨和岩山也到了。岩山、韩宗久作为女方的男性代表,吴辉玲、萧红雨作为女性代表由蓝寨佬、蓝夫人、江娟领着去花屋场接亲,同行的还有司仪龙石雄和两名三眼铳手。

    到亭子上时,鸣了一铳。听到铳响的伍建光立即指挥事先选定的二十位礼兵持步枪上刺刀分两列站好,待迎亲队伍一到,伍建光喊:“立——正,敬——礼。”

    礼兵们整齐划一地完成了规定动作,高高端枪肃立,看着蓝寨佬从队尾走到队首。

    “哎呀!这样怎么行?”

    蓝德兴一见到除戴了红绸带,其他什么也没改变的殷国志说道:“这样不行。”

    蓝德兴取下殷国志的军帽,向围观的人问道:“谁家有带红色的新头巾?”

    有人举了一下手,跑开了。

    “还要请一个族长,才好。你姓殷,找谁家的族人呢?”

    在一旁的蓝夫人问道:“他们的姓怎么这样怪?姓尤、姓殷。”

    蓝寨佬看了一眼蓝夫人,见蓝夫人收了声,也就没再说什么。

    思忖片刻,蓝寨佬说道:“那就找沈家族长吧。”

    说完,四处张望,喊道:“沈代斌!把你公公叫来。”

    “我去呀?我不去。你去!”

    “你去不去?”

    旁边有人劝说沈代斌道:“可以进去吃酒席,你也可以。还不去?”

    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孩问了句:“真的?”

    得到满意的回应后,小孩撒腿跑开了。

    沈太公摆动着他那已经不太灵便的细腿赶到时,在众人的帮助下,殷国志已经缠好了头巾。他身上穿着军装、腿上打着绑腿,头上却缠着用红色点缀的白色头巾,胸前披着大红色的绸带。这一不伦不类的装束,多年后,尤梅都还在笑话他。那是在后来被称为“牛棚”地方,他们在度过他们最后的共享时光,尤梅说到了这事。当时他们俩都笑了,开心地笑了。

    蓝寨佬向沈太公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沈太公连连点头同意。于是,蓝寨佬让礼兵重新站好,自己和自己带来的人重新回到村口。在六声铳响和一阵鸣枪之后,蓝寨佬一行从容从礼兵中间走过,与等侯着的沈太公相互行礼,到案前商谈着什么,然后用红纸写好四张帖子,相互签字画押。接着在案板上摆上沈家祖宗牌位,沈太公跪拜,蓝寨佬揖拜,并请出殷国志。

    沈代斌对沈太公说:“长官兴新礼,不肯跪拜,只愿揖拜。”

    沈太爷看了一眼蓝德兴,挪到一边,让出了位置。

    殷国志揖拜沈家祖宗牌位后,转身对沈太公说道:“真是对不起。汉人也行跪拜礼,但我在家从来没有跪拜过。既然,按瑶家礼节我做了一回沈家子孙,这种情谊什么时候都在。”

    沈太公听完,拿出一张刚才写好的帖子给殷国志,说道:“收好。收好。”

    随后,司仪一声吼叫,队伍以礼兵开路,有序向大屋场走来。一声声铳响回荡在幽幽山谷之中,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萦绕在巍巍山峦之上。古老苍山又一次躁动起来,而这样的躁动总是不能长久,很快归于宁静,唯有那袅袅炊烟未曾停歇。

    再过一会,透过那低沉的烟雾,就能看到大屋场寨佬院内人头攒动。那长桌旁穿着不同格调衣着的,肆意吃肉、肆意喝酒的男女用他们约定俗成的、娴熟的方式表达着共同的喜悦情感。有人端起酒杯唱歌、有人猜拳行令、有人嬉笑打闹,直到庭院中央点起篝火,姑娘小伙们随着木鼓和芦笙的节奏围着篝火跳起舞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