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270)谌娟随陈劲去前线

(270)谌娟随陈劲去前线

    (270)

    因为昨天的奔波,谌娟睡得很沉,直到大寒把她推醒。

    “什么时候了?”

    “都出去了。”

    “你牛哥呢?”

    “也出去了。”

    “外面是在下雨吗?”

    “好大的雨。”

    “下雨还出去?真是。”

    谌娟掀开被子,起床。

    她走进厨房,见空锅冷灶,便从橱窗的大钵子里拿出几个粽粑,放到有竹蒸架的锅里,坐下来点燃了灶膛。

    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生活景象:春雨在山谷、田野和房舍间淅淅沥沥地下着;小孩和狗在屋檐下玩耍,狗被捉弄得受不了,不时叫唤几声;女主人一个人待在厨房,看着炉火,默默地看着炉火,任屋外的雨下着,任小孩把狗惹毛,她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用管。

    “这殷长官也算是可伶的,三十几岁了才结婚。这结婚要说难也难,要说容易也容易。前些天还在说尤老师和葛上校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又和殷长官好了。也该他们俩在一起,他们是同乡,说不定以前就认识。那天不是看到了殷长官的妹妹嘛!这些事可能和她妹妹有关系。

    “葛上校和江长官是一起的,江娟、江长官都是好人,这葛上校也应该不差。可能人家早就有婆娘了,怎么可能和尤老师结婚。一些人就喜欢乱猜,情况都没搞清楚。

    “只是这葛上校不该抓韩飞的舅舅和张枫英她爷。舅舅和张姨一样是很本分的人,与人友善,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总是先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小黄沙保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条,日本人来了,遇到这么大的变故,他都能立即做出安排,就说明了他的能耐。葛上校为什么要抓他呢?

    “还有枫英爷,很懂道理的人。张家长李家短的争执找他分说,他总是能把道理摆明,使得两家握手言和。也许是从外乡来的缘故吧,他没有在乡公所主事,依我看他不比三爷差多少。谌长发依仗他,三爷也看重他,可见他的能力。

    “要说他犯罪,真难相信。他一不图官,二不图钱,比乡公所其他人,甚至比大部分的保长和甲长都要实在。枫英在乡公所做事一直都没有领薪水,只是在食堂吃饭不用给钱。说到电话总机插线头这事,人家田姑娘有薪水,还经常不来上班,就是来了也是拖拖拉拉的。这件事就该让玉正和枫英两个人来干。

    “张干事这种人不可能犯罪,舅舅也一样。这不要去看那些条条框框,就算是三爷和二舅爷犯罪,六哥和新有犯罪,他们也不可能犯罪;除非那些条条框框是某些人胡乱编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的条条框框,按照卜教授的说法,那就是恶法,应当撤销。

    “如果给没有犯罪的人定罪了,而犯了罪的人又得不到惩罚,那说明什么问题?是不是这个政权要垮了。就像抬大木头,有力气愿意出力的人不让人家抬,找一些力气又小、人又懒的去抬,能抬得下山吗?韩飞要是回来,还是不要去做官,教教书最好。”

    雨还在下着,谌娟把大寒喊了过来,从锅里拿出一个粽粑给他,他拈着粽粑的捆线,把它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又从橱窗里拿出一个装着红糖的碗摆在粽粑旁。谌娟笑了笑,心想:厨房里的事,大寒比自己还懂些。

    吃着粽粑的大寒突然说道:“妈!牛哥说姓韩的不能进我们家。”

    “谁说的?”

    “牛哥。”

    “那小姨的毛毛是不是姓韩?”

    “他也姓韩呀!”

    “可不是嘛!”

    “他可以进我家。他不能进我家,小姨就不会来了。”

    谌娟想大人是不会说这话的,只有半大的小孩子。原以为这个家里只有牛娃仔不会装模作样地对自己和大寒好,现在看来牛娃仔也将回到应当属于他的阵营里去了。其实要不是他那得恐惧症的妈妈走了,他早就是那个阵营的人了。

    谌娟感觉到很孤单,前所未有的孤单。大寒帮不上忙,只是累赘,他被从大洞接回来就是证明,他们把他当成筹码以维护现有的状态。是的,他们对自己,对大寒都很好,正因为这样,自己才很难挣脱这无形的枷锁。无论哪一个对自己,或者对大寒,亦或者对谌家亲戚不好,自己都可以借故离开张家,可就是他们对谁都好,样样都好。这才使自己无法挣脱。

    不知什么时候冒雨跑到门口的大寒又跑了回来,他告诉谌娟,外面来了好多兵。谌娟跑出去一看,果然。她想这是不是温水那个连,为什么冒雨往大屋开进?打大仗了吗?

    邻家三太公家的向嫂嫂扭动着肥胖的身体,肆意晃动着胸前的那两个肉团,走过来问道:“又去这么多人,去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

    “前些天去的那么些人呢?都死了吗?”

    谌娟瞪了她一眼。

    向嫂嫂很是无趣慢慢地返回了自家门庭。

    谌娟从门后拿出一把油纸伞,让大寒待着不动,自己过去打听情况。刚出菜园篱笆,正要跨沟过去,就听见有人喊:“嫂子!”

    谌娟循声望去,见陈劲领着几个人在队列外走了过来。

    “你们的伤好了?”

    “好了。你家在这里呀?”

    “嗯。进去坐坐?”

    “那也好,我们进去歇歇脚。看见岩松他们没有?”

    “没看见。”

    “那他们直接回家了。”

    众人刚在明堂坐好,已经舂好米的两位佣人过来询问需要做什么,谌娟吩咐先给客人泡茶。

    谌娟问要不要在这里吃饭,陈劲说:“还是不麻烦了,那边正打着呢,休息一下就走。我们带着药,去迟了韩长官会骂人的。”

    谌娟询问具体情况。陈劲也不是很了解,他们到了温水,才得知前方情况,说是日本人的运输队,进了大屋一带。

    谌娟这才舒了一口气,说道:“那不要紧。”

    陈劲问道:“前天的战斗,你参加了吗?”

    “没有,十三号晚上的战斗,我参加了。当时韩飞他们还没到,我们就几个人,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乡吃亏,不是!好在天没亮韩飞他们赶到了,不然我们要吃大亏。”

    谌娟问陈劲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大屋,陈劲说当然应该去,别动队那么些女孩子,你就放心韩飞。

    “那好,我去。也不为你说的,为我自己。”

    谌娟将大寒托付给两位佣人,便披上油布随陈劲出发。刚走到门口遇见张魁良背着长枪回家。

    谌娟问道:“你这是?”

    “拿几块油布,我们随刚才的部队行动。”

    谌娟见陈劲站在旁边便向他介绍张魁良。

    陈劲打断谌娟的话,说道:“知道。还蛮精神的吧!”

    陈劲上前理了理张魁良的衣服说道:“要上战场首先要把衣服穿整齐了,你看你……”

    谌娟打断陈劲的话,说道:“他是大寒的二爷。”

    “二爷?是呀!是二爷呀,这我知道。还是那句话,上战场要把衣服穿整齐了。我呢,我叫陈劲,丈母娘家就在这附近。我们特四排的其他人,打完了这一仗就不会来这里了。我不同,我会经常来的,我叫陈劲。记住了!我还会来麻烦二爷的。”

    说完,陈劲拍了拍张魁良的肩膀,又招了招手,微笑着走了,谌娟随后跟了上去。

    张魁良在原地站了好久。他不明白这人为什么这样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