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316)打破攻守同盟

(316)打破攻守同盟

    下午晴转多云

    (316)

    对治安军俘虏的审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昨晚在对最后一名士兵问话完毕后,冯清波听到那俘虏和等他的同伴说了一句“有人挖坑埋人都没事,我们不会有事的”的话。回到宿舍,冯清波越想越不对劲,跟王开智说了这事。王开智说道:“那就再问他一遍。”

    今早,在左山案审理会议前,冯清波、王开智、蓝虠对那个名叫王军的治安军俘虏又问了一次话。他矢口否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冯清波把情况向殷国志做了汇报,殷国志决定,抽调人手参与调查,先单独询问,问出问题再做笔录。别动队除韩祖明和韩宗富看家,其他人全部去了花屋场,保证每一组有个女的,以便缓解气氛,减轻他们的心里压力。韩飞和江娟也去了花屋场,亲自安排指挥。

    待大屋场的审理会议结束,王开智和蓝虠回到花屋场,殷国志连忙召开部分人员会议,汇总情况,商量对策。

    经过两三个时辰的个别问话,事情才总算有点眉目:十天前,治安军八连随日军133联队一部进驻桃洪镇,也就是桃花坪,以东的磨石村时,有人参与了对当地老百姓的屠杀。其中一个排在村东林子里挖了一个大坑,这个坑被日本人用来活埋无辜百姓,有十几二十个老百姓遇害。现在的问题是,没人愿意说出是哪个排去挖的坑。

    冯清波说:“他们谁都不说,有了攻守同盟。这些人,当了俘虏还不老实。我还是前天我们连长的那句话,把他们送龙潭司,也该让他们受受罪了。”

    胡敏不同意,说道:“忙了这么久,也不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再多问几个人,或许就能问出来。”

    江娟问道:“方法呢?用什么方法,前面的方法不能用了,不管用。只动嘴皮子,不打也不骂,他们不说,你就没办法。”

    殷国志笑了笑,他有办法应付这种情况,但他不想用。这是一种可以说是卑劣的手段:将几个人问话后,把其中看上去胆小的两个人单独放到一边,给他们好吃好喝,还要让其他人看见。再把其中看上去最难缠的单独关押,不让其露面,造成已经被处决的假象。过一个时辰再问其他人,一准有突破:他们管这种方法叫区别对待。可殷国志不想用这种早年间学来的方法,至于为什么不想用,他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气氛,也许是因为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想到这些他不由得自嘲了一下。尤梅看到他奇怪的表情,也没有说什么,继续一边听大家的讨论,一边整理刚才的庭审材料。

    吴辉玲赞成对这些人严肃处理,但不同意现在就送龙潭司了事。龙石雄想留下几个年轻力壮的放在蓝德兴家里做事。谌娟认为方法总是有的,应该集中心思想办法。陈劲说把胖子喊回来,打他们一顿,看他们说不说。伍建光说这几天和萧连长有过接触,觉得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殷国志说道:“那好!和这萧连长接触接触。我、韩少校、蓝寨佬三人一起,其他人随尤梅留在花屋场继续询问。”

    回到大屋场,等萧连长过来时,殷国志把前面没想通的问题,想清楚了:不仅仅是环境,也不仅仅是阅历,之所以不愿因采取那些有些卑劣的手段,是因为自己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那天在李昭福家为三妹抢孩子的那股子劲,渐渐因为李家和蓝三妹的关系好转而变得滑稽可笑。也使得他清醒地认识到:那些自诩为目标伟大而不惜采取下作手段的人,本身就是持有“性本恶”观点的人。这种人自诩的伟大,也就是“性本恶”的伟大,这种伟大是假的,是十分渺小的。

    和萧连长的谈话,由韩飞打先。

    不等萧连长进屋,韩飞毫不客气,劈头盖脸地问道:“你们有没有商量过,等仗打完了,回到磨石村,给死者谢罪?你们没有商量过,也没有这样想过。你们是想来一个拒不承认,来一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觉得这样行得通吗?你们能活得安稳,活得自在,活得心安理得嘛!”

    一进门还带着微笑的萧连长被韩飞问住了,钳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殷国志让他坐下,问他是哪里人,家境如何;蓝德兴则把大屋瑶山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介绍了一番。可萧连长哪有心思,除了机械点头作答,什么也听不下去。因为他知道尽管韩飞最年轻,但是军衔最高,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韩飞看上去很和蔼,没有凶神恶煞的满脸横肉,可刚才说话的严肃劲让萧连长很害怕,不敢拿正眼瞧他。

    殷国志看出了萧连长的心思,说道:“韩长官其实是很随和的人,接触久了你就会知道,只是你们今天的做法太离谱了。你们来一个攻守同盟,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你们是不是还做过其他的事情,除了挖坑这事,是不是还残杀过同胞?”

    萧连长连忙否认。

    殷国志打断他,继续说道:“韩长官也是相信你们没有做过过分的事情,才这样说你。你说呢?你不能对不住我们的信任。你们都是一起出来的,很多还沾亲带故,就不想一块回去?少一个人,无论少了谁,你都没法回到乡关,走进村口,跨进家门。你说是吗?”

    殷国志示意一下,没让萧连长说话,继续说道:“如果,我说如果,如果把你们送到溆浦,那你们这些人就要分散,就可能被送到外地做苦力,一些人就会客死他乡。我们现在没把你们送龙潭司,就是因为这儿再怎么着是邵阳的地盘,不会受到外乡人的欺负。如果你们能交代问题,并能将功折罪,为抗日做些事情;将来抗战胜利了,我们就可以放你们回去,一起回去;甚至还可以说你们是集体投诚,不说是战场被俘。”

    听了这话,萧连长眼前一亮,问道:“真的吗?真的可以说是集体投诚?”

    殷国志看了看韩飞和蓝德兴,然后说道:“有可能,但不是一定。我们办事是集体商量,到时候,我会提议大家讨论,但不能保证一定通得过。”

    萧连长激动地说道:“知道了。长官,三位长官!我能不能去和我们的军官、士兵商量一下,我去跟他们说说。”

    韩飞说道:“你也不要怪我的话重,理摆在那里。做了错事,就要承认。这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也是取得别人理解和信任的第一步。”

    蓝德兴说道:“以前我们瑶山很少来汉人。你看,现在这么多汉人在这里,就是相互信任。任何人都是这样,你说呢?”

    萧连长点了点头,愉快的辞别大家,和伍建光一起到了溪对面的农舍。

    殷国志去了花屋场把这边谈话的情况向尤梅和江娟作了通报,安排结束了花屋场的问话。

    蓝德兴站在中堂门口问韩飞:“伍长官是不是以前就认识这个连长?”

    “不知道,是老乡总是没错的。”

    “看样子,这伍长官也是心善的。”

    “不能只说心善不心善,现在这种情况,能还原到战前的心态,能善待所有的人,除了日本鬼子,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那是。当初我看见自己的人死了这么多,特别是石老爷山的曹猎户家,我就想带着所有的人去打山门镇。是你们这些的遭受更大苦难的人,是你们的沉着冷静,让我回归到了最初的心态。”

    “真的嘛,等打山门镇时,你带上你们的人一起去。”

    “那就好!快点。”

    “不会让你们等太久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