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351)张魁山准备上战场

(351)张魁山准备上战场

    (351)

    张魁山把竹躺椅搬到中堂外的阶基上,垫着烤火被躺在上面,这是他平日里最为惬意的享受。遗憾的是今天的太阳没能出来。

    躺下去,张魁山的感觉很好,很轻松。

    先前怕鬼子来,这几天龙潭司的枪炮声稀疏了,飞机也来得少了;远处南边的炮声,响是响,不过,还是在那个现地方,也没有什么很坏的消息传来:看样子,鬼子是来不了了。韩飞他们前几天打的那一战,说是打赢了,可韩飞没有像前一次一样送枪和子弹来,这也说明新金并不那么重要,要不就是,这仗快要结束,打不了几天了。

    前几天,张魁山让王大伙计赶紧安排人插田。昨天把田插完了,总算没有误了农时。还别说,这成立自卫队也有一样好,那就是大家一起插田,相互比着,速度还真快。

    王大婆娘过来问道:“少爷!今天没太阳,那些包袱还要不要打开?”

    张魁山把头偏向她,回答道:“还是打开吧,敞开透透气也好呀。落雨倒不怕,就怕南风天,南风天才潮湿。”

    张魁山说完摆正脑袋,又把眼睛合上了。

    张魁山心想:“这婆娘也是没事找事,这种事也来问。这准备逃难带走的包袱,不逃难了当然要打开呀!那王大伙计也一样,刚才也不搭把手帮忙抬躺椅,还说什么,这太阳出不来。硬要出太阳才可以躺在外面呀?真是!”

    王大婆娘和王大伙计一样,都叫张魁山为“少爷”。张魁山的父亲都死了好几年了,他们还不改口。这让张魁山很恼火,几次下决心辞了他们,怎奈都是这么些年的老伙计了,住得也不远,很难张开那张嘴。好在王大伙计管事有条理,很细心。

    家务都是省出来的。张魁山和他的父辈、祖辈人一样,生活上非常节俭,吃穿用度不经过仔细考量,绝不轻易改变。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再大的山也经不起一顿猛吃,再多的钱也不够一夜糟践”。尽管这样,他还是有个不雅的爱好,仅仅是爱好,没到嗜好的程度。这个爱好就是抽烟。

    他专门开垦了一块地用来种植烟草,每年中秋节前后,在烟草开花前就把烟叶摘下来,放在阁楼上晾干。需要时,取下一些来,先放到甑上蒸一蒸,然后捆紧,用专门的压板和刀切成细丝,再在炒锅里将烟叶炒干。炒的同时,喷一些酒,以增加烟叶的香味。

    他还有一个刻有暗花的铜质水烟壶,暗花图案一面是一个妖艳的外国女人,另一面是树叶凑拥下的一个“福”字。他不明白这两个毫不相干的图案怎么会放在一起?把它们放在一起意味着什么?但他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认为很合适,很惬意,很有品味,并以爱屋及乌的逻辑,对烟叶的要求近乎严苛。在他的烟丝里看不到一丁点叶梗,他还不厌其烦地把烟丝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只是他抽得很少,多数烟叶都被几个伙计偷去了。因为是偷吃,其他人抽烟的时候都知道避开张魁山,只有郭五当着张魁山的面吧嗒吧嗒地抽,毫无顾忌。

    张魁山坐起来吸了一口烟,然后躺下,一缕白烟从他的嘴里慢慢飘摇而出,萦绕在他的周围。他在这云雾缭绕之中感受着水烟壶暗花图案的意境,也就随之飘飘然起来。

    张魁山没有发觉郭五走过来,一说话把他吓得不轻。

    “有人找你,让他进来吗?”

    张魁山惊恐地看着郭五说道:“你是猫变的呀!”

    郭五笑着说道:“属相里没猫。”

    “这谁不晓得!我是说你走路没有脚步声。”

    “怕打扰你。”

    “那你就不怕吓死我呀!什么事?”

    “有人找你,让他进来吗?”

    “穿得怎么样?”

    “嗯?”

    “他要是穿得随便呢,我也随便;要是讲究,那我就要换衣服。”

    “随便,他穿得随便。”

    “那叫他进来。”

    来人,张魁山不认识,他自称叫瞿仁华,是黄泥保人。

    张魁山问瞿仁华找自己做什么。

    瞿仁华带着笑说道:“张善人!是这样的。我们黄泥保来了日本鬼子。你们这不是有人有枪嘛,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去打日本人呀?”

    张魁山听不出话的真假来,严肃地说道:“谁告诉你我们有枪?没有。打日本人,你找粮子,找我们干什么?”

    瞿仁华从张魁山两次使用“我们”的用词,听出张魁山手下确实有人,连忙诉起苦来。

    “今天一大清早。鬼子就到了黄泥保,抓住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要他带他们找到了保长家。保长一个人正在吃饭,还没说话,饭桌就被掀翻了。保长吓得不行,跪在地上……”

    张魁山打断瞿仁华的话,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好像亲眼看见了似的。”

    瞿仁华说道:“我忘了说了,我当时就在保长房子后面的菜地里扯紫苏,正好看见了。”

    “你们的保长那么早就吃早饭呀?”

    “还不是家里没人,田里的禾没有栽下去。我估计肯定是这样,几天来他的早饭都吃得很早。”

    “那你继续说。”

    “说到哪里了?过了好久,鬼子才说话,他们说他们不杀人,是要保长带路,去望乡山。保长说,望乡山在西边,顺着黄泥江河谷往下走,拐几道弯就到了。日本人不依,硬要他带路。我听到外面很乱,就慢慢地爬上山,这才知道,来了好多鬼子正在外面抓人。我连忙跑回家,拖着婆娘孩子上了山。”

    张魁山问道:“你看到日本人杀人了?”

    瞿仁华说道:“我没看见,是后面上山的人说的。他们说,日本人鬼得很,也不开枪,专用枪上面的刀捅人,跑得快的就没事。他们说的是真的,没假。他们说的大多是自己家里的事。有的哭得死去活来,有的两眼发直,哭不出来。我问他们,上次来的日本人可不杀人呀,这次怎么这样。没人知道。我们中间也有拿着猎枪上山的,可他们不敢下山。听他们说你们新金有队伍,我就来了。请你们帮我们把鬼子赶跑。”

    张魁山说道:“我们去鬼子就跑了。那是要打仗的,打仗就会死人。不去!不去!”

    张魁山边说边摆手。

    瞿仁华说道:“我儿子说起过你,说你就是当年的‘龙潭四少’。既然是响当当的人物,必有过人之处,没想到会是这样。你们那个‘龙潭四少’也是徒有虚名。”

    说完,瞿仁华起身要走。

    这时上洞门口的炮声传了过来。

    张魁山问道:“这是你们那里的炮声?”

    “是吧!”

    “不会吧,怎么听起来比龙潭司还远。”

    “本来就远些。你去还是不去?不去,我另外找他人,别耽误我的时间。”

    “好!我们去。”

    张魁山自我安慰道:“既然成立了自卫队,在日本人走之前,不打一仗,岂不白忙乎了嘛!要怪也只能怪公子,怪不得别人,还有韩祖明和他那‘能干’的钏妹婆。”

    一旁的瞿仁华没太听清楚张魁山在说什么,陪着笑,没有说话。

    张魁山瞥了瞿仁华一眼,从躺椅上站起来,转过身大声喊刚才还在的郭五。

    一旦决定打仗,张魁山一下子有了当年的那股劲儿。他交代王大伙计赶紧集合队伍,并派人把王甲长和张保长请了过来。

    他不知道向新有是否带队伍上过战场,他没看到过。而现在他要上战场了,踌躇满志,激动不已,快速得来回走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