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知玖云开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平王府的喜事1

第三百七十二章 平王府的喜事1

    两个人的这个约定,很快付之了行动,那便是在两个孩子九朝之时,以夫妻的名义,捐了一大笔钱财给公立学堂,增加孩子们的书籍以及各种用品。

    这时人们才知道,秦府里添了丁,而且还是两个,一儿一女龙凤胎。这下可不得了了,龙凤胎是什么,那可是祥瑞啊,他们雍州还要不得了。

    人家生了孩子,不收礼不庆祝,还捐了这么一大笔为孩子祈福,他们不做点什么说不过去。

    秦府的规矩立得好,不收越过一定数额的礼,于是人们自发的都是踩着这个线走,不为别的,只为里面的两个当家人,值。

    一个是平王,如若不是他,以兖州军的大举进犯,他们早就没好日子过了,还有就是平王妃了,有了她的大力支持,雍州军的将士们才能如此多的平安回来。

    更别提他们家的大舅子林玖,玖公子了,若没有那位哪来他们现在的日子,平日里没机会,今个知道了,人家大喜了,怎样也要来表示一下。

    这样便形成了秦府门口一个状观的场景,排着队的送礼,这送了也不多,有的可能只是十几个鸡蛋,有的可能只是一两把青菜,甚至有的送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布头。

    别看这些东西小,那可是雍州百姓的心意,有的人还是从大老远的乡下赶来的,对此,秦云开大手一挥,收。穆知玖大手一挥,回礼。

    别人送的不只是东西,是抱着最大的心意来的,就比如说那些鸡蛋与青菜吧,指不定就是家中最好的东西了。

    是,雍州人不穷了,可也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们有书读,老人们不担心没人养,真正要说有多富足还谈不上,可他们很知足了,生活也有奔头了。

    这样的礼,穆知玖让人还的,也很意思,便是点心,她的点心花样多,做得好,卖的也贵,平常人家是吃不到的,所谓沾点喜庆便是这个了。

    让他们尝尝也是好的,刚开始时,人们还不太在意,点心嘛能怎样,可到了家拆了,吃了,才知那是几两银子的回礼。

    这下更不得了了,那个感激啊。

    再比如说送布头的,别以为这布头是什么很差的东西,民间有名说法,叫穿百家衣,百家送来的布头,拼成的百家衣,是对孩子最好的庇护与祝福。

    这东西小,可心意是真的重要,而且送这些的人家,往往日子都是过得差了些的。

    穆知玖安排的是一块大红的绸布,不大,可在家中办喜事时都用得上,这是一份祝福,也是份喜悦的传递,没人不愿意接受的。

    哪怕比自个的礼还要高出好多去,有感激的,回家直接把红布给供上了,只想这位无病无灾长长久久在雍州呆下去。

    有的则是当成了传家宝,告诉后人们,现在有这样是这二位带来的,当然也会有人把它用在正途上,为的只是沾点他们的福气,怎样都好,大家开心就成。

    而对于送别的,便要随意些了,主要是都是家境不错的,点心,红布随便挑吧,来者也不在意,总归心意到了,真心祝福的。

    他们这边动静一大,几位长老便不可能不知道了,在两个孩子出生的第十五天便杀到了,一下四个长老整整齐齐都来了。

    若是以前他们还不敢上门,这位便是老大还瞒着别人呢,这回不同了,边关的事他们都知道了,梅战就在他们手中,叛出去的那一块,基本上不用担心了。

    这么大的事,他们怎能不来,那小子对他们家的还行,可作为娘家人,还是得时不时去撑个腰,反正窗户纸已捅破了。

    结果那叫一个热闹,幸好两府合了一府了,也大,不愁住不下,来了,也见到人了,明显这小子把他们家丫头看得比孩子还重,这下就更安心了。

    都说隔辈疼,这话可不假,两个孩子也没法管了,不是在这人身上,就是在那人身上,总归是在自个的小床上找不着了。

    小石头与小雨点有十几天了,刚出生的红皮肤已换了色,又养得好,白白胖胖的能不招人嘛。

    要说这孩子们像谁还真不好说,可以说是接了这两人的优点,想来长大了也都不得了。

    几位长老来了,送的礼也有意思,大长老是一对项圈,别看普通,那内里刻上去的佛经就不简单。据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可见珍贵,却不得不收。

    二长老管着制造,人多心也灵,船上曾有人腿脚不便,穆知玖便画了个轮椅,让人做了,方便出行,当时二长老问了一句,有孩子用的吗?

    没怎么在意的穆知玖便又画了一个小孩子的推车,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这回,他让人做了出来,送了过来。

    穆知玖不是不想准备这东西,只是除了船上那,别的地方打不出来,她担心她一有动静,惊动了这几位,便不好了。

    反正孩子长得快,小豆子没有,这不是长得好好的,便放下了。哪知这还是送来了。

    三长老一生养蛊,这东西有好有坏,却不适合拿来送给孩子们,知这丫头针线活差,便按他们族中的规矩,顶着老花眼,绣了两个百虫祈福袋,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有避邪的功效。

    四长老的性子别扭,带来了几个根基不错相貌也好的男孩子与女孩子,不用问,是陪两个孩子玩的。

    穆知玖不敢拒绝,怕这人翻脸,心想也无所谓了,两个孩子以后终归会与人接触的,打小培养也成,交给了东木林正二人,这两人定不会把孩子们教歪了。

    长老们来了,才发现他们家还有一个大的,悄声一打听才知原由,也不见外,没带见面礼也不怕,命人送来就是了。

    小豆子嘴又甜,性子也乖巧,倒是不比两只小的差,同样受欢迎。

    穆知玖见状松了一口气,就怕小豆子因为小石头与小雨点的出现,心中会有疙瘩,这段时间,她一有空便会招这个孩子来玩,不会让他觉得被忽略了。

    而小豆子也争气,懂事的已有个大哥哥的样了。

    三个孩子有人带,有人哄,还有人喂,这对父母反倒闲了下来,穆知玖没出月子,只得在屋里守着,秦云开插不上手孩子们的事,又不愿去管那些破事,便留在房里陪媳妇。

    这时才真正有时间开始商量三个孩子的名字,秦云开这一辈的名字里都有个云字,是因为秦皇在念叨一个人。秦云开也想,穆知玖忙拦。

    想什么想,一个玖,一个知,加进去不都跟她那什么了吗,秦云开一想也是,最后决定用林。‘木’倒是想用,可是没‘林’字成双的好听好看。

    穆知玖无语,还能这样的,于是小豆子的大名便定下了,叫秦林松,小石头名叫秦林远,小雨点的叫秦林宜。

    男孩子们志向远大一点没什么,女孩子就轻松一点自在一些便好。

    在孩子们满月的那天,穆知玖好好得洗了个澡,虽说每天都用热水擦洗过,总归没有这样舒服,一个月下来,也总算是称了秦云开一点心,她好歹长了一点肉,看起来没那么瘦弱了。

    而作为医者的穆知道也会保养,愣是让身材看不出一丝生过孩子的迹象,反倒因来了这么一回,更有女人味了。

    孩子们满月,当然得热闹一下,住了半个月的长老们,亲自张罗的,由不得两个做父母的有什么反对意见。

    不同于两个孩子出生,平城的人就算了,过了九朝就不过满月,倒是太在意这个日子。

    青帮,亲卫,贼船上的人就不同上一个日子了,没赶到上一个,这一个可就能失了,连带雍州军都记得。

    这时雍州军的将士们才知,当初在边关时,将军夫人是带着身孕在奔波,那敬佩之情真的就成了滔滔江水了。

    他们只是群当兵的,一点饷银大多都送给了家里,身上许多东西也都是军中配发的,也知将军与将军夫人不收贵重的礼。

    一合计,有才的便提了一个建议,那便是写一个福字送去,可不是简单的福,是他们军营中,所有识字人书写组成的福字。

    不要太大,百人的凑一张就行,能写多少张就写多少张,是个心意就成。而当初林玖在时的文化普及还在继续,许多不识字的,现在自个的名字还是会写的。

    不说写得多好,总归是每个人的心意,这个建议一出来只有叫好的,觉得自己写得差的,抓紧时间练,有点本事的开始打底了。人多了乱写可不成形了,得有个框架吧。

    这一下就不得了了,从一个兵营开始,个个兵营效仿,结果整整六万雍州兵,愣是写好了六百张福字,准时准点送了过来。

    这份礼看似普通,实则很重很重,以至于秦云开与穆知玖都有些激动,明明他们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结果却受到了大家如此的敬重,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收礼的林正可不管那么多,在他眼里姐姐与姐夫都值得,军营那边他去过,见识了姐姐与姐夫的本事就是那时一起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