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 第九章 “挖坑”离开

第九章 “挖坑”离开

    “夫子,您对孔圣人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学生不敢苟同”此时的丁泽平马融两人正在堂内的草席上坐而论道。

    旁边的书童从一开始的瞠目结舌变得麻木了,所以也见怪不怪,能让夫子争论的面红耳赤的丁泽平算第一人,使得童子无数次悔恨自己为何不像丁泽平那样,老天不公平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篇》历来由于有断句不同,导致两个句意殊途的注解饱受争议。

    “哦,说来看看”马融正色道,他对这个敢挑战权威的三徒弟很是喜爱,眉宇间更没有丝毫的愠怒。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最官方的解释就是“可以让百姓按领导者的政策法规命令去做事,但是不可以让百姓知道政策的来由细则。孔子对作为政府官员,百姓领导者的行政管理方法的指导劝诫。

    “夫子,一来此句还要结合“泰伯”篇前面的句子一起结合着理解。“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是说泰伯至德,三让天下而不让百姓知,使百姓无从称颂他。

    “二来,原先的解释与孔圣孙倡导“有教无类”的相悖,岂不是背离了孔子当初游历诸侯,普及教育的初衷?”

    马融陷入了深沉的思考,联想到丁泽平说的那样,似乎还真有几分道理,之前的解读确实有失公允,是自己的恩师大意了,还是错在咬文嚼字的方法上呢?

    丁泽平看到夫子不断的挣扎着,于心不忍,在原句上加了几个标点符号,然后恭敬的递给了对面的马融,眼尖的他忽然摸到了那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光。

    “为师知道了,这句读之法果真巧妙,实在是相见恨晚哪”马融不是迂腐的人,遭到提示后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捧着这张纸欣喜若狂。

    丁泽平借势追问道“夫子高见,既然以往的先贤典籍中的依然有这般注解漏洞的存在,何不趁此机会纠正勘误,既能回归经文本意,返璞归真;又能教育芸芸学子,广授众生,解答不惑……”

    丁泽平尴尬的捏了捏鼻子,觉得自己坑了马融一把,这个浩大的工程耗时耗力,不是一个人能编纂完成的,这样一来老先生就不能舒适的在家养老了。

    不过愧疚下也是没办法,不把恩师马季长打发了,规定的三年学业他远远等不及。到时候别说黄巾爆发起来自己再想回去就是难上加难,并且他还有好多计划没有完成,比如说猛将和谋士,说好的虎躯一震,四方来投呢?

    马融没有注意到的丁泽平的反应,早已被他的提议打动,一边殷地写信把大胆的想法告知他徒弟郑玄郑康成,还有旧友蔡邕蔡伯喈,胡昭胡孔明等人,邀请他们前来坐而论道,协助自己将句读引入古文经中,为天下儒士纠正典籍。

    另一边马融宣布自己要闭关著书立说,甩了几本兵法韬略让丁泽平自己参悟,丁泽平言明自己思乡情切的想法后,马融觉得以后可能也没时间教他,便不舍地答应丁泽平离开的请求。

    在三徒弟走后的日子里,人们便传开扶风郡大儒马季长新收了一个嫡传弟子,并亲自为他取了字,丁泽平,字靖寒。

    “靖”,安定也,乱世平叛,平静环宇;“寒”字却是别有用意,是希望他以后能保持高洁,不被外部的威逼利诱裹挟。

    丁泽平也是一个月后才从外人耳中听说很是感动,不过“靖寒”的字确实当日赠送以表示对自己出师的认可,还得知恩师马融在与他分别时不禁老泪纵横,心中一酸:这位佯装镇定的老先生可不会学那妇人姿态当场哭唧唧,不过重感情确实是真的。

    归心似箭的丁泽平在旅途奔波的马车中,不时幻想着家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求学的一年中总是断断续续收到几处鹰卫头目们各自传来的消息,对黄巾起义本就忧心忡忡的他此时显得焦虑不已,回家探望后就要为自己筹划一番如何建功立业。

    就这样匆匆度过了四十五日,终于再次见到了熟悉的太原城,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是心细的丁泽平观察到郊外新出现的流民中多了一些类似于传道士的身影。

    据鹰卫们报告他们不仅施符水救命,还接济那些几乎快要饿死穷人,以至于难民无不对这些“善人”感恩戴德,还有很多自愿加入了太平教,成为教徒的一员。

    这些迹象都在验证着张角的太平教发展壮大,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民间势力,近几年爆发数场自然灾害,让大汉底层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很容易成为压垮东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丁府门外集结了丁原,王夫人,管家还有一众家奴,祝贺儿子学成归来,不过丁泽平本来不打算提前家人,给他们一场惊喜,终究是耐不过王二狗的软磨硬泡,还是悄悄地把消息放了出去,途中还有尾随的百姓围观,一路上指指点点个不停。

    见到亲生儿子的两父母喜极而泣,招呼老管家安排下去,晚上在府内风风火火地举办一场庆功宴,邀请并州一些有名望的官员过来,望子成龙大概是每位父母毕生所求吧。

    就这样拖着疲惫的身躯过完宴会后,丁泽平吐了一身倒头大睡,还是小环为他清洗,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直到第二天天蒙蒙亮。

    揉揉昏昏胀胀的脑袋,丁泽平清醒了一点,望着趴在床头一脸倦怠的环儿,丁泽平满是怜爱,轻轻抚摸了一下脸蛋,第一次觉得她如此耀眼,日久生情也不过如此吧。

    看到少主醒来,手忙脚乱的小环仿佛意识到什么,便下去打盆水过来洗脸顺便为他准备一些吃食。

    转眼已经到了183年的春天,丁泽平记得不错的话预计今年秋季就会在全国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冀州,青州更是重灾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