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 第四十五章 蒲元识水

第四十五章 蒲元识水

    不知过了多久,昏黄的蜡烛燃烧成一股黑烟,如果有人在窗外,便可以隐隐约约地听到一位女子的啜泣声,泪水涟涟滴答在书信上面,伴随着她悠悠传来的叹息声,让人心生怜悯。

    太原城东南角的将造间,素来是并州军兵备的生产作坊,相比外面世界的凛冽寒风,一阵阵热浪从里面铺面而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此起彼伏,偶尔天上的雪花落入棚子里的槽沟模型中,和铁水“呲”的一声融化进去。

    两个高大的中年大汉赤裸着胳膊,却不知所措地并排站立在一个翩翩少年面前,朴素的大衣吹的他猎猎发响,这时显得有些窘迫,显然是没意料到他的突然造访。

    这三人正是前来视察炼铁进度的丁泽平,还有刚招募进来的大师蒲元和马钧两个。

    沉默了一刹那,丁泽平略带歉意的开口道,“先进去吧,我这次忘了提前派人传话,让两位受惊了”

    “是,主公”

    说着他们便进了一个稍微“豪华”些的土培房,干裂的墙体混着露出来的稻草杆,不过好在能躲避风雪。

    “蒲元,马钧,这些日子陌刀研制的怎么样?”丁泽平一脸关切的问道。

    蒲元和马钧早就知道丁泽平这次的来将造间目的,他俩终于在日夜不停的摸索下钻研出来一些提高冶铁炼金术的门道。

    其中的马钧见两人有所准备,便清了清嗓子果断的开口道:“回主公,你要求的百炼钢刀现在还有些难度,不过比起目前汉军大部分装备的兵刃器械,你所说的陌刀已经能达到十五札的水准……”

    “十五札?这么多”丁泽平瞪大了眼睛,吃惊的问道,要知道大汉朝最锋利的宝剑也不过能穿透十扎,其他的更别提了。

    丁泽平心想如果三万左右的并州骑兵陪被人上“汉化版”新式陌刀,如果某一天与曹操,刘备在战场上相遇,挥手一砍便能把敌人的皮甲和刀枪折断,不知道两位大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见丁泽平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还旁若无人的楞在那傻笑,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马钧和蒲元也逐渐松了口气。

    两人苦笑道:“主公,请随我们过去一验便知真假”,异口同声地指着隔壁屋里的堆叠起来的铁片说道。

    “咳咳,极好极好”丁泽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也跟在后面追了上去。

    只见两人中间力气较大的蒲元举起一把刚成型的钢制陌刀,哗啦一声,十五层的厚铁片从中间破开散落一地,犀利程度竟坚韧如斯。

    根据刚才这位能工巧匠的表述,丁泽平一点也不怀疑他们两人的天赋,即使现在他们二人距离掌握生铁冶炼、炒钢、退火脱碳等冶金技术还有一段距离。

    “主公,我和马钧用尽各种办法,无论如何常试仍发现这新式钢刀好像卡到了瓶颈,韧性和硬度再也无法突破一点”

    蒲元颇有些失望的向丁泽平缓缓说道,作为一个大匠对钢刀并不满意,就连一旁的马钧也是如此。

    至于马钧的天赋就不用说了,天生为机械制造所生,丁泽平让他来将造间有点屈才了,冶铁锻造之术不是他的长项,所以从一开始并没有准备让他在这待太久。

    此外,不得不说一下蒲元这个能工巧匠,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

    虽然蒲元他们还没彻底掌握著名的灌钢法中,其中包括生铁冶炼、炒钢、退火脱碳等冶金技术,野史记载他曾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

    其刀能劈断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其诀窍在于精湛的淬火技术。因认识到不同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并选择冷却速度大的蜀江水,使钢刀淬火达到合适硬度。

    因此便有了“蒲元识水”这个成语,便来比喻对技艺特别精湛熟练的人,而这时却被炼钢中的一个问题所困扰。

    同样发现问题的马钧在身边一言不发,恰好在这个时候蒲元说出来一个疯狂的猜想,至于真假只是听说他老师傅过世前提起。

    “主公,我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蒲元站出来有些犹豫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话可把沉默不语的丁泽平下一大跳,心想:蜀水,你要我给你去蜀地给你带点江水淬火,拜拜了你嘞,胆子真够大的。

    先不说不声不响的跑到刘焉的地盘上,就为借助蜀水淬火提高钢铁硬度,你当人家是傻子?总不能给益州刘焉说:别紧张,我只是储存点江水而已,你还是回去吧。

    再说离蜀地那么远,劳民伤财还是费时间,等运回来恐怕都馊了发臭,所以权衡完利弊丁泽平在心里果断的排除了这个不可行的提议。

    “蒲元嘛,蜀水淬火此法确实精妙,不过这件事以后再说,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你们要不要听一下?”丁泽平稍微安抚了有些失落的两人。

    眼前锻造失败的废弃钢制陌刀,其中的强度或者韧性可以说差到极点,对于钢铁来说,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好;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这两者本身便存在矛盾。

    因此也是让蒲元和马钧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当听到丁泽平的话,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真能解决钢刀硬度和韧性的问题,那你还神了,就是做我俩师父也绰绰有余。

    不信归不信,毕竟面对的是主公,两个匠人老粗虽然小时候没读过几本书,但最起码待人接物的礼仪还是有的,没有当面质疑丁泽平。

    蒲元和马钧两位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继续聆听,丁泽平娓娓道来:“所谓的

    双粹法很好理解,顾名思义——“浴以五牲之溺,淬于五牲之脂”就是用牲畜尿和牲畜脂淬火成钢。”

    “因为牲畜尿中含有盐分,用它做萍火冷却的介质,不仅冷却速度快,而且淬火后的钢较用水萍者更坚硬;用畜脂淬火较水慢,淬火后的钢较用水淬过者坚韧。”

    说起来南北朝这个灌钢法,丁泽平多亏了强大的记忆追溯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当时朝代里面的铁匠就是用牲畜尿液和油脂浸泡即将成型的钢刀,效果非常好。

    这样一来同时弥补了硬度和韧性不足的缺陷,也不用跑老远去偷水,呸,那能叫偷?是窃!

    刚一听完,俩人就迫不及待的去找齐材料准备检验一番能否成功,丁泽平望着马钧和蒲元慌张的背影,意味深长的笑着转身离开,但他丝毫不担心,只要理论是对的,无非是多经历几次实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