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 第五十章 皆大欢喜

第五十章 皆大欢喜

    “奉孝,你说怎么才能把华佗彻底的留下来呢?这些神医脾气可都不是一般的古怪啊”丁泽平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探探郭嘉的口风。

    “人生在世,过了大半辈子,所求的不过是财色名利几样罢了,既然华佗老前辈不重钱财俗物,属下倒是觉得可以从声望方面下手”郭嘉眼中精光一闪回道。

    “不错,知我者莫若奉孝也”,这和丁泽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打算从民族大义,医者气节上引诱华佗为自己效力。

    几天后的中午,丁泽平便如约来到华佗的住处。

    两个时辰的畅谈,挖空心思的丁泽平搬出了各种秘方,和华佗一起讨论起古代致死率最高的几类疾病,比如风邪入体带来的伤寒,瘟疫带来的疟疾,还有如何快速止痛。

    …………

    “至于伤寒嘛,一则桂枝,二则麻花,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丁泽平随口摘录起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

    华佗一阵惊骇,他虽然擅长的外科手术,但对于药理配方也非常熟悉,曾和南方坐诊的张机有过数面之缘。

    因此知道桂枝治风症,麻黄治寒症,可这青龙是什么?难道也是一种药材?

    “敢问靖寒公子,这青龙是何寓意啊,老朽闻所未闻哪”

    华佗皱着眉头,引得身后的小孙子嘟着嘴巴,仿佛在表达对丁泽平的不满。

    “哦,这个晚辈也是道听途说而已,青龙就是青龙汤,兼治风寒,配方如下:麻黄去节,杏仁,桂枝去皮,甘草,生姜,大枣生姜少许”丁泽平侃侃而谈,记忆如同打开了阀门般涌来。

    “妙啊,没想到丁公子医学造诣竟如此高深”

    华佗很快便明白过来:这青龙汤暗含阴阳之理,它的疗效也不会差到哪去,便捋着胡须眉开眼笑道。

    “那瘟疫横行,死人无数的疟疾你可有办法应对?”

    华佗不禁唏嘘不已,是个不错的苗子,只不过他已经收了徒弟,确实有些可惜了。

    “元化前辈,我认为人人色变的疟疾也并非是不治之症,其实我小时候无意中在河边玩耍,偶然发现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吞食了青蒿中的黄蒿,竟然奇迹般的过了过来……”

    “你是说黄蒿,黄蒿可以治疗疟疾?”华佗难以置信道,死死的盯着丁泽平,那份压迫感就连孙子也有点畏惧。

    “华老先生不信,待开春后摘几株河中青蒿,是真是假,一验便知分晓”丁泽平信誓旦旦的解释道。

    屠呦呦的青蒿素虽然自己没有条件提取,但把汁液生服下去后,应该多少会有些反应吧,他无聊的时候蛮喜欢科普杂志,还真派上用场。

    华佗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心底有个声音告诉他:相信这个少年!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即便是凡夫俗子穷极一生也收效甚微的疑难杂症,这个少年在他眼前稚嫩又透露着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稳重。

    或许,自己真的老了,在大汉救死扶伤的目标可能要靠这些后生来实现,华佗神色动容,默默感慨道。

    “先生,晚辈有个不情之请,恳请华神医能留下来造福苍生!”丁泽平觉得感情戏已经到位,是时候抛出橄榄枝啦。

    “老夫,闲云野鹤惯了,不喜束缚,再说大汉其他州郡也有大量病人,等待着我过去诊治!”

    华佗叹了口气,言语间似乎有些意动。

    “天下之大,百姓众多而病人又何止上万人,华老前辈虽然胸怀仁爱,但凭借一人之力又能拯救多少?”

    丁泽平一脸坚毅的追问道,就差华佗自己跳进圈里。

    “哦,那依你看,该当如何?”华佗饶有兴趣的问起。

    “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留在并州,我愿协助华老成立医馆,由您亲自挑选品一些行端正的学徒教授一身医术,正所谓一生二,二生四,这样一来不出多久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医学人才……”

    “不仅可以事半功倍,救治更多的患者,还可以为那些看不起病的老弱妇孺提供义诊,甚至赊欠药物,减免费用。”

    丁泽平说完便不再吭声,灌了一口茶水,最后开出来一个让华佗难以拒绝的理由。

    想我华佗浪迹天涯,不料一把年纪还能遇见一位志同道合的忘年小友,实在是幸事一桩。

    看到丁泽平对他如此重视,还大力扶持他开办医馆,招收学徒,有胸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度。

    这大概就是我毕生追求的清誉和一腔仁心吧,华佗微不可察的喃喃自语道。

    “靖寒公子能有此大志,我心甚慰,还请兑现所说的承诺”华佗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和孙子在并州定居下来。

    “好,城中我已让人开辟出一处空地,目前那里建好了几间房屋,就先委屈一下华神医啦,至于其他的钱财开支随时可以去找郭嘉领取。”

    丁泽平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准备把招人和就诊的事全权交给华佗处理,自己这边只负责经费,以保证医馆的独立性。

    两个月匆匆忙忙度过,此时冰雪逐渐消融,天气变得暖和起来,柳树也抽出了嫩芽随风摇摆。

    丁泽平也一直没闲着,这不,去医学馆的路上突发奇想,记得小时候在爷爷辈的老中医听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事。

    有一年丁泽平吃坏了肚子,疼的厉害如腹中如刀绞一般,看中医便用柳树根或叶浸泡或煮出液体,当时人们都不知道柳树根叶中含有一种能止痛的化学物质——水杨酸。

    喝完之后竟然出奇的好用,肚子也不疼了,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煮的杨柳枝里面,其实类似于古代的阿司匹林,和麻沸散一样能够减缓疼痛。

    于是丁泽平在离开的时候,把土方子告诉了华佗,硬是把华佗惊的目瞪口呆,每次这个小娃娃总能给他带来惊喜。

    不过在华佗的主持下,医学院进展顺利,在前期有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慕名过来学医,而那些眼高手低的世家公子自然看不上这种职业,报名的却是寥寥无几。

    冲着包吃包住的条件,这些新人已经很是满足了,只要不偷懒好歹算是个正经活计,不至于饿死。

    而治疗疟疾,伤寒和止痛的新药,在华佗联合医学院中几位老医生,两个月不停的琢磨后,初见成效,让丁泽平不得不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当完全建成的那天,丁泽平用楷书为医学院提名“太平医馆”,轰动一时。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丁泽平仰望着天空,一脸戏谑的自言自语道,“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