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 第六十一章 洛阳剧变

第六十一章 洛阳剧变

    灵帝死了,何进便令司隶校尉袁绍领五千御林军进了皇宫,便在灵帝灵柩前面,立太子刘辩继承皇位。

    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聚集在一起,秘密谋划着。

    “中常侍大人,如今灵帝驾崩,今后我们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呀”宦官中的一个人率先开口,紧皱眉头。

    “是啊,张让大人可有什么妙计?我这几日可是听说何进那个屠夫处心积虑的想要进杀我们呢?”连平时一向高傲的赵忠也头疼起来。

    “几位中常侍不必担心,董太后最宠爱皇子刘协,如今何进和何太后仗着先帝恩宠竟然违背圣意,想必它老人家定不会袖手旁观!”数张让最有头脑,这时几句话便稳定住了人心。

    “张大人说的是,我们这就进宫请太后出面做主!”其余几位十常侍见状纷纷附和道。

    “不急,留着何进早晚是个祸患,说不定哪天忍不住朝中大臣的怂恿就把我们砍了!”

    一旁不发话的赵忠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终究不是长宜之计。

    “那干脆我们一不做二不休,把何屠夫引进宫就地处决”一个太监模样的中年男子也站出来狠狠说道。

    “那何进又不是傻子,如果不中计岂不是计划泡汤?”众人把眼光都集中在张让身上,想从这里找到答案。

    “何进此人狂妄自大,只要我们向何皇后那边求情,主动示弱说是要请大将军进宫来赔罪,何进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扬名的好机会。哼哼,到时候埋伏弓箭手让他插翅难飞”

    张让一肚子坏主意,这个问题在思考片刻后便有了方案,很快太监们一致通过。

    刘辩虽做了皇帝,但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心里却不大乐意。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董太后听后大喜,第二天早朝时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传旨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封自己的哥哥董重为骠骑将军,并让张让帮她处理朝政。

    皇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见董太后把持大权,心里也不痛快,她想了一个计策,在宫中摆了一桌酒,请董太后来喝酒,劝董太后不要管国家大事。

    董太后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两人大吵一场。何太后也发怒了。当夜,便把哥哥何进召进宫中,商量怎样除掉董太后及董重。

    次日,何进下令把董太后送到京城以外的河间去,何进让护送的人暗地里将董太后毒死。

    又将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的家包围起来,要追回他的官印。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便在后堂自杀了。

    袁绍劝何进趁早把十常侍这些宦官杀掉,何进将这个想法告诉何太后,何太后正宠信张让等人,便不同意。

    何皇后还向自己的哥哥传达了十常侍服软的念头,想要认错请求大将军原谅,在宫中宴请何进去赴约。

    果然,好大喜功的何进闻后大喜,觉得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又能给朝中党人们交代以博得士大夫们的青睐,便爽快答应。

    袁绍又向何进献上一计,要他调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

    为了铲除十常侍,利欲熏心的何进遣鲍信等人回乡募兵,同时私召董卓入京,袁绍大力阻挠认为不妥,于是董卓大军囤于京外。

    天有不测风云,何进这个倒霉蛋进宫盲目自大,连随身的亲卫都不带,不顾属下的劝就进宫。

    张让等人却派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何太后不知是计,就派人宣何进进宫,真是个坑哥的妹妹。

    何进自觉手中掌握天下大权,十常侍不敢把他怎么样,便不听劝阻进了皇宫。刚一进门便被乱刀砍死。

    护送何进进宫的袁绍和曹操,在宫门外等了很久,不见何进走出,就在门外大声叫喊∶“请大将军上车!”

    这时,何进的人头被从墙里扔了出来。

    袁绍、曹操大怒,挥舞着宝剑高叫着杀入宫内,碰见宦官,不论大小,全部杀死。

    一时皇宫内火光冲天,洛阳剧变因此而生。

    张让等宦官,慌忙劫拥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后宫逃跑了,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得知丁原任命后的消息,已经是一个月左右,丁泽平无比的震惊,老爹你做个忠臣就算了,为啥不提前给我吱个声呢。

    那曹操,袁绍家大业大,还有搅屎棍董卓都在虎视眈眈,你现在听召去趟这波浑水,很容易吃亏的。

    谁让是我丁泽平的老爹呢,犯了错当然选择原谅他啦。

    于是丁泽平写了封书信以公文的名义快马加鞭送去洛阳,让执金吾丁原收到后尽快返回并州,别馋和宫廷之事,否则两虎相争下恐有祸患。

    本来想在帝都洛阳坐收渔利的丁原,看到儿子一番陈述利害,恍然大悟道:都怪我一时心急,反而被大将军何进利用,差点酿成大错。

    于是向各位同僚称病后,决定告辞悄溜溜的回了并州太原,闭门不出。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凉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统兵急速前进。

    天还没亮,来到京城西,听说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少帝。

    少帝望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董卓上前与少帝叙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一旁的陈留王则对答如流。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真是不巧,本来一路逃窜,不久后少帝和同行的刘辩一行人,还是被董卓抓回去洛阳,老老实实的成了傀儡皇帝。

    同时丁泽平在汉中建设的热火朝天,一边也在秣兵历马积极备战,因为他知道,在曹操行刺失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天下各路的英雄就会揭竿而起反抗董卓的暴政。

    公元187年6月,曹操借献刀之名想刺杀董卓,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关东兵起,掀起义旗决定纷纷响应共讨董卓。

    董卓置弘农王刘辩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献上毒药,刘辩不肯饮,董卓等强逼之。

    刘辨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做别后,饮药而死。

    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一方面是为了清除异己自保,另一方面立献帝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