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听风路过世界 > 琐碎踪迹:一(闲话,希望看一看)

琐碎踪迹:一(闲话,希望看一看)

    夜里刚刚入梦时,被一只巨大的苍蝇扰得难以入睡,又正好思绪万千,索性起身来写点东西吧。

    最近认识了一位作者,今晚刚刚知道她是女生,天!我一直以为她是男生来着!

    我和她呢一点也不熟,唯一的一点联系就是靠着两本扑街都算不上的书友圈来交流,也不知是同病相怜还是怎么着,总之,就这么有了一丝一点也不铁的联系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寓言:

    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获得一个苹果,但是苹果不会变多;两个人各有一份快乐,交换之后两个人一共有了四份快乐。

    咳咳,这是我编出来的。

    不过确实是这样一个道理啊,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快乐交换之后是怎样变成双倍的呢?

    现在我明白了。

    和陆盎司(就是那位作者)互相评论着对方的书确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有一种找到了知己的错觉。

    很奇怪,我写的书那么温馨,而陆盎司(说真的,这个笔名我特别想吐槽,一点可以起外号的余地都没有)写的书是那么血淋淋的,不知道是怎么能够互相交流的起来的。

    目前比较挣扎啊,对签约保有那么一丝丝的期望,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作家助手看看有没有来站短,然后幻想着一书封神。

    虽然我很清楚,这个概率还不如没有,这样我可以“死”的痛快一点。

    这本《听风》呢,如果未来有读者有幸能够读到,并且给你一种特别乌托邦的感觉,那就说明我写的还是挺成功的,毕竟这本书就是我的理想嘛。

    苍蝇还在嗡嗡地飞,让我本来构思了很久的小作文忘了大半,于是我拿来了苍蝇拍,跟这位苍蝇先生或者是苍蝇女士对峙了一会儿,一下子把它拍死了,没有溅出一点血迹。

    这下好了,这次是真的没有什么活着的东西在我的房间无私地陪着我了。

    突然有点矫情,也许,我和这只苍蝇没什么区别吧?即便是死了也没有溅出一丁点的血迹,就只是“啪”的一声,然后只剩下了难以辨别的尸体。

    谁也不会在乎,洁癖的我甚至用一张洁白的卫生纸拿起我自己的尸体扔进了肮脏的垃圾桶里,这是我对我最后的安慰——我身裹洁白。

    矫情完了躺在床上不禁又胡思乱想,想到了很多。

    比如说,“活着”。

    这两个字相信大家都会写对吧?活着不仅仅写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好像很简单。

    假设现在你手里有一百元,一张棉被,连带身上一共两套衣服。

    这一百元你可以拿来买200个馒头,按一天一个半馒头(这是我的饭量)来算,我可以只吃这个活133天加七天,水只需要从各大商店店铺里免费接来喝就可以。

    如果出了点意外生了病,感冒的话硬扛一下就好,发烧的话盖上被子睡一觉,捂出点汗,实在撑不过去直接晕倒在大街上,会有好心人来把你送到医院的,说不定还可以给你一些帮助,相信这个社会,相信阳光下的人性。

    一张棉被夏天铺在地上当毯子,冬天缠一圈裹在身上找个稍微暖和一点的地方一躺,一个晚上就度过了。如果不幸遇到些不好的天气,高架桥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些建设的好一些的城市高架甚至可以防水。

    当然,你也可以去火车站。

    当你的食物吃完,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吧?看见那边垃圾桶边上的破碗没有?过去拿起它,然后摆放到大街上,一天下来你总会拿到一两元钱,够你一天的吃的开销了。

    什么?你还想要别的?可以啊,尽管想,没人管你。

    我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活着”特别简单?

    你不得不承认,在目前这个社会环境下,“活着”真的不算难事儿,只不过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长,那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但是这只不过是物质层面上的活着,你的灵魂该怎么办呢?

    一个正常人啊,灵魂都是活着的,只不过有的精彩,有的平庸,而这些都无法体现。

    哈哈,很意外?

    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谁也看不见你的灵魂,你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人会真的相信,他们只会看你能够表现出来的。

    因为江湖论迹不论心,论心没一个好人。

    我一直认为,人的灵魂“活着”远比“肉体”活着更重要,灵魂上的需求应该高于肉体上的需求,无论高多少,一丝也好,一缕也罢。

    因为那至少说明你还知道自己是“活着”的。

    只是“肉体”活着的也是活着,不过那不应该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那可能只是一副皮囊。

    我向来是看不起那些灵魂活的不如皮囊的人的。

    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写到这里,原本打好的腹稿已经忘了,不过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陆盎司的外号,笔名第一个字是陆,那就叫“六六”?寓意“六六大顺”。

    嗯,我觉得挺好。

    唉,千万思绪行至啥也没有了,说直白点就是卡文了。

    那就说点别的吧,比如说……期望?

    这东西很飘渺,但是这是一个有灵魂的人所必需的东西,无论你是贫穷富有还是健康残疾。

    哪怕你卑微到了尘土里,你也应该有个期望,虽然这样会招来无数的嘲笑,但是至少在别人嘲笑你的时候还会说“你这个怀抱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的傻瓜”之类的,而不是说“你这个傻瓜”,对吧?

    “理想”“愿望”都是一些很美妙的词语,哪怕夹杂在谩骂里也难掩它们的美好。

    就像我一样,哪怕现在这本书扑街都算不上,但是我还是期望着某一天有一位编辑看到我的书后给我签约了,哪怕代价是老天瞎了眼。

    我倒是挺期望着老天瞎了眼呢。

    人啊,总是这样矫情,每天都需要那么一点幻想来缓冲一下血淋淋的现实,有的狠人就不需要,可惜我不是狠人,但是我却普通的“狠”,也算是一种“狠”了?

    写出这些话来倒是挺有一种苦中作乐的味道,倒也有趣的很呐。

    世界其实很完美,你找不到一点瑕疵,你所要的一切都藏在世界里,只要你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总会找到的。

    我很喜欢找发现世界送给我的礼物,无论是每天的夕阳还是扰乱了我的梦境的苍蝇,这都很有趣。

    我喜欢摄影,每天看到了一些美丽的东西总会忍不住的拿起手机拍摄下来,全是感情,没有一丝技巧,而且我有一个怪癖:摄影里从来不会出现“人”这个物种,我总觉得它会破坏自然的美感,虽然我本质上也是人,人啊,太多遍了,不如自然那么单纯而富有内涵;

    我喜欢画画,画一些我梦里的东西,画一些我看过的东西,画一些我的记忆我的感受,虽然我画的素描总是一团灰,但是我的色彩画得可好了!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没有?我自己画的,字体也是我自己写的,好看吧?

    我也喜欢音乐,如果不是钱阻拦着我,我可能就成为一名音乐生了,未来找一份幕后的工作,绝对不要站在台前,坐在某个隐秘的角落编着曲写着词,顺便找许嵩要一张签名照,美滋滋!

    我还喜欢做饭、养花、养小动物、写东西……

    但是无论我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我很清晰的告诉我自己:我喜欢这个世界,喜欢这个世界一切的琐碎和踪迹,呼应题目了这不是?

    只不过啊,喜欢不能当饭吃,不过当精神食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写了不少的随笔、感想,都是纸质的,都被我小心翼翼地封存着,目前也不知道写了多少了,未来如果能找到一个相伴走过一生的人啊,说不定会给她看看,也可能不好意思给她看,不过我觉得更大概率是碰不到她了。

    不过呢,对于爱情,我一直怀有期待,我相信会有一个合适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来遭受我所有的关心和溺爱——最终有一日,我带着这个人奔着幸福绝尘而去。

    也许我不该想这么早的,不过亦尘和云橙这样朦胧的情感我都写了,想想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写书嘛,不把自己的想法写进来,哪好意思叫自己的作品吗?

    《听风路过世界》这本书呢,我是绝对绝对不可能切的,哪怕我的处境再怎样艰难都不会切的,因为这是我的乌托邦啊。

    不过未来这本书可能会停更一段时间的,毕竟梦夕也还有学业在身嘛,目前存稿4万字,发完就看情况停更咯,注意是停更不是太监啊!

    有点后悔打死了那一只苍蝇,现在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我打字敲击平板屏幕的声音。

    梦夕常年身体不好,肠胃是大毛病,各种检查也都做过,各种药物也都吃过,没啥用,索性不管他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好多了,不过身子还是比较虚弱啊,基本上前期亦尘的体质就比我强那么一点吧,做饭的时候都颠不动锅,不过我做饭真的很好吃哦,吃过的没有不说好的!

    当然了,与以上开朗相对的是常常会感觉心情低落,因为这些看似美好的事物背后都需要扛起难以诉说的痛苦,梦夕常常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但是又安慰自己说就算是癌症也不怕。

    真的不怕吗?

    好吧,还是有点怕的,不过我听说癌症是人类进化的一个过程,这样想来也未必就是一个坏的结局吧?但是怕死是真的,毫无意义地死去是最痛苦的,没有人会愿意毫无意义地死去,没有人!孔子不行,炎黄二帝也不行。

    写到这里,不知道怎么的想到了六六的《地狱众生见闻录》,很多书友说六六她的这本书太压抑了,不过我并不觉得。

    每次读六六的书我都有一种难以描述的舒畅的感觉,就像是有人把你不想说出口的话以他自己的口吻说了出来。

    讲真的,我一点也不喜欢写人性的黑暗,但是我又忍不住的想去探讨人性,简单说就是自找不快,上瘾,就像亦尘思考生死一样。

    人嘛,痛苦才让人觉得真实,不过很多人把握不住这个给自己施加痛苦的“度”,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自己。

    梦夕觉得自己已经处在这个“度”上了,不过这更让我感觉舒畅,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过死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我还没有发现,那是真的舍不得死。

    梦夕认为,人本身是一直向“死”这个方向走的,而世界则拽着你向“生”这个方向前进。

    怎么解释呢?

    人看透的越多,越是对生死淡漠起来,最终看透生死,爱死不死;而世界呢?给了你活下去的营养和希望,虽然最终世界还是抵不过时间的拉扯,最终遗憾的看着你走向“死”的幕帘。

    嗐,扯多了,下次再扯吧。

    真心希望有人能够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看完这一篇《琐碎踪迹:一》啊。

    最后向我未来的读者们推一本书,没错,就是六六——陆盎司的《地狱众生见闻录》,风格和我相反的,觉得压抑了来我这里治愈一下,治愈好了继续面对生活的狂风暴雨吧!

    大家晚安。

    现在啊屋子里没有苍蝇了。

    2022.04.09,早02:17

    画梦痕夕失眠记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