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爱恨与救赎 > 第四章 母女

第四章 母女

    我和堂妹缩在床的一角正哭的起劲儿,听见院门“咣当咣当”地响了——是母亲回来了。

    我一下扑进母亲的怀里,向母亲汇报刚才看到一个突然出现的“牛角人”。可想而知,这么离奇的事情,没有亲眼看见的人怎么会相信!

    后来我跟亲近的人再次讲起这次奇遇,还是没人相信。

    我一直觉得“他”应该是“神仙”或是一种“精灵”,因为他的出现没有鬼气森森的感觉,并且“他”形体非常真实,就是一个真实的人。穿着和走路的姿态也颇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从记忆里回过神来,我发现太阳已经收敛了刺眼的光芒,慢慢向西落下去。我的心随着提了起来--难不成今天只能在这里过夜吗?虽然是夏天,夜里不会冷,但无尽的黑暗和让人绝望的死寂是最能折磨人的。

    我试图再去找人,又担心人没找到,再想回到这个亲切的砖垛也回不来了。我横下一条心,决定就守着砖垛过夜,等天亮了,回到一开始的公路上,一直走下去,总能再遇到村镇。

    天暗了,夜来了。

    所幸今夜的月亮比较亮,银辉笼罩着村庄。

    百无聊赖的我蓦然看到一个小孩儿的身影——感觉是个女孩儿。

    她在前面一个胡同口靠墙站着,看不清长相。我没有感到特别害怕,觉得她是我熟悉的一个人——不是跟她本人相处之后的熟悉,是发生过一件事,她是这件事的主角,因为熟悉这件事而熟悉她。

    我上小学期间总是帮我父亲去打酒,是那种装在一个大坛子里兑水的散装酒。如里有剩下的钱,我会买两块关东糖之类的小零食。所以小时候帮父亲打酒对于我是一件高兴的事。

    那间杂货铺很小,有一个长长的青砖砌的柜台。货架上、柜台上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白天不开灯,窗户又很小,玻璃也是很久没擦了,厚厚的灰就算刺眼的阳光都穿不透。这一切因素就导致杂货铺内很昏暗。

    我经常在这昏暗的杂货铺里遇见一位个头儿不高又有点胖墩墩的妇女。

    她拖着两条长长的大辫子,洁白的面庞在这昏暗的屋里显得很醒目。她的眼睛又大又明亮,看到她的眼睛,我感觉杂货铺里都变得亮起来了。

    她每次见面都夸我:“看这丫头,长的多好看呀,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孩子!”声音清脆响亮。

    其实她的女儿更漂亮,是我那个得过邪病的堂妹的同桌,叫欣欣。

    后来我上初中后的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发现院门屋门都开着,家里却一个人都没有。去爷爷家也是同样的情形。

    正站在爷爷家屋后纳闷得时候,看见我母亲和我两个婶婶回来了。一边走着还一边说个不停。

    “真可惜,那么好的一个人……”

    “最可怜的是孩子呀,那么小就没了……”

    ............

    后来从她们的交谈中,我知道了欣欣和她的母亲被杀害了!

    发现命案的当天晌午,我去打酒的那间杂货铺的老板娘去欣欣家串门。

    大白天的,院门紧闭,敲了半天没人应声,老板娘觉得很奇怪。

    欣欣的母亲是非常勤快的人。她丈夫在市里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家里盖起了敞亮的大瓦房,平时穿的戴的都比平常人家好。但就算家里很有钱,欣欣的母亲也没有好吃懒做,每天很早就起床打开院门,家里家外洒扫干净,做好饭送孩子上学。

    她不可能这么晚了还没起来呀。难道是回娘家去了?

    老板娘和欣欣母亲的娘家是同一个村子,从小又是好朋友,回娘家肯定要跟她打个招呼的。老板娘急了,就找来她丈夫跳进院子看看。

    当她老公从里面打开院门,她一瞅他那苍白的脸和颤抖的嘴唇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警车来了,拉起了警戒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