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爱恨与救赎 > 第七章 老秀儿

第七章 老秀儿

    买保险的男士大多是已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不知道是婚后生活的柴米油盐让原本的爱情变得索然无味,还是吃着碗里望着盆里的贪婪本性,他们中有些人一边想家里红旗不倒,一边想外面彩旗飘飘,甚至想干脆换人——就像欣欣的爸爸。

    我跟这些人保持距离划清界线,同时又希望他们能买保险。几个月下来,人也变得圆滑不少,却又厌恶这样的改变,因此过的心力交瘁,常思索着辞职的事情。

    但可幸的是,我认识了一些有趣的同事,有的还成了我的朋友。

    刘磊是我进入保险公司的领路人。他瘦瘦小小,干巴巴的,长得也不精神,眼睛总像睁不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我做入职培训的时候,他经常在教室外面探头探脑地观察我,被我发现了还冲我咧嘴一笑。像极了孩子上幼儿园,父母不放心,躲在附近偷看孩子的模样。

    我刚做完入职培训,他就离职了。据说是老婆有了外遇跟他闹离婚。所以我一正式上班就成了“孤儿”。但在他没离职前,他确实是位称职的“家长”。

    在入职培训班我认识了老秀儿。

    她上课第一天就迟到了。众目睽睽之下从门口走到她的座位上,坐下后慢慢整理她的东西——水杯、笔记本、签字笔......一样一样地从包里掏出来庄重地摆在桌子上。虽然迟到了,但表现出一副要努力学习的样子。

    初次见面就让我对她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不正常”——快三十岁的女人,虽然称得上肤白貌美,但脸上明显带有岁月沉积的怨气,却强挤出少女般天真无邪的笑容。

    那天她穿着一件过膝收腰的鲜红色毛昵大衣,头上戴了一顶毛昵的六角小红帽,脚上蹬着一双到脚裸的红色小皮靴。我像遇着了艳鬼一样地看着她。

    后来熟悉了,我才知道她故意打扮得那么“出彩”。并且那些衣服都价值不菲。

    她经历了八年婚姻的磨砺--婆媳不和、丈夫出轨罹患抑郁症......在父母的帮助下,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半,现在终于痊愈。

    病好后,她的头脑也比以前清醒很多。她决心不再依靠丈夫养着,走出家庭,工作挣钱,寻求新的机遇。穿得这么红红火火也算给自己鼓舞士气吧。

    机缘巧合之下,我和老秀儿都在双安商场前面的天桥下等车。因为同在一个入职培训班,虽不熟,但也算认识,就攀谈起来。

    没想到聊得渐入佳境,直聊到末班车已经悄然驶进车站。

    那晚夜风习习,吹的人甚是舒服。我们畅所欲言,聊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周围川流不息的车海和熙熙攘攘的人潮都成了我们的背景板。

    坦言,我开始觉得她只是一个懒惰、无自尊、丈夫出轨也不敢离婚的妇女。今天有机会能长聊,才知道了她的无奈——少年夫妻,情未尽。

    虽然有手机信息为证,佐以方兴未艾的风言风语,老秀儿确信丈夫已经出轨。但他就是死活不承认,只说有人恶作剧。事后,丈夫更是对她百般讨好,频频制造惊喜。他用这些手段迷惑、麻醉老秀儿,让她感觉丈夫只爱自己。

    老秀儿就这样在现实与迷幻中来回切换,踌躇不前。

    他们十八岁相爱,二十一岁结婚;婚后丈夫就说他负责赚钱养家,老秀儿负责貌美如花;他很有能力,赚的钱足够养家,甚至在BJ买了房子,闲下来的时候不是带老秀儿吃美食,就是去商场买名牌......这样幸福地过了五年,直到老秀儿婆婆的到来,在这个小家庭搅起了千层浪,万里涛。

    老秀儿一直觉得丈夫出轨和婆媳不和有关。

    她婆婆独自把三个子女抚养成人,但却不是单身母亲,然而又没实际上的区别。她丈夫,也就是老秀儿的公公,婚后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年底才回家住上个把月,却带不回多少钱。

    婆婆既要带四个孩子又要去挣钱,身边又没丈夫庇护,艰难可想而知,强悍专制也合乎情理。

    她们婆媳二人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因为无子。

    其实老秀儿在结婚第一年就怀上了孩子,却因意外流产。

    这种打击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女人伤心几天就过去了,开开心心怀下一胎;有些女人就此一蹶不振,沉湎于悲痛中无法自拔。

    我觉得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前者觉得没出生就不算人,只是个肉胎;后者觉得从怀孕开始就有一个灵魂住进她的体内,跟她心心相通,她有赋予这个灵魂新生命的责任。

    我猜老秀儿应该是属于后者吧,因为她自此就以害怕再次流产为由抗拒要孩子,他丈夫也说只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就够了,有没有孩子无所谓......而婆婆杀来BJ却是为了逼迫老秀儿生孩子的——矛盾爆发在意料之中!

    不到半年时间,随着婆媳二人的战争升级,本来和谐的小家庭已经变得乌烟瘴气。老秀儿的丈夫逐渐变得不爱回家,经常以加班为由住在公司。而专心与婆婆战斗,又加上对自己丈夫的深信不疑,老秀儿从没证实过他是否真的加班,是否真的住在公司。

    直到听闻关于丈夫出轨的风言风语及那条暧昧信息,老秀儿才知道丈夫有了外心。这对她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抑郁症一触即发,如洪水猛兽般将她吞没......

    我也讲述了自己来BJ的原因。由于境遇有相似之处,不禁让我们彼此惺惺相惜起来。又随着聊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发现我们的性格甚是投缘,经常在探讨一个问题时,思想上的碰撞能迸发出新的火花,一时间又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看着她坐上公交离去,我也开始往城中村走,内心还沉浸在愉悦之中。他乡遇知音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