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被女帝当成隐世高人 > 第八章:李安澜发威,千古妙计震慑朝堂!【新人求支持啊!】

第八章:李安澜发威,千古妙计震慑朝堂!【新人求支持啊!】

    “放肆!”

    李安澜的声音中竟然带着一丝丝威严,紧接着说道:“如今边关正在被夏国肆虐,我大乾爱民如子的规矩你们不懂吗?!”

    李安澜的声音里,第一次有了愤怒。

    文臣武将都纷纷感觉到,皇帝这次是真的愤怒了。

    就连下方为首的左相许宗都很是诧异,以往的李安澜虽然也不是昏君,但却少了先帝的那种帝王之气。

    可怎么经过昨天一夜时间,陛下却好似忽然有了先帝的威严?

    到底发生什么了?

    一时间,众臣纷纷跪拜下来。

    “陛下息怒!”

    “臣等知罪!”

    “可是陛下...不能为了边关,而直接至我大乾王朝于此境地啊!”

    “是啊陛下,如若不忍这一时,等到我大乾兵马在边关战败,到时大乾举国上下就真的再难有一战之力了啊!”

    此刻,众多老臣纷纷跪地,然而脸上虽然诚惶诚恐,口中却依旧在劝解李安澜。

    没别的。

    他们太清楚了。

    以大乾的现状,确实不适合立刻开战。

    否则,反而会浪费最后的机会,白白损失大量兵力。

    可看着众多文臣武将冒死直谏,李安澜却感觉如今的大乾真的早以不复往日昌盛。

    文臣武将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觉得开战就是送死。

    “陛下!”

    但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只见一身穿甲胄,剑眉星目的少年将军高声道:“边关百姓水深火热,虽我大乾如今无法即刻和夏国开战,但也不能眼看百姓受苦!”

    “若陛下准许,裴承安愿意率先锋军赶赴边关,横穿漠北草原直取夏国大营!若能生擒夏国大将,或许有机会限制住夏国的动向!”

    此刻,只见裴承安一步踏前。

    作为大乾武将,他也无法眼看着百姓受苦。

    自先帝驾崩以来,他就发誓要守护大乾江山,就算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君辱臣死!

    天子受辱,为将者必当以死报之,这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好!”

    听着裴承安的这番话,李安澜也是终于欣慰了许多,寂静的热血再次狂热起来。

    但就在这时...

    “陛下,不可听信此言!”

    忽然,只见人群中再次走出一名文官,身穿一品官服,绣径五寸独科花,身材微胖,面生女相,一双眼睛却给人一种谄媚的感觉。

    此人名叫闻尤,位列大乾右相,兼任太师之职。

    掌管着大乾财经命脉,统领户部。

    同时,也和许宗一眼是托孤老臣,但他却在先帝驾崩后拉帮结派,并经常传出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若不是先帝驾崩前多次告诫李安澜不要动他,或许李安澜都有心调查他。

    此时,只见右相闻尤一步踏出,高声道:“陛下,君臣义气,热血上涌有时候并不是好事...先帝时,我大乾也曾经历过数次苦难!”

    “如今,我大乾确实不适合与夏国即刻开战,望陛下能效仿先帝,以国之根本为主,收敛好战之心,待到来年开春兵强马壮,陛下要征战漠北,臣绝不阻拦!”

    “是啊陛下,要以国为主啊!”

    “还望陛下效仿先帝,能暂时避其锋芒,待到来年冰雪消融,我大乾自然会与夏国决一死战啊!”

    这闻尤在朝中确实声望不凡,伴随着他都开口了,刚才那些文臣武将纷纷再次劝解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安澜是真的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如今的大乾,竟已懦弱到如此境地。

    但幸好她在老师那得到了万全之策,如今大可不必继续龟缩。

    一边想着,她只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一旁的许宗,希望能从这位相伯口中,听到支持她的声音。

    然而,以往一直都和闻尤意见不和的许宗,这次竟破天荒的抱拳说道:“陛下,臣也认为当下并不适合开战,为今之计只能暂避夏国锋芒,待到开春再决战边关。”

    什么?

    猛然听到这番话,李安澜是真的愣住了。

    她没想到,一直以来都和闻太师唱反调的相伯,竟然也会主降。

    但这也没办法,他们要以国为主。

    可这一次,李安澜却没有和以往一样听取众多老臣的劝解,而是沉吟了许久后忽然开口道:“没想到自先帝驾崩以后,我大乾上下竟已腐坏到如此程度。”

    “幸好,朕已想到万全之策!若此计能成,就可让夏国直接退兵!”

    李安澜的声音不大,但这一刻听在群臣耳中,却仿佛惊天炸雷一般。

    顷刻间,满堂皆惊。

    文臣武将都同一时间看向她,甚至就连许宗和闻尤都一脸不可思议,如若李安澜不是大乾君主,恐怕闻尤都要立刻破口大骂了。

    开玩笑。

    自先帝驾崩以来,夏国就在不断壮大,现如今已经是能够吞并大乾的庞然大物。

    并且,如今大乾早以失去了先帝在世时的兵强马壮。

    将军已老,青黄不接。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强行派兵去边关支援外,还能有什么计策?

    他们想不到,以往绝不会乱来的李安澜,如今竟然会说出这般狂妄无知的话。

    现在大乾唯一的办法就是忍到冰雪消融,而她竟然说大乾能让夏国直接退兵?

    “陛下,如今边关战事已十万火急,决不可胡言啊!”

    “是啊陛下,您千万不要听信无端小人的谗言,我等老臣都无良策,怎么可能有不耗一兵一卒的办法?”

    “还请陛下将那乱进谗言的小人禀告老臣,老臣必然将其就地正法!”

    瞬间,下方就有几位老臣纷纷开口。而伴随着他们话音一落,众多其他文武也都立刻气愤起来,大殿上再次陷入了争议的场面,众人都是一副忠诚嘴脸,义愤填膺。

    甚至,有不少人都说要将那乱进谗言的小人斩首示众。

    因为他们对李安澜素来的印象,都是一个明事理,听良言的小皇帝。

    如今,李安澜却如此口无遮拦,那一定是有某些乱臣贼子在后面乱出主意,必须要及时制止。

    甚至,就连许宗都觉得,今晚一定要让乾司使彻查皇宫,一定要将那胡乱出主意的人给找出来,不能让其扰乱圣听。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安澜会和以往一样听取大家意见时...

    却见李安澜,眼眸中竟涌现出一股严厉,随后对满朝文武怒喝一声。

    “放肆!”

    别看她虽是女儿身,但这一刻从她声音里迸发出的杀意,却震人心神。

    但这一句放肆出口,满朝文武瞬间惊住了。

    实话说,自从李安澜继位以来,他们虽然表面上承认她是乾帝,但在心里却从来没有将她和先帝比肩过。

    因此,以往在礼仪和言语上,都将她当做一个晚辈。

    但李安澜此刻却没半点废话,直接对着大殿外喊道:“来人,尔等喧哗之人欺君犯上,每人十仗,以儆效尤!”

    话音刚落,瞬间冲进来十几名大乾护卫。

    但当他们看到满朝文武的官员后,一个个都不知所措起来。

    要知道,刚才喧哗之人,全都是大乾的文武百官,最高品级的甚至是正一品丞相。

    面对这些人,他们岂敢下手?

    但他们不敢下手,李安澜却不会罢休。

    她是谁?

    大乾王朝如今的乾帝。

    就算她再年轻,也是一国之君。

    以前对她不礼貌也就算了,但如今她想恢复大乾盛世!

    更重要的是,以前面对这些人的无礼她可以百般忍耐,但这些人竟然称她老师为奸佞小人?

    但听到如此言语后,她决定不再忍了。

    老师乃是大乾祖陵内的老祖,默默守护大乾龙脉无数年,岂是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可污蔑的?

    于是,见众多护卫无从下手,李安澜直接微微抬头,平静的看着下方道:“没听到朕的话?除两位相伯外,方才喧哗之人无论官职,每人十仗!”

    此言一出,刚才喧哗的那些官员都纷纷跪倒在地。

    他们不敢看李安澜的眼睛。

    因为,就连许宗和闻尤看到她的眼眸后,也都从中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神色。

    威严!

    帝王之气!

    这严重的帝王威严,让许宗都忍不住疑惑起来。

    以前他可从来没从李安澜的身上感受到过这种威严,但现如今本是一个女儿身,她眼睛里竟然有了先帝的风采。

    这一点,许宗是真的为之高兴。

    但现如今边关战事已十万火急,可不能容许皇帝肆意妄为啊。

    “将众位大人带出去再执行...等下再听陛下的计策。”眼看李安澜有了帝王之气,许宗也索性豁出,等打完后再听她的计策吧。

    此刻,眼看皇帝和丞相都开口了。

    众多文武官员也只能认罚,而李安澜也没急着开口,只是静静的等待。

    虽说当堂仗责百官很不雅,但这么做的好处却利大于弊。

    至少他们以后会跟尊敬皇权。

    “莫非,陛下真有良策?”而朝堂上的闻尤目睹了这一切后,心中却忍不住猜测起来。

    并且,他此刻对李安澜的看法已经彻底发生变化。

    若是此前,他或许觉得李安澜最多是善听人言,不算昏君。然而,现在却已经有了先帝的雏形。

    但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被他直接掐灭了。

    不可能,怎么会有那样的计策?

    莫约一炷香的时间后,众多被仗责的官员揉着屁股重新回到大殿,而闻尤眼看事情结束后,也朝板出奏道:“陛下,如今仗责已然结束,请陛下说出良策吧。”

    闻尤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将“良策”二字咬的很重,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计策。

    见此,众多文臣武将都纷纷看向龙书案,不少被打的人目光中都带着幽怨,而李安澜这才娓娓说道:“此计名为唇亡齿寒,只要能实施下去,到时我大乾必然能不耗费一兵一卒,就让夏国投鼠忌器!”

    “来日反攻夏国,就能恢复我大乾王朝的盛世乾坤!”

    李安澜话音刚落,下方的文臣武将都纷纷激动的抬起头,但很快他们心中又冒出了三个字。

    不可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