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神明轶十七 > 第八十九章:血螽

第八十九章:血螽

    荒林中,一个年轻男子靠坐在树下,气喘吁吁,他穿着一身学院的制式校服,苍白的脸上满是血迹。

    在他身前站着四个男人,地上躺着两具姿势扭曲的尸体。

    白孝慈检查过尸体后,露出了凝重的神情,“两具尸体没有明显的致命伤,只有脖子和胳膊等部位有抓伤或者撕咬的痕迹,但并不致命,而且伤口已经快要愈合了。”

    轶十七醒来后,厉千尘察觉到有人寻来,立马带着三人离开了原先的位置,没有多久就看到了这一幕。

    那个男生受到了惊吓,双手抓着一只断箭瑟瑟发抖,瞳孔涣散,谁都不让靠近。

    “这两个人应该不是他杀的,只是……”身为侦探,白孝慈一时竟无法判断两具尸体的死因。

    厉千尘看了一眼尸体,尸体的四肢以一种畸形的状态扭曲,这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程度。

    轶十七的目光落在了男生的脚下,枯叶间有一小块黄纸,周围还有燃烧后的灰烬,结合两具尸体的状态不难判断,男生是用符箓杀了这两个人。

    “他穿的是校服吧,陵大体院?你是陵大体院的学生?”李崇明盯着男生胸前的字牌问道。

    “不是我杀的,他们不是我杀的,不是我……”

    男生受了刺激,现在神志有些凌乱。

    轶十七想了想,抬手弹出一道真炁打入男生的眉心,男生愣了一下,双目逐渐恢复清明。

    他缓缓的放下手里的断箭,茫然地看着眼前四人。

    轶十七询问说:“你是陵大体院的学生吗?”

    男生眼中依旧保持着警惕,“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想做什么?”

    看情况已经恢复正常,只是受到的刺激太大,对发生的事暂时遗忘,否则他第一时间应该注意到地上的尸体。

    “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被吓的不轻,能先说说你的身份,还有这两具尸体是怎么回事吗?”

    男生闻言,目光从轶十七身上移动到尸体身上,他吓得疯狂想要后退,双腿乱蹬,双臂挥舞似乎在驱赶什么。

    男人惊恐地嘶吼道:“别过来!他们是丧尸!所有人都变异了!我根本杀不死他们!”

    轶十七不由得蹙眉,无奈只好弹出一道真炁,让男生陷入了沉睡,“他受到了惊吓,精神虚弱,让他睡一觉吧,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变成精神病。”

    厉千尘低头表示赞同,白孝慈检查了一下男生的口袋,发现了一张校园卡,“韩文斌,陵大体院射箭队的。”

    “难怪他手里攥着一支断箭,不过……他刚才说的丧尸……”李崇明挠了挠头,有点懵,是说这两具尸体吗?

    厉千尘接过校园卡看了一眼,“看来陵大体院里有妖作祟!”

    轶十七上前,弯腰捡起那一角黄纸,分析说:“这道符不是普通符箓,看他身体里并没有真炁,不可能使用符箓。

    说明这道符箓是修士所绘,而且画符的人道行不低,这两具尸体是被符箓治伏的。

    如果是妖的话,怎么会控制尸体?”

    厉千尘唤出修罗刃,在尸体的咽喉处割了一刀,修罗煞气进入尸体后,尸体的表皮开始蠕动,很快便有一只血色昆虫从伤口钻出来。

    厉千尘挥刀将其斩断,“是血螽!”

    轶十七盯着断作两截的血螽,面露凝重之色。

    这是一只形似蝈蝈的血色昆虫,血螽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妖物,十方客的记载中,描述血螽是最邪恶的妖,其本体微弱,并无强大的攻击力,但却有极强的繁衍力。

    血螽一旦现世便会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繁殖,比病毒也差不多,成为血螽寄主的人会出现两种状态。

    一种是人类状态,以人的魂魄和精神主导躯体,这种状态下与常人无异,甚至会忘记自己被寄生。

    另一种就是妖态,也就是韩文斌口中描述的丧尸,会主动攻击人,咬人,吃人,肢体不协调,具有爆发力且感觉不到疼痛。

    早在天公堂覆灭之前,血螽便已经绝迹了。

    之所以称它最邪恶,因为血螽的寄主不仅是人类,它可以选择任何动物寄生,若母体足够强大,甚至可以选择其它妖寄生。

    “这跟寄生虫很像啊,只是像这种的……也算妖吗?”白孝慈不解的看向厉千尘,这只指甲盖大小的虫子,怎么能和“妖”联系到一起?

    妖和兽的区别在于,妖拥有超凡的智慧以及超自然的妖力,血螽这怎么看只能算是寄生虫吧?

    轶十七解释说:“血螽分母体和子体,母体只有一个,子体却可以成千上万,子体吸食气血后会反哺母体,所以只有母体算妖。”

    血螽的修炼方式就像金字塔,子体越多,供给的气血越多,母体的修炼也越快,而且母体可以控制子体,这才是最恐怖之处。

    “血螽绝迹近千年,不光人类畏惧它,妖类也怕它,按这个韩文斌的说法,陵大体院的学生多半已经被寄生。

    这就怪了,血螽绝迹数百年,怎么会突然重现人间?”

    相较于那些动辄便可呼风唤雨的大妖,血螽体型微小,很容易让人轻视。

    然而事实却是,由于血螽只能依靠生物气血修炼,并且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它对人类的危害反而最大。

    厉千尘沉声道:“夷陵大战已经开始,这个时机,血螽重现人间,很可能是天妖堂的阴谋!”

    天妖堂借着正邪大战兴风作浪,它们和小阴山不同,它们的目的是生灵涂炭。

    凡人,才是它们的目标!

    而血螽,它面对修士时可能会显得弱小,但对于凡人,这就是灭顶之灾!

    厉千尘的目光落在了韩文斌身上,“只要有一个寄主进入夷陵,不出七日,整个夷陵城的人就会全部被寄生!”

    这不是危言耸听,以血螽的繁殖能力,它的寄生速度,远比丧尸病毒还要可怕!

    “十方客记载,想要铲除血螽除非找到母体,既然是陵大体院最先爆发,母体应该就在陵大体院!只是……”

    轶十七说着,又仔细地感受了一下符箓残留的气息,这上面似乎有他熟悉的气息。

    “先过去看看吧,我总觉得这事儿还有古怪。”

    一番商讨后,四人决定带着昏睡的韩文斌前往陵大体院查探。

    前往陵大体院的公路上。

    李崇明充当临时劳动力背着韩文斌,心里暗暗吐槽,韩文斌有一米八五左右,又是体育生,份量实在不轻,奈何那两位大佬他惹不起,自己又舍不得让白孝慈受累,所以这卖苦力的营生就落在了他头上。

    只是他实在没有想到陵大体院居然这么远,纳闷儿这个韩文斌到底是怎么跑出这么远的。

    轶十七与李崇明在前,白孝慈默默的移到了厉千尘身旁,公路上有一辆侧翻的汽车,司机不知所踪,但是现场有大量血迹,这种情况下司机居然不知所踪,这意味着对方很可能已经被寄生了。

    望着轶十七的背影,白孝慈犹豫再三还是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九爷,十七自从醒来后,你有没有觉得他有点不太对劲儿?”

    这绝不是他凭空臆想,跟轶十七接触时间不算短了,这次轶十七醒来后,白孝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厉千尘眼帘微垂,目光划过轶十七,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轶十七,但凡轶十七有什么变化,他第一时间就能感觉到。

    此次梦蝶传道后,轶十七的变化不止是在修为上,真正让厉千尘在意的,是轶十七给他的感觉。

    二人形影不离久矣,轶十七总会无意中表现出与他亲近的举动,他们之间毫无隔阂,相互信任彼此。

    但这次轶十七醒来后,厉千尘总有一种似有似无的疏远感,也许轶十七自己并没有察觉,可厉千尘从轶十七的语言动作中,切实感受到了轶十七的拘谨。

    就好像两个无话不谈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人开始瞻前顾后,变得说一半留一半,不愿再把心里话说出来。

    “你想多了。”

    这种变化或许是修为引发的心境转变,等轶十七熟悉当前的修为后,就会变回来,厉千尘不想在这件事上与白孝慈多说什么。

    “或许吧……”白孝慈并不笃定,他也没有过多纠结,转而道:“据我了解,陵大体院是夷陵地区的名牌大学,单以体育专业排名的话,它一样能跻身国内知名体育大学行列。

    我在金陵法学院做过助教,当时恰好赶上大学生运动会,对陵大体院有过了解。

    这所大学属于陵大分院,是专门独立出来的体育分院,硬件设施齐全,占地面积很大,学生也非常多。”

    厉千尘知道白孝慈想要说什么,他问白孝慈,“能估算出有多少人吗?”

    白孝慈沉吟片刻,回答说:“体院内专业很多,几乎囊括了各个体育项目,粗略估算的话,学生和教职人员得有一万多人。

    九爷,如果这一万多人全部被血螽寄生了,那我们这一趟……”

    凶多吉少!

    一万名普通人或许伤害不大,毕竟轶十七和厉千尘都是修士,手段有很多,可若是一万名血螽寄主。

    这便相当于面对一万具不知疼痛的行尸走肉,五人在它们眼里是食物,纵使道法高强,双拳难敌四手啊。

    厉千尘摇头说:“没那么糟!”

    白孝慈扭头疑惑地看着厉千尘,这是从哪儿来的底气,为什么如此笃定?

    厉千尘不肯说,他无法确定,那道符箓是苏禅遗留,但他无法判断苏禅是否早就知晓陵大体院出现血螽。

    苏禅不会凭白无故把符箓送人,这个韩文斌和苏禅有渊源,纵观以往经历,所谓偶遇,绝大多数都是精心设计。

    苏禅要磨砺轶十七便不可能让轶十七有生命危险。

    或者,陵大体院内还有苏禅布置的后手。

    即便这件事不在苏禅的布局中,凭他和轶十七的手段,全身而退也不成问题。

    但是要探查,救人反而是其次,正邪交战,凡人与蝼蚁无异,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的生死,不足以触动厉千尘。

    他同意探查,一是为了让轶十七历练,趁机稳固当前修为,其次是为了远离夷陵那边的主战场,最后是想查清血螽是否和天妖堂有关。

    天妖堂打着复仇的旗号疯狂残害人类,可厉千尘却觉得事情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天妖堂在竭力拉拢曾经的天公大妖,可真正现身的大妖却不多,对方隐藏真实实力,必然有所图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