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无与伦比大将军 > 第12章领命,准备出征

第12章领命,准备出征

    督武卫,是大烨朝中专门针对在外领兵将领所设立的督察机构。

    同时他们还负责潜入敌后,暗查摸排,收集各地与军事有关的消息。

    当督武卫将一摞军报呈现在刘谌的眼前,他倒吸一口凉气,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箭矢一般的朝他射来。

    刘谌暗暗咬牙,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要不是平常有所积累,他也不敢站在这里大言不惭。

    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在丰泊那样,拿起刘谌的奏章来就是如鱼得水,看的明明白白。

    凉风吹过,刘谌打个冷颤,体内浑然聚起一股热血之气,双手接过军报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雄文三年,督武卫深入多日路城,察觉胡兀人里斯勒部屯兵三万...”

    “雄文七年,镇北将军左亮带兵击破里斯勒,葛木璐,完颜丘三部联合军...”

    一张张军报上记载的都是陈年往事,刘谌很快的翻过,想要快些看到近年来的情况。

    “雄文二十一年冬,胡兀人大族部前将军哈鲁磨病逝,大族部三皇子耶律康接任前将军。”

    总算让他看到一条时间较近的消息,他的双眼停在这张纸上很长时间,如同饿狼嗅到了猎物的气息,迟迟没有翻动。

    思考一阵过后,他又翻动起来。

    “雄文二十二年春,胡兀人多股骑兵南下,于代县,永县,平阳县一带活动。”

    “雄文二十二年四月,耶律康在石头城展开清洗,大批督武卫失联。”

    “雄文二十二年五月初二,耶律康率军南下。”

    再往后的军报中所记录的便是大军压城,昌平王向京城求援的事,这些事刘谌已然明了。

    看来耶律康在石头城对督武卫的清洗有了非同一般的成效,这才让消息灵通的督武卫丢失了很多信息。

    刘谌琢磨了一阵后,道:“可有地图一看?”

    虽然他手里有张北境攻略图,但那都是刘谌自己所画,许多地形,位置必然有所偏差。

    如今自己要亲自率军北上,总要找一张像样的地图来看个明白。

    刘旭随意的摆了摆手,便有人将一张地图奉上。

    代县,永县在昌平府城的东北,也是大烨最北的两个县城,若是胡兀人南下,这两处地方则是首当其冲。

    左亮也在这里安排了重军把守,即便如此,这次耶律康的突然袭击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纵观整个边境地形,东面有七连山阻隔,不适合胡兀人的骑兵冲下。

    西边有片辽阔的草原,也有零散的几座小城,草原上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城中守军便能看的一清二楚,不适合大军突袭。

    唯独这中间的代县,和永县是最适合突袭之地。

    胡兀人绕开七连山的阻隔,大军从七连山西面山麓忽然出现,先将永县围困,牵制左亮的注意力。

    再有另一路快骑从平原之地冲出,杀到代县城下,虽说不能立即将城池夺去,但也足够让左亮首尾不顾。

    代县,永县二地一旦失守,中路便是门户大开,胡兀人的骑兵便可直冲昌平府城,将平州北部全都掌控在手中。

    这是刘谌依照地图上信息,再结合目前的军报联想之后认为可能发生的事情。

    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头绪,能够在片刻之间想出这么多东西来。

    不过,他的心中倒是有了一个小小的定论。

    从石头城的清洗行动可以看出,耶律康此次大军南下一定做了很多准备,他绝不会只带着十万大军就想荡平昌平王在北境筹谋多年的防线。

    再细细品读昌平王送来的急报,两次均是提出求粮一事,并无再有其他要求。

    昌平王既然执掌北境多年,想必对于战事用急的粮食早有预备,为什么这一次却像是没有准备?

    难道只是因为多年的和平让他有所懈怠,耶律康的突袭,才让他措手不及?

    刘谌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能够独当一方的藩王不会这么弱智。

    随即他便想到了刘谌到丹水视察的原因——他想借助水路运粮北上。

    是因为北境有了灾祸,才导致了缺粮,然而昌平王自认能够解决这次危机所以才没有上报。

    或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汇报北境灾祸,耶律康就杀到了边城之下,这才导致了缺粮的局面!

    如果真是因为这样才让耶律康带着十万大军就敢南下,那问题就好解决了。

    刘谌心中豁然一亮,神采飞舞的道:“回父皇,儿臣已有应对之策!”

    刘旭猛然立起,浑身肌肉都在颤抖,喜声道:“快快道来!”

    高阳脸上也掠过欣喜之色,那种洋洋得意的样子丝毫不知道收敛。

    刘谌道:“请父皇为儿臣点派三千快骑便可退敌!”

    “什么?”刘旭震惊的瞳孔睁大,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到的话。

    想当年北境边患的难题是大烨几代人都难以解决的事情,今日刘谌只需三千快骑就敢扬言击退胡兀人,实在是令往昔前辈感到汗颜。

    高阳急忙的给刘谌使眼色,希望他不要将大话说的太满,不然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就此葬送。

    兵败之后,他与刘谌必然都脱不了责罚。

    大烨律法虽然不太严峻,但是军法层面上向来都是无情无义,冷酷至极。

    想想他们高家当年,不正是因为被人构陷触犯军规而导致祸及满门。

    刘谌却是不管不顾,仍是壮志满怀的道:“父皇没有听错,儿臣只需三千快骑便能退敌!”

    刘旭心里正是七上八下,如鲠在喉,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些年虽然他们父子没有见过面,但是身边总有路经丰泊的臣子在他耳边说起过刘谌,高阳更是少不了在他耳边吹风。

    那些话曾经对他来说不过是风过草堂,雁过蓝天,左耳进右耳出。

    无非都是一些夸赞他如何协助地方治理政事,如何散尽家财赈灾。

    这些事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哪个受到冷落的皇子不想好好表现?

    为人宽厚,行事稳重,也都是一些虚伪的称赞罢了。

    如今从刘谌口中听到他的退敌之策,过往的话语如惊雷一般汹涌而来,直叫他头昏脑涨,双眼麻木。

    “哗啦”,刘旭推开眼前的屏风,盯着刘谌的后脑。

    “你说的话可是当真?”

    刘谌只觉跟前吹过一阵飓风,眼帘中只看见龙袍的衣角在晃动,耳边传来了似是斥责,似是质疑的问话。

    他不敢抬头去看刘旭,但是面容上矢志不渝的面容更是坚定。

    “儿臣愿立军令状!”

    高阳顿时脸色大变,宛若一朵被人踩踏过的白梨花,正欲上前劝说,只听刘旭大呼道:“好!有气魄!”

    刘旭负手站在刘谌跟前,昂头仰望着天上的红日。

    阳光从冠顶徐徐落下,条条金丝熠熠生辉,根根发丝飘然而动,双眸中的冷酷与严厉汇聚在一起,绽放着令人畏惧的寒光。

    “你起来。”

    寡淡无情的三个字像是对陌生人说出的一般,傲然的神色纹丝不动。

    刘谌缓缓从地上起来,那一刻他终于见到了皇帝的脸面。

    威严,庄重,冷酷,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张脸。

    对于臣子,这正是从血泊中走出来的帝君该有的颜面。

    对于儿子,他少了很多的慈爱与关怀。

    若是刘谌能够亲眼看到,不知道他对于这个父亲又该怎么评价。

    凉风吹过,刘谌一抖,从痴症中回过神来。

    “你知道丰泊亭侯的爵位高阳花了多少心血才为你谋来的?”

    刘旭面色沉重,语气冰冷,仿如这屋子里忽然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冰,让周围的人感到一阵寒意。

    刘谌心想:我哪里知道,不过你都这么问了想必高阳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他回应道:“儿臣明白。”

    刘旭看着站在一旁战战兢兢的高阳,眼神中的寒光散去,但是由他全身散发的威严却不曾衰减。

    “你可知道,高阳为了保举你成为赐婚的人选,又花了多少心思?”

    这件事高阳对他讲过,其中的巧妙他都觉得有些离谱,如今看来这只不过是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

    刘谌道:“儿臣明白。”

    刘旭又问:“那你知道,高阳为什么这样做?”

    刘谌斩钉截铁,声色笃定的道:“为国荐贤!”

    刘旭冷冷的哼了一声,点点头,道:“好,好,好一个为国荐贤!好啊!”

    他冷冷的笑着,让高阳和刘谌心里只觉发毛。

    “那你就去!朕让你去!”刘旭咆哮着,脸上的青筋宛如山岭凸起。

    “若你不能用三千快骑退敌,朕就砍了你的脑袋!”

    高阳已是毛骨悚然,后背直冒冷汗。他知道,这一次刘谌的话彻底激怒了皇帝。

    刘谌仍是波澜不惊,从容的道:“谢父皇恩准!儿臣定然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也不会辜负高公公的栽培!”

    说完,他朝着高阳露出一个自信坦然的微笑。

    刘旭紧接着道:“你还有什么要求?朕一并准了,免得日后埋怨朕对你不公!”

    刘谌道:“儿臣希望这三千快骑从禁军中挑选。”

    “嗯?”刘旭再次被他震惊到,眼光中的犹疑从高阳身上挪到刘谌的身上。

    刘谌道:“儿臣此计讲究一个快字,放眼整个大烨,当属禁军中的战马最好。所以儿臣斗胆,想要请父皇点派三千禁军一同前往北境。”

    刘旭还是迟疑了一阵,上下打量着刘谌,十年不见,他到底学到了什么本事,竟然夸下海口还能面不改色?

    反观高阳已如热锅上的蚂蚁,顷刻就要覆灭一般。

    想必这高阳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内外勾结的嫌疑从皇帝心中抹去,剩下的便只有欣然应允。

    刘旭朗声道:“朕答应你!”

    随即转身,令声道:“传我旨意,即刻起封丰泊亭侯刘谌为护北将军,调派三千禁军骑兵于他帐下听用。”

    “自刘谌离京之后,麾下军马由他一人全权指挥,任何人不得干预!”

    “北境之地的督武卫随时听候刘谌差遣,若有不从者,斩!”

    最后一个“斩”字可谓是气度恢弘,磅礴大气,如奔腾之江海,如遨天之神龙。

    刘谌急忙欣喜的跪拜在地,道:“儿臣领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