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嗨来了老弟 > 第二十五章 过年像赶场

第二十五章 过年像赶场

    至于董小碎有了什么样的心思,目前为止没有人发现,所以也没有人在意。

    总之这场聚会,因为没有大人在场,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女孩儿们也都不再拘束,加上相互之间本来也不陌生,所以就尽情的吃喝玩乐,没一会儿就连平时傲娇的梓暄都已经跟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前啦啦队的几位成员混熟了。

    丢掉了高冷范的梓暄,很能为自己死党撑面子,看大家还都有点矜持,放不开,率先点了一首巨肺小姐姐的《爱你》,低沉清越的嗓音,让人仿佛置身不可自拔的孤寂里。

    周宜萱知道梓暄唱起歌来是典型的人在东北,声音在台北,所以一边听得陶醉,一边随着音乐轻轻的晃动着身体打着节拍。

    董小碎趁机化身摄影师抓拍了几张照片,有周宜萱微眯着眼睛陶醉的侧颜,有鼓掌呐喊的大笑,还有靠在唐璇宁肩膀上闭着眼睛沉浸式享受的样子。

    当然除了周宜萱以外,其他人的照片他也没少拍,梓暄、唐璇宁、啦啦队前队员们,不能厚此薄彼么,隐藏了心事的董小碎,独自享受着镜头里的世界。

    有了梓暄的抛砖引玉,啊不,是抛玉引砖,让一向不会在人前独自表现的周宜萱也丢掉了平时那一副沉默寡言的表象,用她五音不全的嗓音嚎了一曲荒腔走板的《挥着翅膀的女孩》,好好的一首甜美励志的歌曲,被她给吼成了鬼哭狼嚎。

    门外的服务员不知道包房里发生了什么,刚刚透过没关严的门缝还能听到优美的歌声,这会儿怎么就像变成了凶案现场了,里边那撕心裂肺的嘶吼是咋回事儿?想了想还是没忍住好奇地推门伸头看看房间里到底怎么了。

    他觉得自己的小心思没有人察觉,其实早就被以梓暄为首的一众女孩儿们发现了。以至于梓暄和唐璇宁笑得倒在了一处,其他人要不就趴在桌子上捂着肚子笑,要不就摊在沙发上笑的擦眼泪,只有一个董小碎在很捧场的拼命鼓掌,时不时“咔嚓”“咔嚓”按动快门,至于说这里边夹带了多少私心,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来时一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们,本来开始吃饭的时候还正襟危坐扮淑女样,文静秀气的彼此交谈,结果终究是敌不过周宜萱的音波攻击,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笑得毫无形象可言。

    十几个平时除了学习以外很难得有机会放飞自我的男孩儿女孩儿们,就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情。有唱歌的,有伴舞的,有拉着人做游戏的,还有拼命鼓掌外加拍照的。

    门外的一个中年大叔,似乎是有点喝上头了,脚步有点踉跄,刚走了肾回来路过门口,服务员正巧离开去取果盘。他听着这个包房里似乎不像其他包房里的那种喝酒吹牛声,一派的欢歌笑语,遂好奇的推开半掩的门伸头往里看。

    一屋子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们,一个拿着相机的穿着奇怪的男孩儿?男人?总之是个男性吧,正巧里边李尧在唱《怒放的生命》已经唱到后半部分: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李尧唱的很卖力气,这时的气息已经有点后继无力了,门口的中年大叔这个时候似乎是酒劲儿上头了,也似乎是被气氛感染了,也可能是这首歌唤醒了那颗曾经摇滚的心,就见他还保持扒在门口伸头看的姿势,大声的附和了起来:“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唰”屋子里的所有人齐齐的把头扭向门口,就看到一个红头胀脸的大叔,探着身子,扯着嗓子闭着眼睛随着音乐嘶吼着,瞬间全都懵了,这人谁儿?啥情况?谁能来解释一下?唱歌还送伴唱咋滴?

    就在大叔自我陶醉的时候,服务员回来了,一手端着果盘,一手从他身后探过去夺过门把手,嘴里还很惊奇的问着:“先生,您有什么事儿?您是哪个房间的?是不是走错了?”

    正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大叔,这个时候也听到了服务员的声音,瞬间清醒了过来,当然并不是完全清醒,只不过是认清了眼前的现实,看着一屋子男孩儿和女孩儿们齐刷刷地看向他,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连忙哈哈腰,点点头,右手不住轻轻挥动,连声说:“抱歉抱歉,喝多了喝多了,走错了,走错了。”然后迅速转身,以驷马难追的架势溜之大吉。

    “哈哈哈哈哈哈”屋子里的少男少女们瞬间爆笑出来,这个小小的插曲多少有点出人意表,算是给此次聚会锦上添花了。

    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大家还能想起那个红头胀脸的中年大叔,豪迈的吼着“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周宜萱生日聚会过后,所有人都重新收敛心神,正式开始跟高三死磕,董小碎说:只要磕不死就往死里磕。

    周宜萱在日记本写着:树的叶子黄了落了,秋天走了,冬天来了......(亲妈好久没发言了:呸,抵制灌水,请简化成秋去冬来。)

    好吧,秋去冬来,转眼间就要过年了,高三学生们在过年的前五天才开始放假,并且初六就要开学,假期时间很短。这几天周宜萱要跟着爸爸妈妈去采购年货,还要打扫房子,随后就大包小裹的拖家带口的开车去了周宜萱奶奶家。

    周奶奶今年八十九了,跟周爸爸的大姐和大姐夫一同住在同城的另一个区,周爷爷已经过世几年了。老太太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时不时的还要跟小区的老伙计们一起玩玩一分钱的小麻将,耳不聋眼不花,算起账来比周宜萱都利索,周宜萱对此打心眼儿里佩服。

    周爸爸上边有个大姐,不算周奶奶,家里大小七口人,一儿一女,都已经工作结婚了,各自生活不住在一起。非常相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的大堂哥家里刚刚有了小宝宝,是个浑圆可爱的男孩儿,堂姐是一个干练爽朗英气十足的大女人,已婚未育。

    在周大姑之下,还有一个弟弟,周宜萱的大伯,家里算是四口人,二堂哥,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准备在国庆节的时候结婚,这次也一起来到了周奶奶家。

    再往下就是周宜萱一家三口了。

    一大家子连老带少一共十五口,过年都聚在周大姑家。周大姑说:妈在哪,家在哪,自己是老大,所以老太太要跟着自己住。

    周姑父在政府机关工作过,刚刚退休,非常有涵养的一个人,他自己的爸妈都不在了,就把周奶奶当做自己老妈一样孝敬,所有人都说周奶奶是有福气的人。

    这一大家子的人,虽然只能在周奶奶过寿,过年的时候才能聚齐,但是气氛和谐,从没有过红脸吵架的事情发生。

    队伍在不断的壮大,但是大家都能够很和谐的安守各自的身份:该做饭的做饭,该打下手的打下手,该陪老太太打麻将的就主动搬桌子抬凳子,像周宜萱这种家庭身份还是小孩子的,虽然今年也升级当姑姑了,但是也只配去哄大堂哥家的小宝宝。

    看着笑不露齿的小肉团子(亲妈抓狂:人家还没长牙),周宜萱深深怀疑,他长大了会不会也是个无齿之徒。

    唉,别让给你买了那么多零食的堂哥知道你的想法,否则他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初一过完,初二要去周宜萱姥姥家。周姥姥和周姥爷住在城郊,有一片大院子,只有周妈妈一个女儿。周妈妈还有一个表姐,是周姥姥妹妹家的孩子,走动的比较亲近,周宜萱叫大姨,大姨家有个比周宜萱大两岁曾经一直惦记周宜萱一箱子武侠小说的表哥,嗯,只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也确实惦记到手了。

    周爸爸和周妈妈好多次都想把老两口接到身边生活,但是身体康健的老两口坚决不去。周姥姥说:远了亲,近了臭。

    俩人单独过得挺乐呵,除了周姥爷腰有点不好,老两口啥毛病都没有。还不到七十的岁数,没事儿就养个花弄个草,种个菜养个鸡鸭鹅的,时不时放飞一下那只周宜萱最喜欢的大金毛。

    周姥姥家前边的那一片院子里种了樱桃树、李子树、杏树、毛桃树,外加一架葡萄,还有各种开起来很绚烂的花,后边的院子里平时就种各种时令的蔬菜。

    春夏的时候就时不时地喊周爸爸过来拉走一车各色果子,各家都能分分尝尝。

    蔬菜陆续好了也叫周爸爸开车过来拉走一车车的纯天然无公害的蔬菜,各家分一分,够周大姑、周大伯他们吃一阵子的了。

    葡萄好了,就酿点葡萄酒,平时当饮料喝喝。

    过年过节了,鸡鸭鹅到了可以下锅炖的时候,再叫周爸爸过来拉走一车,各家分分,吃个新鲜。

    周宜萱小时候没少在周姥姥家混吃混喝,每天追鸡撵鸭子,连那些能够看家护院的大鹅都怕她,被她祸害的那阵子蛋都下的少了。好在后来上学了,来的次数少了,这些带羽的家禽们才减少了被荼毒的命运。

    再后来周宜萱不知道哪根筋打错了死活要养只狗,没办法,周爸爸跟同事要了一只小金毛,结果没几天,周宜萱就嫌弃养狗太麻烦了还得遛、还得铲屎......其实就是懒病发作了,说啥不想管了,无奈之下只能送到周姥姥家,她则在假期的时候就去看看玩儿玩儿,还带董小碎去过,当然是董小碎自己死气白咧的非要跟着的。

    年三十的时候周宜萱一家也是两头轮着来,今年在周奶奶这,明年就去周姥姥家,有时候还需要拜会一下其他的亲朋好友,总是很忙碌。除了周大姑没有婆家需要回以外,周大伯一家也是差不多。

    长大以后的周宜萱觉得每年过年都跟赶场子一样,从一家赶到另一家,从这一家吃到那一家。

    人多就热闹,热闹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空气里还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道,周宜萱就已经到了开学的时候。

    是的,邹小弟这个假期没能有机会见到周宜萱。

    本来少年班的各种课程就多,假期还有集训,回来的就已经很晚了,正好赶上邹爸爸这次能够回家过年,行李还没开的邹小弟就跟着全家一起去了临省的奶奶那里小住。

    过完年邹爸爸把娘几个送回来,还要赶回去他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继续勘探。顺便把邹小弟的票也定了,父子俩能同行一程。

    就这样,邹小弟匆匆来,又匆匆走。他回来了,周宜萱还没放假,他又回来了,周宜萱已经开学了,周宜萱难得休息个半天,约了梓暄见见面,邹小弟却走了。

    邹小弟躺在宿舍的床上,手里拿着跳舞的女孩儿,看着神似周宜萱的脸,无声的感叹了一句: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