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灵感的碎片 > 人造物的初始意义

人造物的初始意义

    人为何创造?因为需要。需要是创造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创造,但并不是所有需要都是正确的,因此而产生的创造便是错误的。就从人最根本的需要:衣食住行开始吧。

    首先是“衣”,衣服为什么被创造出来?因为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毛发大量减少,为了御寒便用兽皮之类的东西披在身上,这就是衣的起源,所以衣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御寒。而御寒就是衣存在的初始意义,也是它的核心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衣上多出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意义,甚至这些意义已经盖过了衣存在的核心意义,但这些华而不实的意义真的有意义吗?核心意义如果失去了,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接下来是“食”,食存在的意义自然是为了果腹,如果不能达到果腹的目的,食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而时代的发展同样让食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多余的意义,比如说做菜时要摆盘、雕花之类的,并且有些菜一盘就那么点,根本吃不饱,所以这些真的有意义吗?不论有没有这么做,食物不是照样要入腹吗?也照样要变成一坨屎,难不成精美的食物和普通的食物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再者是“住”,创造房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毕竟在原始时代,可是各种野兽横行的,可以说哪都不安全,所以要自己创造一个安全区,当然,房子也有遮挡雨的作用。所以安全就是它存在的核心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买房不是因为它安全,有人建房也不会把安全当成主要目的,所以出现了偷工减料,哄抬房价的现象,如果房子不安全,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最后是“行”,人们为了方便出行,最初是训化了马,牛等作为出行的载体,而现代的汽车,轮船,飞机也是一样,是为了便行而存在的,所以便行就是载具存在的意义。但现在人买汽车还有一些便行的因素,买私飞机,私人游艇之类的大都是为了炫富,这样的话,载具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不论是衣也好,食也好,亦或是住和行,现在初始意义早已被其他毫无意义的意义盖过了,而它们现在依旧存在主要是因为初始意义还没完全消失,再加上其表面的“华义”勉强维持才得以继续存在。

    事物除了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诸多“杂义”外,还会产生歧义。比如语言和文字,它们最初被创造出来的原因就是为了交流和表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名为“骗术”的语言使用方法,而文字也开始向华而不实的方向衍变。文字所组成的诗歌和文章,大都在描写某一事物的时候加入了个人情感,导致所描写的事物偏离了实际,变得面目全非,既使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棵普通的杂草,一个普通的山沟,在文人墨客都能变得与众不同,让人不禁怀疑:我们所看到的是同一样东西吗?在墨客,自然物也被强加了与它的存在无关的意义,比如吉祥,不祥,财富之类的。

    而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之一就是“到此一游”,文人墨客不论到哪里游览都会赋诗一首,既使没什么感触也要倒出一点墨水来,以此证明自己来过。而现代的到此一游就简单多了,仅仅只有四个字,但与古代的到此一游不同的是:它们却成了国耻。所以到此一游到底是国粹,还是国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