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世界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空气中的氧含量不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使两极冰川不断融化,随之而来的是因为大量冰雪吸热融化导致的全球性大幅度降温,除两极外的其他地方被冰雪覆盖,大量喜热动植物冻死,人类面临全球性饥荒,为了争夺剩下的食物资源,全球各国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谈判,最后谈判破裂,爆发第三次全球性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核武器,导致全球环境再一次恶化,全球资源更加紧缺,战争加剧,不断有国家被灭国,大量尸体被弃置,导致细菌滋生,疾病蔓延,全球暂时成为了食腐动物的天堂。

    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不断有大量的人死于战乱,资源也快速消耗着,即将见底,二氧化碳量坐火箭似的快速增长,而核战争也导致海底的固态二氧化碳(可燃冰)不断气化,溢出海面,温室效应加剧,低海拔地区被二氧化碳笼罩,仅剩的动物和留在低海拔地区的人也窒息死亡了(植物早在战争中被摧毁了,只有少数动物成功逃离,幸免于难)。战争的主战场推向了高海拔地区,可居住地的减少再次使战争加剧,二氧化碳继续向高海拔地区攀升,沿途大量动物和死亡,死亡的阴影让剩下的人精神崩溃了,开始毫无目的地杀戮或自杀,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全球笼罩在浓郁的二氧化碳中,只有厌氧菌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少年,厌氧菌遍布了全球并演化出了厌氧动植物,而这些厌氧生物们为了不在氧气中窒息,进化出了在体内将氧气与其他物质化合的能力,而后这些氧化物就会被排泻出去,空气中的氧气微乎其微,对它们造不成任何影响。而因为两极冰川融化,海水淹没了大部分陆地,所以厌氧生物以厌氧海洋生物为主,而这些厌氧海洋生物会将海底的固化二氧化碳运到海面上,它们不想让二氧化碳沉积在海底。因为有厌氧海洋生物不断将海底的二氧化碳移到海面,维持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稳定不变(至少不会变少)。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海洋中的厌氧生物进化出了智慧,而后逐渐发展出了文明,建立了许多海底升降机将海底的二氧化碳运到海面,提升了二氧化碳的运输效率,解放了大量劳动力,提升了文明的发展效率,在这种良性循环下,厌氧文明不断发展壮大,而后走出地球,踏入宇宙,占领了许多星球。对于他们占领的星球,气态的设法抽取各种有用的物质,而固态的则作为居住地使用,不过大部分星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达标,要么没有,要么大都变成固态的了,对于这种情况,少的就从有二氧化碳的气态行星中抽取,或者用碳和氧进行人工合成,变成固态的就用升降机将它们抬升到压力较小,可以气化的高度,总之都是要让二氧化碳覆盖全球,而那些有着极端环境的星球则要等科技进一步发展才能使用,属于待开发行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