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发掘宝藏

    要说挖树这回事,苏维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干了,算是有些心得。他还记得初中的时候他姑父想在院子里整出一片菜地,于是打算把院子正中的一棵桂树挖走。挖树这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没挖之前以为一把铁铲无坚不摧,实际开挖两铲下去必然敲到石块,震得虎口发麻;再者别看树没多大,地下盘根错节,地上树冠三米高,地下树根可不止三米深,再加上地下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块,根系盘绕其中,既要砍断缠绕大石块的根系,又要保住这棵树的主根系,这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苏维和姑父两人累死累活一上午,桂树才卖了三百块,姑父直呼亏大了。

    说回现在,苏维这回倒是挖的很轻松——这也是一棵桂树,长势不太好,土里根系不深,大小石块基本没有——毕竟估计隔几年就得被挖一回,这树没死就算福大命大了。

    苏维吭哧吭哧地挖了不到半小时,只听“叮”地一声,铁铲碰到硬物,他精神一振,赶紧用铲子将泥土扒拉开。

    只见这是一个铁皮小箱子,没有锁——这要是埋在土里都能被找到,上什么锁也没用了。

    掀开一看,六根大黄鱼明晃晃地映着日光,看着竟有些刺眼。

    苏维难得的有些晃神,回过神来不由得自嘲:财帛动人心,宝藏迷人眼,哪怕不是自己的东西依然忍不住心动啊。

    大黄鱼整整齐齐地码成两排,每一根上印着“拾两”的标记。一共六十两。

    苏维疑惑了一瞬,马上明白过来——现在是民国三十年,历史上这起案子是十年后才查清楚,现在比预想得多很正常。

    “汪汪汪!”一阵犬吠响起,苏维顿时警觉地看向四周,没人,不过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再看看表,下午四点。

    苏维赶紧把大黄鱼塞进红薯袋子里,收拾现场准备跑路——庄稼人家吃饭早,这个点估计戏台那边的表演也快结束了。

    匆忙把那棵饱受摧残的树塞回坑里,填土压实——肯定还是会有痕迹,但只要没被当场发现,谁能逮得到苏维?至于这黄金本来就是赃款,拿走了还怕屋主报案不成?

    做完这些活儿,苏维走到围墙塌陷处小心地张望了一下,没人,赶紧走!

    这处宅子背靠农田,四周一览无余,左右邻舍离得又有些远,一路上苏维都没碰见几个人,这也是那盗贼敢把金子藏在这里的原因。

    苏维出了村口走上大道,没走多远就看到黄包车。他叫了一辆,上车时惯例地左右看看,一路上保持警觉,倒也安全地一路行到越界筑路区——想来大多数车夫也都是安分守己地讨生活,遇上黑车的概率很小。组织的运输员身怀重金的情况下恰巧碰到黑车劫匪,只能说运气太不佳了。

    变故发生在黄包车准备由愚园路转到静安寺路的时候,这地方刚好在名义上的租界边界,苏维远远地竟看到路口有军队在设岗哨卡,盘查过路行人。

    是汪伪的特务……来的时候还没有的。苏维心里想着,不动声色地握紧了麻包袋子。

    眼角余光瞟向路边,果然看到几个身强体壮的汉子在来回逛着,一边扫视过路人群。估计就是便衣,只要发现有人神色慌张或者掉头就走,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人抓到附近的车上。

    苏维神色如常,叫住车夫直接下车,付了钱就往哨卡走,混进排队的人群里。

    本来也快到目的地,苏维这么做并不突兀。

    苏维面前的队伍慢慢缩短,很快就轮到他了。

    “这是什么?”特务指着他的麻包袋。

    “都是红薯,回家一趟捎点土特产哩!”苏维模仿着乡音。

    “打开看看!”

    苏维只能打开袋子,特务探头去看,麻包袋里确实是红薯,扒拉了一下能看见袋底的麻料。又被搜了身,确实没什么可疑的东西。

    苏维顺利混了过去。

    终于进了租界,苏维在静安寺附近背着三十斤的麻袋绕了好一段路,在一个没人的小巷里解开袋子伸手进去掏,在袋子底部有又掏出一个折叠着的麻包袋。

    扁平的袋子装着六条大黄鱼和一把车钥匙,折了好几折,平铺在装红薯的麻包袋里,从外面往里看,很容易就把这多出来的袋子误认为是麻包袋的底部。

    这就是苏维想出来的障眼法,不仔细搜查的话,很容易能蒙混过关。而据他所知,在越界筑路区的交通要道,路口人流量往往很大,即使挨个搜查,特务们往往也只是打开货物的袋子粗略看一眼。

    终于回来了……苏维坐进车里摊在驾驶位上,又从车厢里拿出杯子狠狠地灌了大半杯水,终于喘匀这口气。

    二十几斤的红薯加上六斤黄金,三十多斤的袋子背在身上大半天,苏维这四体不勤的身体还真有些累了。

    这就是百万巨款的甜蜜负担吗?是挺沉的……苏维心想。

    休息了一会,苏维从座位底下拿出自己的衣服,将身上这件换掉,又把这套旧衣服打包好——就地下党的身份而言,这套衣服没准以后会经常用上,肯定是要留着。

    苏维一路开车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六点了,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准备吃饭。

    “三少爷,下午宋家二少爷来电话,您不在家,他让您回电。”吴管家对苏维说道。

    宋家二少爷?宋世昭?苏维脑海中闪过一张圆胖白净的脸,甚是喜庆,苏维出国前一向与他要好,恨不得结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苏维点头:“我知道了。”苏维估计宋世昭是知道他回国了,约他出去浪,决定晚点吃了饭再回电话。

    “拿了什么回家?”苏母看着那麻包袋。

    “路上有人卖红薯,我看他大冷天的还出来做生意,一时发善心给买下了。”苏维答道,顺手把袋子递给一旁的佣人,“我先上楼换套衣服。”

    “花了多少?”叶丽珠舀了碗鱼汤放到苏母面前,一边随口问道。

    “五角一斤,花了十多元。”苏维离家四年多,听说法币不断贬值,当时也没有还价,应当不会买亏了吧?

    “你倒是心善。”叶丽珠向来不管事,也觉得这价格偏高,倒也没说什么。

    苏维转身上了楼梯,大意口袋里两边各装三块大黄鱼,沉甸甸地坠着口袋,再不上楼苏维都怕大衣口袋被压坏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