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有女不一般 > 第16章 安济坊

第16章 安济坊

    大柱听不懂什么惠民什么补贴,他只知道这老伯收苍耳。

    于是他兴奋地问:“这个草药能卖多少钱?”

    “嗯,”老汉看了看篓子里的苍耳,又拿出一把掂了掂,道:“苍耳个头还行,也差不多干透了,”

    说着他皱眉道:“就是太脏了。”

    能不脏吗?两人啥工具没有,都是用树枝划拉的。

    “不过这次就算了,我给你九个铜板一斤,下次再想这个价,你就得筛干净了。”

    李大柱几乎惊呆了,没想到这个苍耳子真能卖钱,还九文钱一斤。

    不过这九文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他回头看妹妹。

    小棉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大概是七八块钱一斤。

    现代苍耳的价钱也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也就是十块钱左右。

    不过不能和现代比,毕竟年代不同,物价也不同,野生的和人工种植的也不一样。

    不是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吗?

    这价钱行情得看这东西在这个朝代的需求量。

    不过看这老头推销安济坊的劲头,应该给的还算公平的吧?

    她冲哥哥点点头。

    管他公平不公平,赶紧换钱吧,有钱了好买包子吃。

    她好饿的。

    见妹妹都点头了,李大柱连忙满脸堆笑,“谢谢伯伯,谢谢伯伯,太好了,我们下次一定弄得干干净净的。”

    李大柱激动坏了,黑黢黢的脸上笑得像个老头似的,满脸褶子。

    老汉也笑了。

    “还不跟我进来。”

    他领着两人来到后堂,接过篓子,把苍耳倒进一个筛子里。

    “太脏了,别的医馆肯定不收,就是收也得压价。也就是安济坊为老百姓着想。”

    说着他亲自动手,又筛又捡的,把干草树叶等杂质挑拣出来。

    他一边干活一边说:“看到了没?得弄干净了,下次弄干净了再来,我保证安济坊不压你的称。”

    “我们这些大夫可都是领皇粮的,不会挣那黑心钱,到我们安济坊看病,价格公道得很。”

    得,这老头随时都在打广告。

    刚才进来的时候,外面大堂里看病的排着队呢,又不是没生意,至于这么搞推销吗?

    苍耳子很轻,看着那么大一堆,才三斤二两。

    老头给了二十九个铜板,大柱笑得见牙不见眼。

    大柱的交易完成,老头看了小棉的篮子一眼,问道:“你这里是什么?这么点涩拉秧可不值钱。”

    小棉这才把石斛也拿了出来。

    老头眼睛一亮,随即又眯眼看了看小棉。

    这小丫头挺刁的,还知道把石斛包起来。

    老头作为大医,识人无数。

    从一开始大柱看小丫头的眼神他就看出来了,这俩孩子,哥哥是听妹妹的。

    兄妹俩都紧张地看着老头,等着他出价钱。

    老头细细看了,又掰断一根尝了尝。这才点头道:“还行,给你五两一斤可好?”

    他问的是小棉。

    大柱已经目瞪口呆了。

    五两是什么概念?

    就这么几根草这么值钱?

    小棉皱眉。

    五两,换算成人民币四千多一斤。

    没办法跟修仙界的灵草比较,还是得和现代的石斛价钱做个对比。

    现代石斛啥价来着?

    李小棉绞尽脑汁回忆,毕竟间隔了修仙的一百多年,她想起来有点模糊。

    估摸着现代人工种植的得两三百块钱一斤吧?

    但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再说了,这里可没有人工种植这一说。

    突然,李小棉发现了一个致富之路。

    守着大青山,完全可以人工种植石斛的,不但是石斛,其他草药也可以。

    见小棉皱眉不说话,老头解释道:“这石斛品相一般,要是好的,我最高能给你出十两。这可跟人参一个价了。”

    大柱回过神,突然开口道:“八两,八两一斤我们就卖。”

    石斛他不懂,不好估摸价钱,但人参他是知道的。

    爹爹常说,娘是一棵人参娶回来的。

    爹和朋友进山,得了个人参,卖了二十四两,三人分,每人八两。

    有了八两银子,爹爹才娶了娘,还给二叔娶了二婶。

    既然老伯说石斛和人参一个价,那就是八两。

    老头愣住了,小棉也愣住了。

    老头可不知道大柱是咋想的,要是知道,他得郁闷死了。

    因为他收这石斛,就是准备以八两的价格卖去府城的。

    这孩子会读心术不成?

    这回换老头皱眉了。

    他真没糊弄俩孩子,这小县城的价格也就是五两,他没少给。

    八两那是府城的价格,还是得他这个内行才能有的价格。

    他敢打赌,要是俩孩子去卖,就是府城,也不会超过六两。

    小棉也不知道哥哥的心思,要是知道,她会要更多的。

    一颗人参可是三人分了才得八两,三八二十四,整棵是二十四两好不好?

    哥哥不识数。

    不过现在,她看着老头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瞟一眼哥哥。

    这没有跳起来赶人,看来八两有门。

    小棉:“伯伯说过安济坊童叟无欺,公平公正,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好价钱的。”

    老头又瞪小棉一眼,道:“七两,八两就赔了。”

    八两真赔了,他得赔路费的。

    “好孩子,我真不糊弄你俩,以后有品相比这好的,我再加钱,和这个差不多的,有多少都收,还都给你这个价。”

    老头说着,还捡出来两棵道:“看看这些,都不值五两,我也给你按七两算。”

    说着他眼一瞪:“要是不行,你们再去别家看看,能给五两就是高了。”

    兄妹俩对视一眼。

    小棉点头。

    看老头急白脸的样子,估摸这价钱是到位了。

    老头说得对,县城和府城不一样,这小县城给不了高价的。

    结果称出来,石斛竟然有两斤半重。

    兄妹俩怀揣巨款出了安济坊。

    大柱走路都顺拐了。

    “哥,你紧张啥?”

    大头在她手里好不好?

    十七两半银子,被她偷偷放空间里了,所以她一点也不担心。

    闻到包子香,小棉走不动了。

    “哥,我饿了,给我几个铜板买包子吃。”

    “别吃了,咱先找到娘再说。”

    大柱紧张啊,这么多钱,要是被人抢了咋办?

    他现在看谁都不是好人。

    李小棉……

    可是好饿的,“哥……”

    “别说话,走快点。”李大柱拽着妹妹走得飞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