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收购

    大麦看了弟弟妹妹们一眼,然后出注意道:“要不咱买他们的山里红吧。这些人弄了山里红回家却不会做,放着也是放着。”

    宋氏点头,这也算是个办法。

    山里的果树是不少,可那都是大家的,就像现在,谁都可以去采摘。

    她摸摸钱袋子里的银子……

    “看来咱们只能收购山里红了。咱这里没有,别的地方肯定有。咱去别的村收。”

    李本善道:“先捡着咱村的收,都一个村住着,烂手里怪可惜的。”

    李氏嘟囔道:“要我说咱村的一斤也不收,就烂他们手里。”

    虽然她嘴里这么说着,人已经走到门口了。

    走到门口又回头问:“咋收法?我去村里说说去。”

    宋氏道:“你也别在村里嚷嚷了。端一瓢糖雪球给里正叔家送过去,让他通知村里人。”

    要是二弟妹去村里嚷嚷,就她那脾气,黑着脸不情不愿的,还不把人给得罪了?

    本来是两好各一好(就是双赢)的事,干嘛非得得罪人呢?

    李本善道:“按大嫂说的做吧,别拉着脸,价钱按市场价,一文钱三斤。”

    里正听了李氏的话,爽快的答应下来。

    村里的这点事,他当然门清。这都是穷闹的呗!

    所以他也只能看着,随大伙折腾去。

    折腾出来了,也去赚钱,是好事。折腾不出来,那也是他们自己没本事,赖不着别人。

    他这个里正要是插手了,不让大家干,那就是断人财路了。

    这社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不是招仇恨吗?这事儿他是万万不能干的。

    所以,他只能坐在家里,冷眼看着大家闹的鸡飞狗跳。

    眼看大伙垂头丧气没了心气,他这才舒口气,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安静下来了,可一个个低头搭脑的,看见谁都爱搭不理的,仿佛人人欠着两贯钱似的。他这个里正看着也闹心。

    所以,李氏找上门来,他其实是很开心的。

    能让村里人把砸在手里的山里红卖出去,也算是没白忙活一场。

    事情办妥了,李氏忙着离开,家里好多事呢!

    里正媳妇把糖雪球倒在自家的盆里,把葫芦瓢递给李氏,笑道:“你来就来吧,拿什么东西。”

    李氏笑道:“不是啥金贵东西,让孩子们吃着甜甜嘴。”

    里正媳妇嗔道:“你呀,就是太客气了。下次可不准这样了啊?”

    两人说着客套话,一个走,一个送。

    这时,里正家二儿子媳妇凑过来笑道:“二嫂,这糖雪球可真好吃,这外面的甜面面咋做出来的?”

    李氏愣了愣,咋做的,这可是家里最机密的事儿,我不能告诉你呀。

    里正媳妇忙瞪着自家儿媳妇道:“你吃就行了,问那么多做什么?”

    她又赧然地看了李氏一眼,道:“这媳妇啥都不懂,手艺活是能瞎打听的吗?”

    二儿子媳妇讪笑道:“我就是好奇问问。”

    李氏连忙笑道:“没事,里正叔对我家有恩,我不告诉谁也不能不告诉你们。”

    说着她压低声音道:“糖雪球和糖葫芦一样,都是糖做的。婶子可别告诉别人。”

    吃过糖雪球的都知道是糖做的,但怎么做出来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虽然她现在觉得很容易,也就隔离一层窗户纸似的,捅破了,谁都可以做。

    但小棉说了,隔行如隔山,做惯了糖葫芦的,也许有一天能够摸索出来。可其他外行人,想做出来,难!

    送走了李氏,里正脸色黑了下来。

    她蹬了一眼不省心的二儿子媳妇,看了眼老妻,背着手出去了。

    他得去村里说说本善家收山里红的事。至于管教儿媳妇,那是老妻的活计。

    里正出去了,里正媳妇这才指着二儿子媳妇骂道:“你个眼皮子浅的货。瞎咧咧啥呢?”

    “糖雪球是人家的手艺活。你问人家怎么做的?谁家的手艺活能随便说的?咋地?你还想偷师学艺不成?丢不丢人呐你?”

    二儿子媳妇解释道:“我这不是好奇。嘴秃噜了才问的。”

    她不满的嘟噜:“说什么用糖做的,还说什么就告诉咱家。那谁不知道是用糖做的?用得着他告诉吗?净说好听话。”

    里正媳妇气得一巴掌拍在她背上。

    “那人家还能咋告诉你?手把手的教会你?你个不分四六的东西。家里是缺你吃的还是缺你喝的了?让你这么眼皮子浅。”

    挨了一巴掌,二儿子媳妇虽然不服气,却不敢再还嘴了。

    收山楂得有称。

    而且卖糖雪球总是用葫芦瓢也不是办法。

    因为总怕给不够人家,葫芦瓢总是装得满满的,每次都多给。

    以前自己摘回来的山楂是没有成本的,所以多给点也没啥。可以后山楂就有了成本了,再多给,这心里就不情愿了。

    给多了心疼,给少了更不行,于是,宋氏咬咬牙,买个两个称回来。

    两个称一大一小,小的拿去县城卖糖雪球,大的在家里收山楂。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李家的生意又走上了正规。

    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李氏也学会了糖炒山楂和糖葫芦的制作。

    做了几次,成功率很高。小棉也就放手了。

    看着一家人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李小棉偷偷出了家门。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关心的就两件事。

    一是想办法挣钱吃饱吃好,再就是寻找天灵地宝恢复空间的生机。

    小棉望着大青山,山上还有一棵她关心的山楂树呢。

    今天风很大,街上没啥人,没了摘山楂的热情,苍耳子也被搜刮干净了,无所事事的村里人,大都在家猫冬。

    李小棉裹好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抄着小手,顺着记忆找到那棵山楂树。

    山林里是没有风的,但能听到头顶上呼呼的风声。

    山楂树光秃秃的,已经没有了红彤彤的果子。

    小棉围着山楂树转了两圈。却并没有发现丝毫灵气。

    难道是上次看花眼了吗?

    小棉郁闷着,但本着宁愿错抓,也不能放过的原则。

    不管它有没有灵气,李小棉还是决定把山楂树移到空间里。

    山楂树扎根在山石缝里,小棉人小力弱,想刨出来自然不可能。

    看来只能借助空间的力量了。

    查看了一下四周,确定这里有啥动静不会被人发现。她这才抱着山楂树,闪身进了空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