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有女不一般 > 第32章 长嫂如母

第32章 长嫂如母

    小棉则是去县城安济坊,买了一些草药的种子。

    像桔梗,黄芪,防风等。能用种子种的就用种子种。

    剩下的,就去山里采新鲜的幼苗,采到啥种啥。移栽到自家地里就是了。

    一家人开心地忙碌着,有说有笑。

    第二天,李氏就回了娘家。

    李氏兄妹四个。

    三个哥哥,就她一个妹妹。

    只不过她爹娘去的早,哥嫂又都是一家家的各有儿女。

    家家都困难,都不好过。

    因此也就各顾各的,少了来往。

    过年的时候,由于李本善腿还走不了远路,也就李氏和二旺两人回去了。

    因为娘家三个哥哥分家了,李氏走娘家就得带三份礼物。

    这也是她能不回娘家就不回去的原因。

    穷闹得,亲情都淡薄了。

    李氏哥嫂很给力。

    来回拉了几大车花椒树苗,围着三亩多地挨着种,正好能满满当当围一圈。

    李家二哥,三哥拉来树苗就回去了,说是家里忙,孩子小,走不开。

    大哥和大嫂则留下来帮忙。李氏夫妻招呼着在地里忙活。

    宋氏和大麦回家做饭去了。

    弟妹娘家哥嫂来了,总得管饭不是?

    于是宋氏回家,割肉买酒自不在话下。

    花椒树有刺,拿不好就扎手上了。

    李本善和李氏大哥都是干贯庄稼活的人,皮糙肉厚的也不怕扎手。

    两人一个刨坑一个扶苗,很快就围了一边了。

    李氏和她大嫂两人则是把花椒树分散到地边放好,方便两个男人取用。

    李氏的大嫂中等身材,微胖,皮肤相对农村人来说算是白的了。

    李氏的大嫂边干活,一边压低声音道:“芝兰啊,我昨天和你说的那事,你和本善说了没有?”

    李氏低头:“大嫂,说实在的,我有点张不开嘴。”

    李氏的大嫂急了。

    “有啥张不开嘴的?这又不是以前,家里穷,不计较那么多。”

    “现在又是买地又是种草药的。这活可都是本善挑大头。这么不清不楚下去,啥时候是个头?”

    李氏娘家大嫂指着脚下一顿比划。

    李氏苦笑道:“大嫂,你知道我家的情况,要不是这边的大嫂帮衬着,差点就活不下去了。哪能刚好过一点,就计较这么多的。”

    那不成忘恩负义了吗?

    李氏的大嫂恨铁不成钢地道:“这是一码事吗?”

    “我也知道你大嫂是个好人,就是因为她是个好人,所以才要说明白了。”

    “常言道:亲戚不共才,共才不往来。关系再好,该挣的时候还是得挣。”

    见李氏低头不吭声,李氏的大嫂道:“你既然说不出口,那就我来说。”

    “别,大嫂可别说。这样我会觉得没脸住在这里的。”李氏连忙阻拦。

    “哎呀,你呀!”

    李氏的大嫂恨铁不成钢地道:“你咋那么老实呢?啊?你们总不能就这么白干吧?二旺可是不小了,到时候你拿什么给他娶媳妇?”

    李氏嗫嚅道:“大嫂会张罗的。”

    李氏的大嫂无语了。

    人家张罗自家儿子还差不多。

    她叹口气,继续道:“那小稻的嫁妆呢?”

    李氏道:“大嫂也会张罗的。”

    李氏的大嫂没眼看她了,她狠狠的走到一边,也不理李氏,自己把花椒树分开摆好。

    忙了一会,忍不住又过来道:“你大嫂心疼几个孩子我相信,对三顺也真亲。我来一天都看出来了。她看孩子们的眼神做不了假。”

    “可大嫂再好也是嫂子,不是亲娘。”

    李氏道:“孩他爹说了,长嫂如母……”

    李氏娘家大嫂再次无语。

    她叹口气,温声道:“本善的大嫂是好的,我也是你亲嫂子,我也不是害你的吧?”

    李氏连忙道:“不是,我知道大嫂你是心疼我。”

    李氏的大嫂连忙道:“所以我是真心为你好的。”

    她拍拍李氏的手,“一会问问你大嫂,这家产都是她的,还是能分给你们一份?”

    “我不是不让你们给她干活,她们孤儿寡母的,有活干不了了,本善理应帮忙。要是你们不管,我还不愿意呢!”

    “如果能分一份,不管分多少,分开了你自己就能当家了。”

    “要是这些家当都是你大嫂的,咱也不挣。”她长出一口气。

    “只是你们就得长个心眼,别一心扑在这庄稼地。”

    “该打工打工,哪怕给地主家扛长工呢,也得为自家奔个前程不是?”

    李氏的大嫂苦口婆心,掰开了揉碎了给李氏讲道理。

    李氏低垂着头,小声道:“大嫂当家,啥都妥妥的,仨孩子都不用我操心。我就想这么过。”

    李氏的大嫂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无语地望着蓝天。

    这妹妹怕是个傻的吧?咋就不知道好歹呢?

    “噗嗤”,偷听了半天的小棉再也忍不住了,笑着跑回了家。

    也不是故意偷听,谁让她耳朵好使呢?

    李氏虽然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可她真不是个傻的。

    家里的钱咋来的,她心里有数。

    真要论起来,也就卖糖葫芦和糖雪球挣的五两三钱银子可以用来分。

    就是这次的石斛,还魂草和人参,也都是小棉发现的,李本善充其量帮了个大忙而已。

    那五两三就是都给她,能顶什么用?怕是除了房钱,连二旺的束脩都交不起。

    而跟着大嫂多好。

    不用操心,有吃有喝,仨孩子还有人管。

    至于以后孩子娶媳妇嫁人,就大嫂心疼孩子那样,不让她管估计都不成。

    还有娘家大嫂担心的,怕大嫂偏心,给大房的几个孩子好的,给自家的几个孩子差的。

    李氏觉得,大嫂是有点偏心,大嫂更疼三顺。

    所以,能心心静静的一起过日子,她干嘛费心巴力的要分开呢?

    如今她和娘家大嫂的话被小棉听去了,这孩子肯定得告诉大嫂。

    李氏心里有点忐忑不安。

    李氏的大嫂倒是很开心。

    那孩子听去了更好,省得她一会拉下脸做了恶人。

    李氏娘家大嫂想的多。

    她觉得自己没了公婆,小姑子没了爹娘。所以小姑子的事她做长嫂的得多操心。

    不是说了吗?长嫂如母!

    不过,操啥心呢?

    家里没钱,不可能用钱帮衬小姑子。

    那就帮小姑子多出出主意吧。

    这不,李家刚盖了新房子,就又买地又种草药的。这钱哪来的?

    不就是这一家子卖糖葫芦卖糖雪球赚来的?

    还有这次,本善进山采了金贵的草药,虽然是那个二丫头发现的,可也是靠小妹夫才能采回来的。

    既然是两家人一起挣得钱,那么就得两家人都有份,是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