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有女不一般 > 第49章 叔侄斗

第49章 叔侄斗

    李小棉没眼看二叔,转头打量秀才三叔。

    眼角瞄到大姐和小稻羡慕的眼神,愣了愣。

    小棉眨眨眼,问道:“只有府城才有女学吗?”

    要是县里也有女学,就送大姐和小稻也去学两年。

    李相近点点头,看了三个侄女一眼,破天荒的解释道:“女学收费高,还要学习琴棋书画,一般人家上不起。”

    小稻羡慕的问:“听说小姑会写诗,啥是诗啊?”

    李相近不说话了。

    跟一个大字不识的黄毛丫头解释啥是诗,太麻烦了。

    解释半天,估计她都听不懂。

    小棉瞪了秀才三叔一眼,敢无视自家小跟班?

    不就多上两年学,拽什么拽?

    小棉拉了小稻一把,让她离无良三叔远点,这才道:“诗啊,就是长话短说,没啥奇怪的。”

    李相近见这个二侄女竟然敢瞪自己,又听她这么说,不由嗤笑。

    “你懂什么?”

    他看着屋里的所有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诗是一种高端的文化,就是我都不敢说是精通,因为它是高度凝炼的语言组成的唯美词句。”

    李相近回瞪着小棉,露出鄙视的表情。

    “诗是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岂是你一个粗鄙的丫头能懂的?”

    我粗鄙?

    小棉被气着了,她扭头大喊:“娘,三叔骂我。”

    李相近猛地瞪大眼,不可思议地看着小棉,“你多大了,还找娘告状?”

    “反正没你大,”小棉嘟着嘴。

    “没我大,你也十岁了吧?半大姑娘了,没个模样?”

    小棉更气了,不是气他说了什么话,是无良三叔居高临下的表情,气到她了。

    小棉挺着腰怼回去,“你才没模样,你为老不尊!”

    李相近也气不打一出来,他用手指着小棉。

    “我为老不尊?我很老吗?我是大家公认的麒麟才子,少年英豪。”

    “嘁,就你。你还麒麟才子,少年英豪?你就是一老学究,小老头。”小棉撇嘴。

    李相近一向高高在上,一家子人都把他当金子一样供着,何时被人这么骂过?

    他猛地一拍桌子:“你胡说,我不及弱冠就过了府试,我风华正茂,还有大好前程。”

    小棉一看,你还敢拍桌子?

    她也想拍桌子,可是桌子是自家的,拍碎了咋办?

    于是又大叫道:“娘,我三叔还要打我。”

    李相近无语了。

    他突然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手扶额,开始揉额头。

    这就是一个地皮无赖,秀才有理说不清,头疼!

    宋氏黑着脸走进来。

    “三弟,你多大了?跟小侄女吵吵,不丢人呢?”

    李相近:……

    他什么话也不说了,从怀里掏出两锭雪花银,往桌子上一丢。

    “这是十两银子,请大嫂帮忙张罗宴席。”

    说着他站起来就要走。

    宋氏连忙叫住他。

    “我们分家了,操持你的庆祝宴,还是让老夫人来吧。”

    宋氏可不想管老宅的闲事。

    李相近忍不住挑了挑眉,大嫂连娘也不叫了?竟然跟连枝一样,叫起老夫人来了。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

    他黑着脸道:“又不花你的钱,就是帮忙买菜做饭,张罗张罗。”

    这是求人帮忙的态度?

    李相近突然看了小棉一看,道:“大嫂要是不愿意,我就告诉爹去。”

    当谁不会告状不成?

    小稻吃惊地张大嘴。

    小棉冷笑:现学现卖,幼稚!

    宋氏也突然沉默了。

    三弟仿佛也不一样了。

    还是他本来就是这样的?

    李相近大步往外走,再没回头。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小稻星星眼地看着自家二姐。

    二姐太厉害了,竟然敢和三叔吵嘴,而且还吵赢了。

    嘿嘿嘿,没看三叔都灰溜溜的走了吗?

    宋氏皱眉看着两锭银子,一锭五两,正好是十两。

    李本善叹了口气,道:“大嫂,别和三弟一般见识,他还是个孩子。”

    和小侄女吵的脸红脖子粗,可不是跟个孩子似的?

    他又道:“再说了,爹没在家,这事咱不管也说不过去。”

    后天请客,爹和后娘后天才回来。也就是说,她们这两天就得整好菜肴。

    宋氏不高兴,她讨厌老宅,总觉得和老宅走的近了就会不详。

    李氏却很开心。

    这可是秀才宴,十里八村也不出一个的秀才,多风光啊?

    还有这是三弟亲自跑来说的,又不是自家人觍着脸凑上去的。

    这风光不沾白不沾。

    大麦本来也很开心,可三叔刚才说的那番话,让她也没那么热络了。

    自家小妹多听话的一个女孩,三叔竟然横眉冷对的。

    李本善见宋氏还在犹豫,便道:“大嫂不是说过:多条朋友多条路吗?”

    “三弟好歹是个秀才,咱不为别的,为大柱和二旺也得给他个面子。”

    “大嫂放心,他要是真有歹意,我做哥哥的,第一个饶不了他。”

    一边是亲爹,弟弟,一边是对自己有恩,自己敬重的长嫂。

    他真不希望两边闹得跟仇人一样,老死不相往来。

    宋氏看着为难的二弟和乐滋滋的弟妹。低头想了想道:“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村里办喜事,一桌平常宴,得一百文。好一点的,一百二十文就够了。

    如果自家杀猪,还能省不少。

    宋氏问:“老宅今年是不是没有喂猪?”

    这个小棉知道,“没喂。家里也没鸡。”

    因为分了家,没人打猪草喂猪,所以去年过年的时候,赵氏把猪卖了,就没有再喂。

    至于鸡鸭,听连枝说,去府城前就杀光了。

    李本善去梨花婶子家买了一头猪,然后就在老宅忙活着杀猪备菜。

    听说李家老三中秀才,要办喜宴了。

    村里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送礼,都想跟秀才老爷说说话,顺便问问免税田的事。

    家里的田,要是能挂在秀才老爷名下,能省不少税粮呢!

    李相近不乐意在泥腿子中间周旋,要么推脱等爹娘回来再说,要么就让人家找李本善和宋氏。

    这两天家里忙,人来人往,他干脆关起门来,做在屋里看书躲清闲。

    仿佛主角不是他似的。

    他这脾气,一家人都知道的。

    清高不合群,喜欢孤芳自赏。

    这才是李相近。

    要是他和村里人热络着聊家常,那才让人觉得奇怪呢。

    有人送礼,自然得记账。

    本来秀才在家,这是他的活。奈何人家少爷脾气,不配合。

    于是,小棉就提议让大麦记账。

    她们姐妹仨,大麦写的字最工整。

    小棉画符是把好手,要论写字,也不是不行,就是错别字太多。

    谁让她现代受的教育,写的是简体字呢?

    街坊礼,宋氏做主收下,大麦记账上。

    要是想拉近关系打田税主意的人,宋氏就让他们等李老汉回家再说。

    自己虽然是长嫂,可他们分家了,李家老宅的事,她们做不了主。

    说白了,他们就是来帮忙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