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被跟踪

    他对周洲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对他手里和身上的东西那兴趣可是大了。

    看见周洲发现自己了,连忙凑上来,

    一脸的自来熟,凑近周洲耳边说道:“同志,看你朝这来,是去黑市吗?”

    “你也是?”周洲反问了句。

    他一张嘴,仝伟就听出来周洲是本地人,这地方口音没跑了。

    周洲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时候才不会说普通话。

    其实,看这人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手里的军大衣,

    周洲就知道这人是干嘛的了。

    这位是个倒爷,

    俗称,二道贩子。

    抬了抬自己手上的军大衣,问道:“感兴趣?”

    仝伟连连点头。

    “出手吗兄弟?”

    周洲也没有拐弯抹角,问道:“能出多少?”

    这位没有直接出价:“同志,上个手。”

    这是想看质量,周洲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就这小体格周洲还真不担心。

    直接递了过去。

    但周洲也不傻既然这人这么说了,那就证明这大衣更值钱,不然他买来卖给谁。

    这可是后世的东西,做工没的说。

    “可以啊兄弟,这质量真不错,您哪弄的……”

    这位说完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黑市交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东西不问出处。

    “那什么兄弟,不好意思啊没别的意思。”

    周洲根本不在意,即使说了这位也不会信。

    “四十块加十斤粮票”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周洲的心里价位,周洲可是还记得自己爸爸说当时工人的工资可才三十多块钱,

    一件大衣都能卖人家一个多月的工资。

    “五十块钱三十斤粮票”周洲直接狮子大张口。

    做生意嘛,不就是要讲价嘛。

    但周洲不知道的是,这价钱就是仝伟这个二道贩子的卖价。

    听见周洲的报价,仝伟一脸的苦笑。

    这东西能卖这么贵也是因为供不应求,在他们这小县城是真没有军大衣。

    即使家里有当兵的也不会拿出来卖,一般都给自己的家人穿。

    “同志,你这价格太高嘞,我买了也,卖不出去。”

    “我说个价,您看成就卖,不成就当交个朋友。”

    这位先不管人品怎么样,说话倒是还可以。

    仝伟看见周洲点头了,说出了自己的心里价。

    “四十二块,外加二十斤粮票。”

    周洲也没有在讨价还价。

    “可以。”

    听见周洲同意了,连忙从内衣口袋里拿出来钱和粮票。

    周洲看见了不少已经很少能看见的一毛钱纸币。

    “同志你点点。”

    周洲也没有说什么不用检查的话,(点点是地方方言,就是检查数量的意思)

    两人可不认识,谁知道这位会不会搞点小动作。

    接过钱,

    周洲拿着这第三套人民币和粮票翻来覆去看了又看。

    但周洲这个动作在仝伟眼里可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脸色瞬间不好看了,“兄弟,钱绝对没问题。”

    周洲知道是自己这动作让人误会了。

    “没别的意思。”

    周洲说完就把钱装进了口袋里。

    仝伟看周洲要走,连忙说道:“兄弟,你身上穿了这么多套绿军装……”

    周洲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想要?

    你能吃得下?我这里可是有十二套呢,外加两套军大衣。”

    这次周洲除了给自己留下的一身绿军装外,还有十二套,大衣也穿了三件过来。

    周洲打算把军大衣卖了,找老师傅给自己做一套尼绒大衣。

    周洲可是听说有家私人作坊的手艺可是很好的。

    以他现在的眼光,还真看不上这要形没形还死沉的军大衣。

    听见周洲这话,仝伟又兴奋又有点为难。

    “你看这样行不行。”

    听见这句周洲就知道这人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周洲可不想在这耽误时间。

    当仝伟看见周洲有想走的意思,连忙拉住周洲手臂。

    “同志,兄弟别急,这样你等我半小时,不,二十分钟,我去借钱,马上回来。”

    “我这里还有十五个假领子。”

    “节约领吗?”

    周洲忘了此时还不叫假领子。

    点点头。

    这东西仝伟只听说过,在他们这小县城还没有。

    仝伟听见周洲这么说,那就是同意了。

    “行行行,我都要了,假领子给您两块一个,绿军装给您二十一套外加三斤粮票,一共是三百五十四元外加七十六斤粮票。”

    周洲点头。

    “同志你要是信得过我,您到我家坐一会我马上就来。”

    周洲在这个镇子住了十几年了,要是这位也是老住户周洲可能还认识。

    现在光看个人,周洲也认不出这位是谁,

    这青年看起来也得二十多岁了,即使周洲认识,那也是认识他五六十岁左右的模样。

    这差几十岁呢,周洲哪能认出来。

    “你住哪里?”

    “纺织厂家属楼。”

    周洲真没看出来这位还是厂二代。

    “同志怎么称呼?”

    “周洲,你呢?”

    “仝伟”

    仝也算是睢陵这里最大的姓氏了。

    周洲有不少同学都姓仝。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你怎么没有顶替上班?”

    听见周洲这么问仝伟苦笑一声。

    “不是不想,是没有岗位可以顶替了,我爸妈的岗位给了我两个哥哥。”

    “我下乡五年,今年和我一起下乡的同志有的看形式没有那么紧了,就偷偷回来了,我呢也就跟着跑回来了。”

    “回来是回来了,但也只能在家看人脸色。”

    周洲也知道这时候的情况,仝伟这样的也被称为二流子。

    就是给这些半大小子,没有工作,还到处瞎溜达的人起的外号。

    “你下乡时是高中吗?”

    “是啊,但是高中生又怎么样,一样找不到工作。”

    周洲这么问,也是因为他想起来自己的任务。

    但他也没有急着说出来,看看这人的人品再说。

    但走着走着,周洲觉出来不对了。

    不是仝伟有了什么小动作,而是因为仝伟打开的房门。

    三单元二零一,这不是魏来外婆家吗?

    这位难道是……

    周洲记得魏来说过,他叔公当年因为投机倒把被枪毙了。

    具体时间周洲不记得了,好像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仝伟哥你今年多大。”

    这可能是魏来的叔公,要是真的,这中间还差一辈人呢,周洲实在没有办法直呼姓名。

    喊叔也太奇怪了,想想,还是喊哥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