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十八章 往事

第十八章 往事

    破虏将军秦安带着一千骑兵和魏林光的军令,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终于是在下午抵达了永川城。

    一接近城池,秦安就带人直接从城门冲了进去,在守城的士卒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永川城。

    “快!快去报告将军,永安城秦将军来了。”城门口的伍长是认识秦安的,急忙叫人去通知杜延东。

    城中心,将军府内。

    杜延东和刘听泉已经达成了合作的事宜,正在一起喝茶,突然听见府外马蹄声大作。正在二人惊疑间,门外下人禀报,破虏将军秦安率军到了将军府门外。

    “秦安?他怎么来了?还带了一千人?刘兄,这也是你计划里的一环?”杜延东直接来了个疑问三连。

    “不是。我从永安城出来时,秦安在城北没有任何动作。这个时候过来,应该是永安城那边发生了什么对你不利的事情。先别说这些了,去把他请进来吧。”刘听泉否认了秦安的到来和自己有关,而后起身出门迎接秦安去了。

    看到刘听泉起身,杜延东急忙跟上,如今自己还指望刘家帮自己过了这个难关呢。

    “秦老弟,你不在北大营坐镇,怎么来永川了?”刘听泉朝坐在马上的秦安招呼道。

    “奉魏帅将令,捉拿杜守礼归案,胆敢阻拦着,以同罪论处。刘将军,你不会是想阻拦吧?”秦安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取出了魏林光的命令文书。

    “捉拿?归案?魏帅这是什么意思?杜守礼在栗子山被刁民殴打成重伤,随行的军士被打死数十人,怎么?魏帅不仅不帮着讨回公道,还要让受害者承担责任吗?”刘听泉脸色一沉,寒声说道。

    “刘将军,你昨天就出了永安,想必还不知道杜守礼在康赵寨的莫家村做了什么事情。申先生,请把杜守礼做的事和刘将军说上一说。”秦安此来,自然是带了魏林光派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魏林光的幕僚申齐。

    申齐走出人群,来到秦安和刘听泉中间,看着后面赶出来的杜延东,不紧不慢的说起杜守礼在莫家村的所作所为。

    “你胡说什么?申齐,你这是血口喷人,造谣污蔑。”杜延东狂怒着吼道。

    “申先生,这是真的?”刘听泉不可置信的看着杜延东,他没仔细调查这件事。本来以为只是破坏了庄稼引起的争执,那样双方都有责任。这样的话他从中周旋一二,把杜守礼的小命保住,还能从杜延东手里挖出一万军队到自己麾下。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可是如果事情真相是申齐说的那样,那杜守礼可就是夜闯民宅,奸淫妇女,杀人灭口再加上掳掠百姓。这些在大夏,可都是必死的罪名。

    而且这样一来,莫家村和康赵寨的反击就变成了自卫,大夏的法律对这种行为是鼓励的,自卫伤人是可以无罪释放的,即使是防卫过当致人伤残或者死亡,也多数是从轻论处。

    “刘将军,这是魏帅派人调查的结果,而康赵寨也有人找到了大帅,已经将当时的事情经过亲自和大帅说了。所以大帅才这么生气。”申齐说出了刘听泉不想听的答案。

    “刘将军,这是污蔑啊!”杜延东还在辩解着。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做了什么事,不过为了保住儿子的命,也只能这样矢口否认了。

    “杜将军,不想令郎居然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魏帅已经明令阻拦者同罪,杜老弟,还是不要阻拦了。”刘听泉说着给了杜延东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秦安见刘听泉没有阻拦的意思,挥了挥手,秦安走出一队人进入将军府。片刻后,杜守礼连人带床被抬了出来。

    “父亲,刘伯伯,救我啊!”杜守礼哭着向杜延东和刘听泉求救。杜延东和刘听泉都是无视了杜守礼的呼救。

    “带走!”秦安下令返回。

    “刘将军,你是和我们一起回去,还是等等自己回去?”等军卒开始转身时,秦安又问向刘听泉。

    “将军先行,本将军随后就来。”刘听泉回了秦安一句,转身和杜延东说话去了。

    秦安见刘听泉不准备和自己同行,也不勉强,调转马头回永安城去了。

    “刘兄,现在该怎么办?”看着离去的秦安,杜延东苦笑着问向刘听泉。

    “按原计划行事吧,我这就回永安城,有我在,令郎不会有事。至于老弟你,明天去一趟莫家村吧。”刘听泉看着莫家村的方向,说道。

    “孔都长,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一早,看着已经来到莫家村的康三槐和各个都长村长,胡轩无语的看着笑的像一朵老菊花似的孔深。

    “小将军,这我也没想到啊。昨天晚上我去主寨通知三叔,说是小将军来了,结果三叔就带着人连夜赶来了。”孔深无辜的说道。

    “小将军别怪孔深了,昨晚上听他说起小将军的身份,老头子哪里还能坐的住啊!孔深说看见了远志的佩剑,小将军,能给老夫看看么?”康三槐激动的颤着双手问道。

    胡轩从房中取出‘秋风’,递给康三槐。“康老请看。”

    康三槐接过‘秋风’,反复看了看剑鞘和剑柄上的纹饰。又一把抽出长剑,众人只见一道剑光耀目,森寒的剑身之上,在靠近剑柄的位置铭刻着‘秋风’两个拇指大小的文字,秋风二字旁边,还有着‘大周天禄九年御铸’八个蝇头小字。

    看见这些,康三槐激动的老泪纵横,直接跪在胡轩面前:“老奴康三槐,叩见小将军。”

    康三槐身后的张宇和孔深等人,也跟着康三槐跪了下去:“末将叩见小将军。”

    “康老,您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各位都别这样,快起来。”胡轩下了一跳,急忙过去扶住康三槐。

    “康老,我的身份就算是你们说的小将军,也不能让您行如此大礼啊。”扶起康三槐后,胡轩抱怨着说道。

    “小将军勿怪,老头子实在是太高兴了。”康三槐起身后,让孔深等人都退出了房间,同时还带上了房门。见房间内只剩下自己和胡轩二人后,康三槐接着说道。

    “十年前赵将军蒙冤而死,周夫人带着才五岁的小姐和九岁的小将军,在将军安排的死士帮助下,逃出了秦州。后来老朽才知道,那些死士为了夫人的藏身之处不暴露,在把夫人小姐送到后,已经全部自杀了。”

    “真义士也!”胡轩不由得肃然起敬。

    “是啊!那些人都是赵将军的心腹,在两位将军那里比我们的地位高很多。另外,赵夫人也带着二公子逃出了秦州,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下落如何。我们暗中往他们逃亡的方向找了几年了,一直没有找到。”

    “赵夫人?二公子?是母亲和弟弟?”胡轩瞬间也激动了。穿越来八年了,自己脑子里原本胡轩的记忆只有九岁以后的,九岁以前的事情什么也想不起来。按舅妈周氏的话说,他九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醒来以后就不记得以前的事了。看来,这场病就是在逃亡的路上留下的。

    “不错,正是胡将军的夫人,您的母亲和弟弟胡辕。他们是在人的护卫下和周夫人分开逃走的。不知道如今,他们母子还在不在人世。”康三槐无奈的说道。

    听说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可能还在人世,胡轩不免有些激动。“康老,你们查了那么多年就没有一点线索吗?”

    “我们顺着她们母子逃亡的路线一路找过去了,一直找到了图狼部的右贤王王庭,都没有找到。只能是希望他们还活着!”

    “有什么信物为证吗?”胡轩忽然想起这个关键问题。

    “有,赵夫人带走了赵尚书的匕首,和这把剑是一同铸成的匕首,剑鞘是一样的。”康三槐答道。

    “匕首?赵尚书?康老,能和我说说这把剑的来历,以及赵将军的往事。可以吗?”胡轩看着康三槐,询问道。

    “自然,老朽这就把知道的都说与小将军。”康三槐坐下后,把当年的往事娓娓道来。

    “这把剑是天禄九年时,大周的先帝得到天外陨铁,铸就了十三柄长剑和四把匕首。这一把,就是其中的秋风剑。”

    “十三柄?还有匕首?这些长剑和匕首都在谁手中呢?”胡轩没想到这长剑居然有这么多。

    “十几年前吧,应该是大周起兵灭秦之前,对了,是如今大周那位皇帝登基后第二年。大周皇帝从十三柄长剑中取出九柄,分别赏赐给了九位在他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的将领,赵将军和赵尚书就是其中二人。其余七柄分别在前镇东将军廖凯源、前镇北将军葛怀敏、前武卫将军苏武威、镇南将军苏武烈、车骑将军宋云森、骠骑将军刘仁杰以及甘王周泌手中。”

    “宋云森?这不就是对面周军的主帅吗?”

    “不错,他手中的是‘秋叶’,而前些日子你在宿城驿交手的那个苏永昌,他的父亲便是苏武威,手里的是‘秋雨’,不过苏武威已死,‘秋雨’剑应该是在苏永昌手里了。”康三槐猜到。

    “不错,苏永昌手里确实有,那天晚上交手,他还认出了我手里的长剑。不过那时候我都不知道此剑的来历,所以也就没在意。”

    “苏永昌知道了,那他一定会和宋云森说起,恐怕他们会调查此事。不过,小将军也不用怕,苏家和宋家都是两位赵将军的好友,当年赵尚书谋反案,宋云森和苏武烈都曾上书反驳。想来他们就算是知道小将军的身份,也不会有什么歹心的。”康三槐宽慰的说。

    “赵尚书谋反案?这是怎么回事?”胡轩瞬间抓住了重点。

    “十年前,兵部尚书赵广云被人告发,密谋推翻大周皇帝,立北云王周滨为帝,大周的皇帝自然是不信。结果,北云王周滨却在家中自杀了,在北云王府的书房中,搜查出了大量广云公和北云王来往的书信。书信中有大量的密谋造反的细节,这其中,还包括了远志公的数封信件。于是乎,皇帝下令把广云公下狱,又派遣了宋云森前往秦州捉拿远志公。远志公自知躲不过,就想让胡凌云将军带人保护两位夫人逃走。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晚上,胡将军就在从天散关前往咸阳城的路上,被人伏击身亡。”

    “等一下,胡将军在路上被人伏击身亡?赵尚书被告发,北云王畏罪自杀,查出书信,赵尚书下狱。这里面有鬼,在北云王府搜出书信,那在赵尚书府上呢?也搜出和北云王府书信对应的书信了嘛?”胡轩把康三槐的话捋了一遍,发现了很多疑点。

    “没有,不过是在尚书府的后院发现了一堆烧剩下的灰烬。皇帝派出去的人就是以此断定那些书信都被销毁了。你是说,那些灰烬不是?”康三槐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皇帝的心里已经有了猜忌,我随便烧一堆纸张产生的灰烬也足够证明事情的真相了。而且,北云王府被搜出书信,到皇帝下令搜查赵府,中间那么长时间,赵府的人就没想过销毁证据?非要等到搜查的人上门再当面烧?这其中恐怕连北云王之死,和北云王府的书信都是这其中的一环。环环相扣,就为了除掉赵尚书和赵将军。康老,取得赐剑的九人现在还有几人活着?”胡轩问出了心中的一个疑问。

    “九人中活着的还剩下镇南将军苏武烈,两个元帅宋云森和刘仁杰,以及甘王殿下。”康三槐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九个受到皇帝赐剑的,十年间就死了五人。这天外陨铁铸造的宝剑是有毒还是怎么的?

    “看来,大周内部也不是很太平啊!康老,现在寨子里还有多少人?当年亲卫营的老兵还有多少?”

    “现在寨子里一共还有接近六千人,其中老弱妇孺占了一半,十五岁到五十岁的青壮有两千三百多人。当年的老兵还有一千五百多,剩下的青壮多是这些人的孩子。”

    青壮两千多人,还包括了一千五百多老兵,这康赵寨可真是武德充沛啊!要是杜聪那五千人跑过来,真打起来还不一定那边能赢呢?胡轩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

    “小将军,我们以后还在这里驻扎吗?”

    “还在这里驻扎,康赵寨的位置很好。杜延东以后,不可能还是永川城的守将了。至于杜守礼,以我估计,他死不了。”

    “唉!老朽也知道他死不了,大家族的子弟,怎么可能就这样死了?只是可怜莫四父女,还有莫家村无辜遇害的十几个姑娘。”康三槐苦笑着说道。

    “放心吧康老!天理昭昭,我相信,善恶到头终须有报。”

    正在此时,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孔深的声音传了进来:“小将军,三叔,永川城那边来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